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桐花祭

客家桐花祭

客家桐花祭為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於2000年成立後所舉辦的全國性客家節慶活動,當時的客委會為了凝聚全國客家意識,認為舉辦全國性的客節節慶活動是最佳管道,而油桐花因為生長的所在和大多數客家人居住的地方高度重疊,所以決定以「油桐花祭」為題,用以做為強化客家意識、凝聚客家認同、找回客家光榮感的主要方式。

客家桐花祭第一年草創時期,以祭拜山神做為主要內涵,並透過歌手演唱、客家社團表演等為台灣客家桐花祭打響第一炮。第二年以後,遍布台灣各地的桐花祕境成為國人爭相欣賞的美景,第三年受到前一年人潮洶湧影響,客委會開始進行店家整併,並陸續辦理桐花商品包裝補助、桐花商品認證,相關桐花的詩歌、文學、攝影也紛紛出籠,當時全台灣的人都沒有想到一朵小小的油桐花,竟然可以如此波瀾壯濶,不但活絡了客庄經濟,也帶動了客庄發展,更重要的是,過去隱形的客家人竟然敢講客家話了,並敢用「客家人」來表明自己的身分,客家桐花祭成功地凝聚了客家人的向心力,並標記了客家人在台灣的地位。

客家桐花祭的成功,主要來自以下幾個面相:首先是桐花主題明確,每年有固定花期;第二是桐花為自然植物,剛好與現代人熱中自然、喜歡踏青的興趣相符;第三是桐花分布地域廣濶,使各地客家社區或社團都熱中參與;第四是桐花是文創操作的好材料,形成的各種商品都非常討喜,潛藏無限商機;第五是客庄本身的客家風情質樸又溫純,在桐花的提襯下,讓人看見客家之美;第六是客家人經過桐花祭的洗禮,發現文化就是財,從而開始重視自己的文化,外面的人也因為客庄的重新繁華,而投予肯定和羨慕的眼光。

這項活動在客委會全力挹助下,每年創造數十億商機,成功的新創模式,還幾度成為外國參訪團考查與學習的對象。十六年來,桐花祭仍是客庄最重要的年度盛事,客家人在桐花祭的帶領下,也從沒有自信,到找回自信,從無從認同,到肯定光榮,而下一階段的桐花祭,將肩負更重大的使命,除了要代表台灣,更希望可以航向國際,讓台灣成為世界客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