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十份崠茶亭

十份崠茶亭,俗稱老茶亭,是一處位在關刀山山脈十份崠山(591公尺)南麓鞍部的一處歇腳涼亭,舊時為古官道即「十份崠越嶺路」往來的必經之地,現則位於苗60線公路旁,標高約550公尺。

苗60縣道在早期為銅鑼鄉新雞隆通往大湖的主要路徑,大湖地區生產的各式山產,早期亦由這裡經過銅鑼對外輸出,由於該道以十分崠為最高點,挑著各種產品的販夫走卒通常以攻上此頂做為旅運過程的目標,因此來到此地的人多半會在這裡休息、喘氣,以蓄積力氣再往前走,而善心的人常常會在此地奉茶,方便往來商旅飲用,十分崠茶亭也因此成為各種商業訊息交換的場所,茶水的溫暖人情與商場的詭譎變化,使這裡混調出無限的悲歡離合,承載了大湖人無限美好記憶。

十分崠茶亭建於日治時期大正12年(1923),由居住附近的墾民劉來旺募建,聘請名匠廖阿榮施工。整棟茶亭石材是由一塊巨岩劈開而成,紋路色澤同一系列,極為難得。

十份崠茶亭為單間式建築,坐北朝南,三面牆壁均由砂岩石塊砌成,厚重堅固,屋脊雕飾講究,火型馬背,造型古樸典雅,可說是「茶亭」建築中的經典之作。牆壁由寬約1尺,高約7寸之石塊砌成,水平丁砌產生平齊的水平縫,顯現平衡感及立體感兼具的視覺效果。茶亭佔地128平方公尺,主體建築面寬4.22公尺,進深4.58公尺,建坪約6坪,空間不算大,但做為一間休息歇腳的茶亭,已相當足夠。光緒年間出任撫墾委員掌理大湖撫墾業務的梁成柟,於明治30年(1897)重遊該地時,曾寫下「三叉河上望模糊,隱隱雲端見大湖」的詩句,描述展望所得。

十份崠茶亭於現在交通工具發達後,開始成為司機車窗外的一景,後來再隨大湖的生活及交易中心轉向苗栗巿,行履該道的人煙漸稀,十分崠茶亭也因此埋入人們記憶,一直到1997年始由當時村長(南湖村)徐鐵龍積極爭取,並經苗栗縣政府文化局多次履勘,方於2001年(民國90年)5月16日公告為縣定古蹟,成為臺灣第一座被列入古蹟的茶亭建築。

2005年經苗栗縣文化局委託調查擬定修復計畫修復後,整建後屋頂鋪蓋紅色板瓦,屋脊裝飾泥塑螭吻及磁磚拼貼之花草,簡樸大方,不落俗套。十份崠茶亭重現昔日風貌,發揚內山墾拓舊時代茶亭奉茶的溫馨。

參考資料

  1. 黃鼎松《文化資產教材彙編》(苗栗縣: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民國100年),頁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