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3
#逢甲成就講堂(林宜德)
很開心學生前往逢甲學務處分享,對生成式AI在心理諮商的研究應用,與可能碰到的困境,提供文獻回顧與現階段的最新趨勢,進行提綱挈領的分享,最後說明自做prototype背後的原理與過程。
講座架構分成四大部分:
AI的發展趨勢與影響:介紹了AI的基本類型,包括自然語言、圖像和語音處理,以及生成式AI的發展,同時討論了AI發展的五個層級,從初階到超人類水平。
AI在諮商諮詢領域的應用:探討了AI在情緒分析與監測、輔助諮商諮詢等方面的應用,介紹了臨床應用中大型語言模型(LLM)的三階段框架:輔助、協作和自動化的框架。
AI應用中需要考慮的倫理問題:陳述使用AI可能面臨的風險,如過度依賴、隱私問題、社會變革等。
實際案例分析:介紹了一些AI在心理學領域的應用案例,如AI聊天機器人測量人格,以及ChatGPT在情緒覺察方面的表現等等。
今天我的身分是助理講師的角色,坐在台下聽學生的分析報告,偶爾舉手插插花,補充意見,偶而舉手提問一下,努力做筆記,當個好聽眾。
坐在台下多半是逢甲大學的心理諮商師、輔導專員、職涯發展師或學務處職員,是平常難遇到的對象,讓我們瞭解學務處現場直接的學生問題,AI究竟管不管用,以及可以怎麼用?謝謝李德明主任的妙語主持,與佳萱職涯發展師的溫情接待,短短三個小時,很棒的體驗。
學生為了這次講座,先將論文口試擱置了三個禮拜,從自己心諮、藝術、創新設計的學習背景,做足了功課,能到成就講堂分享自己在這方面努力的結果,學生成就感十足。
我也很開心,原來成就就是,學生有機會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給專業人士,展現自主學習和努力,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工作被重視和認可,增強了自信心。
原來成就就是,學生能夠將自己跨領域的知識(心理諮商、藝術、創新設計)整合,並連結到AI領域,延伸原有的學習能力。
原來成就就是,學生能夠與實務工作者(心理諮商師、輔導專員等)直接交流,了解第一線的需求和挑戰,是很有價值的學習經驗。
~~~~
離開成就講堂之後,開始繼續,找尋下一次的成就。
辛苦學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