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的線控車以手搖發電作為能量來源
使用一顆TT馬達發電,連接另一顆TT馬達給予能量驅使轉動
另外做為八年級第一個作品,首度引入機具加工
因此機具教學+知識補充+實作就直接過了一學期
(此外非常感謝廣益陳老闆幫忙客製化材料)
整體的設計思路是
一顆馬達控制前進、後退,直接連接輪胎就好(後輪)
一顆馬達控制左、右轉,要負責帶動車軸(前輪)
除了實作,還是要先來一點能源與動力的知識補充,以下是學習單:
能源與動力學習單
線控車實作學習單
優秀學生學習單
一塊300x100mm的木板,其中:
150x100mm做車身
50x100mm做手把(但後來覺得太小了)
100x100mm做四個輪胎,每個直徑4.6cm左右
車身製作,動力馬達要直接接上輪胎,因此兩側要鋸掉(畫斜線處)
從七年級就有訓練學生要鋸掉的地方要畫斜線
但學生普遍懶,因此我請他們畫好之後都讓我看一次才能開始加工
另外,做為八年級第一個作品,首度引入線鋸機
也要額外花時間好好教一次,這次要切除的是方形
我請學生每個方形分兩刀,不要在直角處轉彎
轉向軸組,短的零件安裝在轉向馬達上;長的零件負責帶動車軸
使用螺絲將車身與長轉向軸連接起來
為了讓螺絲不會脫落,可以使用:
1.螺絲配螺帽,但螺帽要鎖兩顆或是鎖一顆配強力膠黏死,避免鬆脫
2.套塑膠窄管(如下圖)
轉向軸組與馬達的連接方式
建議用細鐵絲(#22或#24,圖片裡的有點太粗不好折)
轉向馬達端,車輪的車軸組
要黏在長的轉向軸上(如下圖)
輪子,直徑46mm
為了讓學生也能製備足夠圓的輪子
我讓學生在輪胎的圓心讓先輕輕用釘子敲一個洞後拔出
老師可以在砂磨機(建議砂帶機更好,危險性較低)的鋼面上
固定一個模板,用同規格釘子在模板上做一個轉軸
模板後面釘一根角料,讓模板可以向前推到某個距離時無法再前進
且此時轉軸跟砂盤的距離要剛好是圓型的半徑(如左圖)
學生就可以把圓心的洞卡進轉軸,連同模板往砂盤輕輕推,定軸旋轉
就能得到正圓(但要事先用線鋸將圓周外不要的部分盡量鋸掉)
車軸套上輪胎
輪胎離車身有點空間才有轉動的幅度
至此轉向馬達完成
動力馬達是直接雷射切割一個十字型
讓學生能直接套在馬達的軸上
馬達固定在車身上
(其實動力馬達輪胎先上去也可以)
整體完成
使用紙膠帶固定排線避免學生扯掉
排線先反折再固定,會更加的牢固
使用熱熔膠固定排線也是一種方法
但總覺得不如膠帶多纏幾圈
總之都做,給學生當示範
手把的部分
一顆控制前後
一顆控制左右
但學生似乎要練一下才能好好操控
除此之外轉速比1:48在轉動過程很容易齒輪滑牙,只能一直提醒學生輕輕轉
下次考慮手把用1:220,車身的用1:48看看
老師的範例完成
接下來就輪到學生嘍
學生作品1
做完之後又自己用紙板套了一個坦克外殼
超級強的
學生作品2
畫得好看,手把與車身有主題搭配令人賞心悅目
學生作品3
畫得相當精緻,色鉛筆好好塗真的能做得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