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庄

南湖庄

南湖庄位在大湖庄的南方,由日治時期的南溮第二堡改制而成,南湖舊稱草濫坪或濫湖,得名之因是光緒2年(1876) 廣東饒平人詹阿祝率「共同團」 5、 60 名丁壯由東勢角(今東勢)入墾時,發現該地到處沼澤濫泥,加上野草遍生,因而以草濫坪稱之,不過在清朝所繪製的台灣寶圖上,該地被標記為濫湖,劉銘傳曾在交辦新竹縣辦理廣泰成墾務案時,函文提及「由濫湖開路,南達罩蘭(今卓蘭),以顧各處墾務」一語,濫湖遂取代草濫坪成為官方通用的名稱,濫湖一名後來隨客語諧音轉換變成南湖,此名也正好對應了南湖位於大湖之南的地理意象。

南湖庄的開發主要由黃南球一手促成,開發的原因,當然還是樟腦,劉銘傳在上任台灣巡撫後,為了發展台灣的樟腦產業,開始積極協助漢人進入山區墾拓,不過這些地區通常為原住民的生息之地,劉銘傳推出的開山撫番政策一面以裁隘示好、一面以重兵攻略做為主要策略,不過這項措施終究沒能讓清朝的墾民順入進入南湖及卓蘭一帶,甚至劉銘傳督師經年、損失砲火及將士數千,卻只獲得泰雅首級二顆,為此,劉銘傳只好封黃南球為「新竹總墾戶」期冀墾拓有成,黃南球為了向苗栗縣的東南方鋌進,即使已經年近6旬仍於同年組「廣泰成」墾號,經過20餘年努力,黃南球終於讓南湖及卓蘭出現在地圖上,加入客庄的行列。

劉銘傳在南湖及卓蘭一帶所遭遇的嚴重破敗,充分顯示當地泰雅族人不僅戰力過人,甚至飄忽如神,這也充分顯示擺在「廣泰成」墾號前面的困難亦非一般,但是黃南球仍以過人的膽識與智慧,督眾開墾,將荒埔荊榛變成田園阡陌,進而創建村庄和開辦鄉治,黃南球也變成為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

由於廣泰成墾號的墾拓重心以南湖及卓蘭為主,因此總墾號的總公館就設在南湖,為了求取神明庇佑、俾利墾務順利發展,總公館內也奉祀關聖帝君,大正8年(1919)4月5日黃南球去世,他的五夫人林貴妹女士乃於大正12年(1923 ) 將廣泰成總館捐出,是為南昌宮之前身。

由於黃南球對南湖地區之貢獻至深且巨,地方在南昌宮改建時,特在正殿右側,闢設「黃南球紀念廳」,廳內恭塑「廣泰成」墾首黃南球及夫人林貴妹銅像各一座。民國78年(1989)適逢「廣泰成」總墾號創立百週年,地方各界及黃家後裔於11月26日舉行「南球紀念廳」落成啟用典禮,並配合苗栗縣立文化中心舉辦「廣泰成」文物史料展、客家民謠比賽、編印「廣泰成」文物專輯等尋根系列活動,藉以緬懷先民蓽路藍縷的拓墾精神。(林錫霞)

文獻參考

1. 黃鼎松《文化資產教材彙編》(苗栗縣: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民國100年),頁117-118。

2. 黃俊銘,《九十五年度苗栗縣客家聚落文化資產普查》(苗栗: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民國96年),頁77。

3. 邱彥貴、吳中杰,《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2001 ),頁4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