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蘭庄

卓蘭庄

卓蘭是平埔語「Tarian」的譯音,初時譯成「塔連」,是美麗的原野的意思,道光16年(1836)刊行的《彰化縣志》稱為罩蘭,而同治初年出版的《台灣府輿圖纂要》則稱打難,大正9年(1920)地方行政變更時,地方以「罩」字久雅馴,改為卓蘭。

卓蘭在清朝中葉以前,曾經先後成為泰雅族的生息地及巴宰海族麻薯舊社屯的養瞻埔地。一直到乾隆48年(1783)才首度有漢人入墾。漢人入墾卓蘭主要有二條路線,其一為從南邊北上角的大埔客,這批墾民以東勢墾戶江福隆為代表,入墾的區域以大安溪兩岸的河川埔地為主要開發區域;第二條墾拓路線發大約晚了100年,主要是黃南球的廣泰成墾號(成立於1889年)從南湖沿古官道(即今之苗54線)由北往南挺進,他們開拓的區域以大坪林庄為主。

卓蘭埔地在東勢大埔客移入後,即以老庄(今之老庄里)為發展中心,目前設在老庄里老人活動會館旁的福德祠即為卓蘭庄的開庄伯公,後來移人的漢人越來越多,才逐漸往新庄(今之新榮里中山路、中正路、仁愛路及成功路)發展,道光3年(1823 )做為全庄信仰中心的峨崙廟成立,整個街廓自此以崙廟為中心,往外幅射發展,人口密度亦隨此幅射往外逐步遞減,另外幾乎每一個卓蘭聚落次級的街庄叢聚,都有設置內保地方的「伯公」鎮守著,保留了相當明顯的傳統街廓發展紋理。

卓蘭峨崙廟其實是一座三山國國王廟,據「卓蘭峨崙廟沿革志」中記載:在清朝時期,罩蘭土蕃時時出草殺人,醫藥不發達,承國王威靈,時常顯赫救世,佑民安居,可知當時卓蘭其實番害頻繁,而發生最慘的番害以光緒10年(1884)為最,當時居住在北勢地區的泰雅族為了出草,先後造成30餘名漢人遇害,情勢極為緊張,當時的台灣總督劉銘傳為了撫剿,於光緒12年向內陸借了平定太平天國有功的湘軍前來助陣,沒想到經戰年餘,損失槍砲彈藥無數、折損官兵數千,竟然只取得泰雅首級二顆,後來清軍封鎖泰人的對外交易路線,使其得不到食鹽等必須品才終於解甲求和。地方感念湖南湘軍為鄉梓安寧犧牲生命,乃於國48年(1959)設軍民廟,並蒐集當時散落各地之陣亡官兵石碑共35塊,全部集中立於廟後安奉,以慰忠魂。

卓蘭在劉銘傳剿撫泰雅族後,番害才真正獲得結束,墾拓工作除了早期的抽藤、釣鹿、燒碳或製枋外,亦逐步發展到種稻、製腦、種香茅,近百年來,則開始專心果樹栽培,並以楊桃、柑橘、葡萄及大梨為生產大宗,四種水果四季輪番上巿,天天都有水果好吃,卓蘭也因此贏得「水果王國」的美名。(林錫霞)

參考文獻

1. 黃尚煃<苗栗縣境內三山國王廟人文性格的研究>(苗栗:國立聯合大學苗栗學研中心,2003)頁10。

2. 邱彥貴、吳中杰《台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應出版社,2001)頁85。

3. 黃俊銘,《九十五年度苗栗縣客家聚落文化資產普查》(苗栗: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民國96年),頁69-75。

4. 黃鼎松,《重修苗栗縣志:人文地理志卷四》(苗栗:苗栗縣政府,民國96年),頁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