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播史的演進
1. 口述:是最快速、便利的方式,缺點是容易失真。
2. 文字:文字與符號的出現,讓訊息傳遞更加精準。
3. 印刷:印刷術能夠複製文本,並提升人類獲取知識的便利性,能將經驗大 量傳承到後世。
4. 電子傳播:代表性的發明有電報、電話。
5. 網路傳播:透過個人裝置,便可傳遞、接收訊息。
二、藍晒圖
1. 藍晒圖便是藍圖的一種,透過感光劑讓圖紙以藍、白兩色呈現圖案。
2. 需要準備的材料有:感光劑、紙、透明膠片,還有陽光的照射。
3. 在透明膠片上以黑色奇異筆畫出圖案。黑色部分在藍晒圖上呈現紙張原 色;透明部分呈現藍色。
4. 原理是感光劑遇到紫外線會變藍,但膠片上塗黑之處會遮擋紫外線(不會 感光)。
※陽刻:主體部分上墨;陰刻:背景部分上墨。
三、小組活動
1. 請與自己同桌的同學討論何謂「校園之美」(可以是人、事、物等…)。
2. 在下一節課拿著平板到校園內攝影。
3. 老師會將照片轉印到透明膠片上。
4. 將照片做成藍晒圖(一組只需做出一張)。
四、 個人作業
1. 以黑色奇異筆繪製透明膠片,製作屬於自己的藍晒圖。
2. 膠片、紙張,統一由老師分發。
3. 請在下方打稿,以便將透明膠片放在上面直接描繪。
五、 製作流程(每格3%)
1. 準備好紙張、膠片
2. 調製感光劑:檸檬酸鐵銨5公克+水23cc;赤血鹽2.5g+水23cc。
3. 用水彩筆將感光劑均勻刷至紙上,再用吹風機將紙吹乾。
4. 用壓克力板與木板將膠片與紙壓緊。
5. 在太陽下曝曬15分鐘,曝曬後,曬到太陽處會變黑。
6. 將紙張在水下輕輕沖洗,沒曬到太陽的感光劑會被沖洗掉。
7. 晾乾。
※感光劑不重複塗抹
※紙與膠片務必貼合
※晒10~15分鐘為佳(天氣為晴天時)
※用具請歸位
※請寫名字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