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採茶戲

「採茶戲」廣義而言,用以泛指客家族群表演藝術中,流行於客家聚落的傳統戲曲劇種,又稱「客家採茶戲」、「採茶戲」、「采茶戲」。內容以「茶文化」為主題,結合歌、舞表演,由丑、旦為主要角色,並以「四縣腔」客語為表演語言,客家山歌民謠「九腔十八調」為基礎唱腔,漸次發展而成的劇種內涵。依其類型和屬性或發展階段區分,又有「三腳採茶戲」、「改良採茶戲(改良戲)」、「廣播採茶戲」及「改良大戲」等。客家戲曲瀕臨失傳,但在苗栗地區客家戲曲以客家小戲為基礎發展並注入創新活水,從1910年代開始延續至今的「客家採茶戲」,深具苗栗地方特色和融入客家文化,因此具登錄為傳統藝術之價值。而保存客家採茶戲此項技藝的「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為目前保存此項傳統藝術並發揚光大之優秀劇團,因而具登錄為傳統藝術保存團體之價值。

客家採茶戲一詞,實係包括「小戲」與「大戲」兩種表演形式,依其劇種體制,實包含「三腳採茶戲」與「改良採茶戲」兩種型態,前者屬二旦一丑的小戲,後者因吸收其他大戲劇種的表演內容,逐漸形成「大戲」型態,而被稱為「(客家)改良戲」、「採茶大戲」等。

有關臺灣三腳採茶戲的起源,根據目前可考之口傳傳說與文獻記載,其師承系統可追溯到清朝光緒年間,居住於「新竹廳竹北一堡」福建籍的「何阿文」。客家三腳採茶戲,多是以客家歌謠為唱腔基礎,內容以「茶文化」為主,而以採茶、賣茶、盤茶等構成劇情,故事主軸則是「張三郎賣茶」,形成一系列故事戲齣。表演的特色是以「一丑二旦」或「一丑一旦」為表演行當;音樂唱腔雖源自客家山歌民謠,亦因唱腔曲調之多而善於變化,故有「九腔十八調」之稱。

隨著日治時期臺灣商業劇場蓬勃興起,三腳採茶戲吸收當時風行於客家地區的北管亂彈戲、四平戲的表演元素,發展為大戲,稱為「改良戲」或「改良採茶」。據〈臺灣劇に對する考察〉推估是1918年(大正7年)左右,由新竹地方的廣東人(客家人)發展出來。主要唱腔由〈老腔採茶〉發展出〈平板〉,亦稱〈改良調〉,另有〈山歌子〉、〈老山歌〉等常用唱腔。改良的初期,是在三腳採茶戲的基礎上擴大表演體制,並學習簡單的刀槍動作,演出《仙伯英臺》、《姜安送米》等文戲劇目,並開始進入商業劇場進行售票演出。其後,更大量吸收「海派京劇」。

日治時期採茶戲班有苗栗獅潭鄉人王裕豐創立的「小美園」、「中民園」、銅鑼鄉的「新樂社」,新竹六家的「明興社」、「霓雲社」等,知名演員有王裕豐、王裕鼎、阿玉旦、卓青雲等。

民國60年代以後,電影、電視與廣播的崛起,採茶戲的演出場域,由「戲園」轉移到電視、電臺演出,1960年代「小美園」採茶班曾應中國電視公司邀請製播一檔電視採茶戲,由張庭訓製作,但是最後因故未及播出。或回到傳統戲曲演出的「野臺」,演出酬神劇,許多藝人也從事跑江湖賣藥,以演出三腳採茶戲的方式賣藝,稱為「撮把戲賣藥」。若有雜耍性質濃厚表演,客家人通稱其為「撮把戲」。

民國70年代,政府與民間開始重視本土藝術與文化的推展,採茶戲逐漸受政府與學界的正視,進行採集記錄的活動,使得戲劇界與其技藝承傳者,有更好的發聲管道。鄭榮興教授成立的「榮興客家採茶劇團」,致力從「傳統」與「創新」兩個向度發展客家戲曲,並定期製作大戲於國家戲劇院演出。目前臺灣的客家採茶戲班共計十餘團,分布在桃園、新竹、苗栗三縣市,持續為傳承採茶戲藝術,在默默耕耘。

參考資料

  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客家採茶戲,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iscancel=true&caseId=KE09708000005&version=1&assetsClassifyId=4.1
  2. 臺灣大百科全書,蘇秀婷,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0986&Keyword=%E6%8E%A1%E8%8C%B6%E6%88%B2
  3. 黃鼎松《文化資產教材彙編》(苗栗縣: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民國100年),頁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