推廣台灣美食,由客委會派來華府傳藝的的兩位客家型男大主廚,21、22日兩天將十道必學客家國民料理傾囊相授,除了數十位大華府客家會會員把握機會,還有社區老美報名,泰瑞莎炒的紫蘇梅燒排骨,架勢十足還香氣四溢;阿古(Agu Pert)第一次揉圓圓滾滾客家大湯圓,竟沒有包到爆漿,主廚邱寶郎豎起大拇指喊讚。
華府客家會會長朱美琴說,客家是遷徙的民族,到了台灣多是依山而居,自種自養並就地取材,多醃漬、重「鹹、油、香」成了客家飲食文化的特色。這次的「海外客家行動灶下」活動第一次以兩整天授課,由客委會派出電視節目「型男大主廚」主廚邱寶郎、客家電視「食在料理王」主持人邱晉為主廚,出巡北美七大城,華府是第五站,「透過客家美食的分享與傳遞,將客家文化推廣到全世界。」
不愧是電視型男主廚,邱寶郎講課風趣,手腳俐落,手上沒閒著,嘴上還得耐心回答學員們隨時丟出來的各種提問:「乾香菇要泡冷水還是熱水?」、「如何自製油蔥?」、 「高麗菜肉封的絞肉肥瘦比例?」、「麻油和香油一樣嗎?」
兩天的課程共推出十道客家國民料理:「客家炒粄條」、「客家仙草雞」、「梅乾封肉」、「高麗菜封」、「客家小炒」、「客家肉丸子湯」、「七層塔燒茄子」、「鳳梨炒木耳」、「客家大湯圓」及「牛汶水」,數十位學員聚集在前會長曾美鈴家勤寫筆記。
除了教導烹調的「標準作業程序」,兩位客家料理達人也加菜,還盡量讓會員參與,道道色香味俱全,讓人食指大動;客家大湯圓則從內餡到裹粉全部從零打造,學員們和粉、捏麵糰、包餡料,一顆顆圓滾滾的大湯圓,皮薄餡足,下了鍋一顆顆晶瑩剔透浮在湯上,加上油蔥、芹菜與韭菜末,香氣撲鼻,成了午後最佳點心。
現場授藝之外,客委會貼心製作了學員手冊和「好食-十道必吃客家國民料理」,從食材、程序,圖文並茂介紹客家料理文化的與眾不同,例如善用紫蘇、仙草的「吃野」特性,在這次的授課的「客家仙草雞」、「紫蘇梅燒排骨」,都是鮮明例子。
參與的學員以女性為主,但仍有少數樂於廚藝的新好男人參加,與會者表示,習得一手好功夫,可以在海外發揮客家人勤勞、好客的天性,做一個更到位的客家主人。
[ 世界日報記者許惠敏報導 ]
海外客家灶下的活動登上客委會海外客家的電子報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