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鄭崇和墓 (16-6)

《浯江鄭氏家乘》記載,鄭崇和,諱合,字其德,號詒菴,鄭國唐(碩龍)四子,浯江鄭氏第四世,生於乾隆21年(1756),卒於道光7年(1827),享年72歲,卒後葬於後壠竹圍仔山。

鄭崇和為竹塹鄭氏家族家業發跡的關鍵人物。嘉慶11年(1806)落籍竹塹之後,以教讀為業,倡興文教,啟新竹文教之先聲。崇和同時經營郊舖,從事海口貿易,大量購買土地,身兼商人、地主及仕紳的角色,促使家族躋身成為上流階層的關鍵人物。

鄭氏熱心地方公益,嘉慶10年(1805),蔡牽犯淡水,奉檄募鄉勇防守後壠。後淡水地區漳泉分類械鬥,奉檄彈壓,召兩造父老,力陳利害,化解仇恨。嘉慶20年(1815)歲歉,發粟平價。另,竹塹多山野,土番輒出殺人,崇和乃集壯丁,據形勢,鳩資設隘,以保衛行人。鄭崇和卒於道光7年(1827),時72歲。道光9年(1829),請祀鄉賢祠,道光12年詔可,次年入祀鄉賢祠。

鄭崇和墓人稱旗官墓,座落於後龍鎮龍坑里十班坑段,建於道光7年(1827),後由孫輩如蘭等人於同治6年(1867)重修,並將鄭崇和夫人陳氏移居同穴。鄭墓是座依品秩而建的二品文官墓,墓園佔地廣大,型制完整,氣勢非凡。清代造墓的等級規定,按《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規制:官至公、侯、伯、一品官及二品官者,卒後其墓可立石望柱(華表)一對、石虎、石羊、石馬,以及文武石仲翁一對。除此以外,在墓園入口處,佇立著一道高聳的神道碑,鐫刻「皇清賈恩誥贈奉政大夫禮部員外郎晉贈通奉大夫奉旨入祀鄉賢祠詒庵鄭先生暨德配賈恩誥封太宜人晉贈夫人恭懿陳夫人神道」等內容,是現存古墓群中少有的石碑。其墓園左右兩側,分別立有若干旗杆石與一對石柱華表,華表上刻有:「恩受榮封更享松榆俎豆,慶餘積善已著蘭桂科名」柱聯,藉以頌揚鄭崇和一生的光榮事蹟及公益善舉。

鄭崇和墓,其墓園品秩規模與新竹鄭用錫墓、新港王得祿墓相當,此三墓,並稱為臺灣本島三門大型清代官墓。

參考資料

  1. 鄭毓臣《浯江鄭氏家乘》(大正2年,家族自印),頁76-77。
  2.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172種,民國52年8月),頁207。
  3.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市:幼獅,民國52年8月),頁735。
  4. 楊仁江《苗栗鄭崇和墓之調查研究》(苗栗:苗栗縣政府民政局,民國83年)。
  5.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後龍鎮志》(苗栗:後龍鎮公所,民國91年2月),頁492-493。

賴氏節孝坊

賴氏節孝坊佇立在苗栗市貓裏山公園內,建於清光緒9年(1883),為旌表故儒士劉金錫之妻賴氏節孝而立,坊初建文昌祠右側,宣統元年(1909)該地闢為街道,乃遷建高苗里天雲廟旁。民國68年,天雲廟改建,又遷貓裏山公園現址。

賴四娘,貓裏街賴萬盛之女,生於嘉慶10年(1805),卒於光緒14年(1888),享年83歲。幼年時父母將她指腹給臺北府新竹縣舉人劉獻廷長子劉金錫為妻。14歲時,因夫早逝而守寡,侍奉翁姑至孝。夫弟舉人劉金壁(字翰,官名禎)以長子世熙過繼為嗣,四娘撫育如己出。光緒9年(1883),奉旨旌表,建坊文昌祠右側,時年78歲,守節69載。

依據《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規定,旌表建坊的種類頗眾,一共分為樂善好施、急公好義、節孝、累世同居、百歲、五世同堂、親見七代、夫婦同登耆壽、兄弟同登百歲等九大類別,當中,節孝不僅是最多也是最複雜的一項。為政者藉此旌表建坊的實踐,維護社會教化,端正人倫綱常。

清代旌表事宜,由地方士紳推薦、舉報,後地方官府諮於學校,詢於輿論後,具結詳報,業經督撫覈定,禮部奏報皇帝,皇帝核准之後才可建立,程序嚴謹而繁複。

臺灣本島現存的清代牌坊計有13座,賴氏節孝坊即為其中一座。賴氏節孝坊為一座四柱三間三層形式的花崗石造牌坊,古樸莊嚴、古色古香。石坊上方分別鑲有「聖旨」石碑以及「天旌節孝」額匾,額匾下方為事蹟枋,刻寫「臺北府新竹縣貓裏街儒士劉金錫之妻賴氏節孝坊光緒9年」字眼。坊柱上,分別題有柱聯4對:「想當年夫死身婦死心不死青孀留勁節,觀此日顯對人幽對鬼自對皓首得芳名」、「十四歲節齡守閨門無慚一家忠義,七八載孝名傳史冊增色兩代科名」、「素履全貞直樹綱常萬古,黃章寵錫允堪俎豆千秋」、「貞婦全夫直以苦衷補天憾,待親訓子祗留奇行翼人倫」。

參考資料

  1. 清沈茂蔭篡輯《苗栗縣志》(苗栗:苗栗縣文獻委員會發行,民國42年11月),頁211。
  2. 張德南《新竹市的牌坊》(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國93年),頁58-60、63。
  3. 劉榮春等編著《苗栗縣文化資產資料手冊》(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94年12月),頁24-25。
  4. 楊仁江《第三級古蹟賴氏節孝坊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苗栗市:苗栗縣政府,2004年12月),頁5-6。
  5. 廖財聰《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勝蹟篇〉(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85年12月),頁74-75。

苗栗義塚

義塚是收埋無主枯骨的地方,主要由官府或富家捐地方式處理之。臺灣之義塚,因為歷年民變不斷,光是有史可查者,即達224座,其他未為文獻所載者,當不在少數。苗栗義塚,主要供奉於乾隆51年(1786)林爽文事件中死難的義民。

林爽文事件與朱一貴事件及戴潮春事件,被合稱為臺灣三大民變。林爽文事件的起因是臺灣知府孫景燧取締天地會並將其領袖逮捕,其中包括林爽文之叔伯等多人在內,林爽文為了劫獄救人,乃起兵反抗,由於該役打著反清旗號,吸引全台各地志士響應,包括臺灣知府孫景燧與北路理番同知長庚等全部在此役中遇害,另外淡水同知臺灣知縣程峻自殺,竹塹巡檢張芝馨陣亡,短短不過幾個月時間,林爽文已經建號「順天」外,全台除南部臺灣府、諸羅,中部海港、鹿港外均陷落。

林爽文反清初成,聲勢原本看漲,不料底下部眾卻因祖籍地之不同,而互相仇殺,並在全台引發各種大小不同的分類械鬥,其中又以閩客械鬥、漳泉械鬥等等為害最甚,當時許多住在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為求自保不得不以鄉勇形式組織義民團練,其中住在苗栗後壠七十份庄(今銅鑼鄉中平村)原籍廣東鎮平縣(今蕉嶺)之鍾瑞生、劉維紀、謝尚杞等人,乃聯合官府招集後壠18莊義民2500人在地設堆,佈防於公館、苗栗等地;住在苑裡莊,祖籍詔安的陳士珍等人亦奉參贊江南提督藍元枚令,募集義民協同官方駐烏牛欄防守,直到乾隆53年(1788)正月,清軍於老衢崎(今苗栗竹南)生擒林爽文,檻送京師伏誅後,事件方告平定。

林爽文事件造成大量人員死傷,這些在戰亂中犧牲的人,因為當初多隻身來台,在台並無親人,因此死後屍骨無人領俱,許多活著的同僚以及感念其義勇精神的地方人士乃撿具這些屍骨,共同安葬,並立「義塚」二字為碑,二年後(1790)乾隆皇帝為了表彰義行,活著的加官晉爵,死了的則賜匾追悼,乾隆皇帝為此役頒出的匾額依族類而有不同,分給粵籍之義民為「褒忠」、給泉州為「旌義」、給漳州為「思義」,給原住民的則為「效順」,而這座位在現今苗栗巿北苗里的義塚則獲賜「褒忠」里名匾額,該匾現今仍保存於後來興建的義民祠(今稱苗栗義民廟)內。

苗栗義塚現址位在苗栗巿北苗里,據《苗栗義民廟創建兩百週年紀念特刊》所載,乾隆53(1788)年,苗栗地區義民協助平定林爽文之亂之歸途中,僱請牛車沿途遍拾忠骸。原擬於枋寮義民會義士合葬在枋寮,但牛車經過本地(北苗)時,牛隻不受驅使,經焚香禱告後,「聖筶」取決,六車忠骸之中六缸合塚葬於此。

義塚初期之建築形制已不可考,而現今保存之義塚,則為民國41年重建的,其建築形式為墓碑石與塚墓相連之傳統「龜甲墓(龜墓)」,並以水泥為主要構造,四周則以磚作圍牆作環繞,墓體北高南低呈傾斜狀。墓碑位於中央,中央刻有「義塚」二字,而兩側則有「癸己年季下○」及「義民祀典修築」字樣。肩石處並作有雲飾雕刻,裝飾精美。苗栗縣政府為保存歷史古蹟,於民國99年(2010)年公告為縣定古蹟。

參考資料

  1. 大臺灣百科全書,李文良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667
  2. 黃鼎松《文化資產教材彙編》(苗栗縣: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民國100年),頁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