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好文章共享

COVID-19 防疫安心

情停課期間父母心聲│全家一起在家工作學習 為何讓人心累?

在開始本文之前,先分享一篇疫情期間來自一位媽媽寫的文:

曾經,做過這樣的美夢。

一張大桌子,我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工作,對面是兩個孩子,各自寫著作業,或是利用數位工具完成屬於自己的學習進度。吃飯時間到了,一起收拾桌面,然後分工準備中餐或晚餐。晚飯時一起聊天,飯後一起整理家裡,再享受各自的自由時光。一家和樂融融,歲月靜好。

這樣的美夢,因為疫情,被迫實現。然而,美夢果然只是美夢。

老師說的一句話,孩子們奉為圭臬,努力的完成;媽媽說出同樣的一句話,孩子們大翻白眼,抗拒執行。這之中究竟是怎樣的化學變化?難道是語氣的緣故?可惜,多方比對和研究之後發現⋯⋯原來這只是我們作為父母的原罪。

學習如果倚靠外在的推力,最後變成親子之間天天都在上演的各種災難,美夢不但不會成真,還天天變成惡夢。

同時間,我一邊得努力達成工作目標,一邊得陪孩子討論訂定學習計畫,然後監督他們完成,回應他們情緒、體力各方面的需要,還要應付學校透過email、LINE、班級網頁各式各樣管道的通知、要求,再加上一日三餐得在廚房變換創意料理。我的媽呀!拜託疫情盡早穩定,我再也不要做什麼春秋大夢!

忽然發現,什麼英文、數學、國語、社會、自然統統都不重要,孩子能自己訂下學習目標,用一切他們自己找到的方法完成,把自己照顧好,才是歲月靜好的真諦。比起學習成果,學會「學習的方法」成為我對孩子們最大的期待。

然後我就能回到,上班時專心上班,下班後只要對孩子們說「沒關係」的溫柔媽媽。

----------------------------

以上這些情景與心情,你是不是也覺得似曾相識、心有同感。我老早就體認到,孩子在家時,我是不可能工作的。

這幾年,我許多時候都是在家工作,除此之外,我還是個工作狂,常貼在電腦螢幕前,停不下來。但孩子出生後,被迫讓我得把電腦關機。

這波疫情衝擊,當父母WFH(Work from Home),孩子在家遠端學習,讓許多父母大嘆:簡直是惡夢一場。

當你在家工作時,你很容易失去界線。少了上、下班時間的區隔,你總會想著偷更多的時間工作;可能到了晚上,還待在線上與公司同事開會。同時,白天的工作很容易被打斷,包括料理三餐和滿足孩子及家人的各式需求。

孩子三不五時呼喚你,你得立即抽換身分,從職人變成家長;頻繁的轉換專注力,相當耗費心理能量。同時,你也擔心孩子在電腦螢幕前,是否足夠專注,是否開了另一個分頁正在觀賞影片。更不用說,孩子許多在學校才會出現的「學習怪樣」,此刻正在家裡一一現形,逼著你得照三餐怒吼。

如果孩子能自動自發……

在親職教養上,有一派的觀點認為,一個夠好的父母,要能即時回應孩子的需要。所以,當你正掛在線上會議,而無法立即陪伴孩子時,你也許會心生罪惡,認為自己不是個好爸爸、好媽媽。不只罪惡感,你還有好多委屈:「我又不是故意要忽略孩子的,我也沒辦法呀!」這些複雜的情緒交織,若沒充分覺察與安頓,很容易轉化為怒氣,對孩子(或另一半)高聲怒罵。

不論是家長或孩子,都需要在這團混亂中,找到平衡,共創新的秩序。新的秩序意味著,每個家庭成員都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該遵守什麼規則,因而彼此之間能和平共處。

身為家長最期待的,就是孩子不去學校時,仍能夠自動自發的投入學習,也就是能自律。然而,對孩子而言,在家學習也是全新的經驗,要能立即做到自律,談何容易?

自律的養成必須從他律做起。因此,前期家長需要費更多的心力,去監督孩子的學習狀況,與孩子討論時間規劃與學習安排。而家長也得思考,自己每日的生活作息,是否能與孩子互相配合?面對突發狀況時,該怎麼因應?

重建新的家庭生活秩序

換個方式思考,此時不正也是一個看見孩子學習的機會,重新建立新家庭生活秩序的時候,家長可以這麼做:

陪孩子規劃每日作息時間

少了學校安排的規律作息,孩子在家中也需要有能依循的作息時間。小一點的孩子,可以由父母依據孩子的能力與需要,幫孩子直接規劃;大一點的孩子,則需要與孩子共同討論,甚至,讓孩子自己決定不同的時段做些什麼活動,家長僅提供建議即可。這本身就是在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了!

視覺化呈現作息時間

把每日作息時間表,以一週為單位,畫在大海報或者白板上,讓全家人都可以清楚看見。除了起床、三餐、洗澡、就寢等生活起居之外,也包括遠端上課、娛樂、運動、親子互動等活動。

每日檢核、滾動修正

每天晚上睡前,帶著孩子檢核今天是否有按照計畫,把每個時段的任務做好?回顧一天的行程,找出孩子值得欣賞與肯定的地方,好好的讚賞孩子一番。同時,也預演一次明天的行程,視實際狀況做調整與修正。

讓孩子也知道大人的作息

照表操課雖然是老生常談,卻是讓一個人的生活步調,能走在常軌上的唯一方法。孩子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父母只要稍微提醒就好,甚至,最後不用旁人提醒,也會自動去執行。

然而,這還不夠!家庭不是以孩子為中心運轉的,家長也是家庭成員的一分子。你也需要為自己安排好工作行程,可以的話,明確區隔工作與休息時間。不過,很多時候你還是得配合孩子的行程,甚至在孩子有需要時,得立即前往救援,因此,大人的行程當然是愈彈性愈好,但不代表就不需要做行事安排。

甚至,你需要讓孩子知道你的作息時間,預先告訴孩子,什麼時候你正在忙,什麼時候可以來尋求協助,讓孩子學會配合你的作息。

防疫生活實在難熬,但許多家庭終究摸索出各自的相處之道。後來你會發現,當大家需要長時間相處在一起,彼此都有重要任務在身時,最高指導原則就是降低期待。把家人的缺點縮到最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把家人的善意放到最大,打開看見美的眼睛,正向聚焦。

如果,你發現,自己無法即時回應孩子的需求,或者,在照顧自己和照顧孩子之間難以取得平衡時,建議你:「多看見自己的需要!」如果不是十萬火急的事,讓孩子多等一下,也沒關係!放過自己,減低不必要的焦慮感和罪惡感;事後再和孩子好好說明,孩子會諒解的。這也無損於你身為父母的用心,因為,你的盡責與付出,根本無須證明。

摘錄自「親子天下雜誌」120期-家庭與生活‧聊關係文章(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疫情世代,用薩提爾曼陀羅安頓自己

疫情世代,用薩提爾曼陀羅安頓自己.pdf

親職教養

看見青少年的隱性孤單,做他最好的陪伴

十幾年前,我們看到的青少年偏差行為,較多是去結交所謂的「壞朋友」、在外面混幫派;而現在孩子遇到情緒困擾或生活壓力,已經不混幫派了,可能會躲在家裡看影片、打遊戲消磨時間,不願意跟任 何人進一步交流,更遑論聊私事。

其實以我的角度來看,比起一直待在家,去混幫派在心理上可能更健康。我們發現,孩子受傷後可能變成問題學生,出現逃避社交、拒學、自我傷害等偏差行為……是他在丟出求救訊號。這些行為的根本原因不是他壞或懶,而是「隱性孤單」。

不是邊緣人卻感到孤單

隱性孤單,是從客觀條件看來有朋友、不是邊緣人,但其實內在感到非常孤單,覺得沒有人理解自己、接納自己,他們很難在外界面前展現真實樣貌,習慣戴著面具、迎合外在期待,不僅不信任他人,也對自己不夠自信。處於隱性孤單的孩子比較自我封閉,當現實生活發生無力解決的困難、內在痛苦時,他無法對外求助,只能先逃避,不管現實世界。

在我諮商遇到的青少年裡,可能八、九成都有隱性孤單的問題。有孩子看似社交王,其實覺得身邊沒有知心朋友;也有狀況是家長自認了解孩子,但孩子認為「我從來沒有覺得你們能看到我的痛苦」。

這個現象可能受到社群影響,孩子擔心做錯事或麻煩別人,會被同學開群組、開小帳講壞話,導致自己只能一味配合他人;也可能過去與家長互動的經驗,讓他擔心家人並未真正了解自己,對自己的呼救置若罔聞。我就曾遇過孩子,覺得家人沒有發現自己自我傷害,其實家長都看在眼裡,也很心疼,卻不知道怎麼主動問起。

我們想保護孩子,但保護有時會變成否定,讓他們覺得「你不信任我的能力、你不在乎我」,所以家長要思考,如何把我們的愛真正傳遞到孩子心裡?若要避免讓孩子陷入隱性孤單,爸媽可以做三件事:

孩子很需要一個大人,在好或不好時都陪在身邊。人終究不可能永遠毫髮無傷,挫折一定會發生,但重點是問題發生後,我們怎麼陪伴孩子度過,讓他有人際連結支撐。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反而是讓愛的連結更扎實的時刻。

摘錄自「親子天下雜誌」131期 2024-06-01出刊(陳雪如心理師)

長輩老愛干涉孩子的教養問題,該怎麼辦?

如果你和長輩同住,從孩子出生的第一天,不!是孩子打從娘胎的那一天起,就得面對長輩不斷在教養上面下指導棋的困擾了。

為什麼說是困擾?如果兩代之間的教養觀念不一致,勢必會發生衝突,這時到底該聽誰的?又因為父母是長輩,總是得禮敬三分,再加上如果時常需要長輩幫忙照顧孩子,再怎麼樣也是有求於人,怎麼可以不順著他們的意思?

於是,許多新手父母便處在進退兩難的處境。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大概就是別與父母同住,但是,這未免太不切實際了!

 

教養的執行者,永遠是孩子的父母

好吧!如果非得同住一個屋簷下,或者時常會碰面,就需要正視這個問題。請先把一個觀念牢記在心——你是孩子的父母,你就是孩子教養上的主要執行者,而上一代只是顧問。所謂顧問,就是扮演參謀的角色,提供意見,但是否採納意見,或實際如何執行,得交由執行者來做最終決定。

所以,理想上的教養圖像應該是,祖父母分享過來人的寶貴經驗,而由年輕的父母共同思考與決定是否採納,祖父母則予以尊重並支持。你會說,你也想這樣,但理想終歸是理想呀!

我想請你思考的是,既然你的父母會干涉你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是否也會干涉其他你人生中的大小事?像是,找什麼工作、在哪裡定居、婚配的對象、結婚的禮俗……等,答案應該是肯定的。於是,你總會覺得,你已經長大了,父母還要干涉你很多。沒錯,你的父母就是無法對你放手,還把你當成個孩子,所以,連你生兒育女的事情也不免要參一腳。

 

你不能要求長輩不干涉,但你可以決定不讓長輩干涉

面對長輩不時的亂入,你的態度是什麼?

長輩會干涉,就是會干涉。如果你的父母還沒有意識到你已經獨立成熟,難以對你放手的話,你只能接受「父母就是會出手干涉」。換句話說,你不可能要求他們不這麼做——他們一直以來都是如此,這是他們人生價值的來源。但是,他們的干涉會成功,往往是你讓步了,也就是,你允許他們干涉你對孩子的教養。

因此,你要做的,就是明確地讓他們知道,你已經長大了,有足夠的成熟與智慧,去判斷如何教養孩子請堅定地告訴他們:「我謝謝你們、也尊重你們提供的意見,但是否採納或如何做,請尊重與支持我的判斷。」

即使你這麼說,長輩仍然會喋喋不休,處處想方設法介入,特別容易破壞你對孩子設下的界限與規範,甚至對你來個情緒勒索。這時,你也不需要與他們有過多爭辯,請堅定地再度將教養規範給建立回來,用實際行動讓父母知道,你在孩子的教養上面自有一套原則。

 

成為神隊友,支持你的另一半勝過你的長輩

為什麼我們難以抵擋長輩的干涉呢?有很多時候,長輩的介入正反應出,伴侶之間的相處品質本身可能正亮起了紅燈,也許是無法互相信任、難以互相支持、缺乏適切溝通,或者,逃避真正的問題。

當夫妻之間有了嫌隙,第三者就有了趁虛而入的空間,那個第三者,不是「孩子」,就是「外人」,不然就是「長輩」。當孩子介入夫妻關係時,便成了提早成熟或長不大的孩子;當外人介入夫妻關係時,就有了外遇的可能性(另一個外人叫做「工作」);而當長輩介入夫妻關係時,就會過度干涉孩子的教養問題。

現在你明白,家庭的核心就是你與另一半的關係,是不容許被介入的。上一代不該介入下一代的婚姻,下一代也不該被捲入上一代的婚姻風暴中,代與代之間都需要互相尊重。

所以,請檢視你們的婚姻關係,用實際行動支持你的另一半。當婚姻中的一方,能在孩子的教養上感受到另一方的全力支持,兩人擁有著一致的教養態度,那麼,在面對長輩干涉的壓力下,也會越堅定,越能踩穩腳步,至少,壓力不會這麼大。

 

自己的父母自己搞定

面對長輩干涉的問題,最困難之處就在於下指導棋的人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於是婆媳衝突的戲碼總是反覆上演著。所以,當長輩又在介入指揮時,千萬別讓太太獨自一人去與公婆奮戰,或者由先生自己去與岳父母對峙。

自己的父母請自己搞定吧!只有你最理解自己的父母,你本就該負起責任去做好溝通的工作;就是因為你不夠堅定,放不了手的長輩才會管到你的另一半去。雙方若能各自搞定自己的父母,便能專心一致地將更多心力放在孩子的教養上。

 

溫和而堅定,孩子都看在眼裡

對許多人而言,與長輩溝通教養觀念,是相當費力的。在這過程中,你得堅守立場,但又不能輕易動怒,因為他們是你的父母,你需要尊敬他們。你必須學會用「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去應對,就好像面對叛逆或不聽話的孩子,溝通的原則也是一樣——溫和而堅定。

千萬不要用貶低、輕視或責怪的語氣與父母溝通,因為,再怎麼樣,他們都是出於一片善意。更重要的是,你如何與長輩互動,孩子都看在眼裡,未來也會用這種方式對待你。你表現出的是尊敬的態度,孩子就學習到尊敬;你表現出的是粗魯無禮,孩子未來就會與你沒大沒小。

身教永遠大於言教,請記得孩子一直在觀察著。

最後,當有一天孩子長大成人,有了下一代後,請退讓出位置,讓孩子自己主導教養孩子的事情。你就做個顧問,在一旁觀察,適時提供意見,更多的是表達支持,當孩子的後盾,如此就好。

 

夾在長輩與孩子之間,該怎麼處理?

一般人最常遇到的,大概是長輩時常以愛為名破壞了父母為孩子設下的規範。例如,讓孩子多看電視、延長使用手機的時間,或者,拿不健康的零食給孩子吃——用這種方式表達對孫子的疼愛。你的困境在於,一旦規範被打破,就很難再建立回來,因為,孩子會拿阿公阿嬤當擋箭牌,讓你束手無策。

除了和長輩不斷溝通外,你仍然得用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告訴孩子:「阿公阿嬤之前讓你玩手機,是他們對你的疼愛,你要感謝他們;但爸爸媽媽與你約定好的事情,你需要遵守。現在,請你將手機交給我。」

記得,再怎麼火冒三丈,也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說長輩的壞話,你可以帶孩子去體會祖父母的關愛,但仍得遵守父母設下的規範。自始至終,你的態度依然是「溫和而堅定」。


摘錄自「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部落格-親職教養文章(陳志恆心理師)

受不了孩子的種種問題?也許,你討厭的,是那個不夠好的自己

有個母親來參加我的工作坊,課後找我談話。她告訴我:「陳老師,你的《正向聚焦》,我全都讀完了,還讀了兩次;但是,我就是做不到正向看待孩子呀!」

我問,怎麼了嗎?

「我的孩子才小三,問題就一大堆。總是丟三落四,一下子這個沒帶,一下子那個沒拿,作業也常忘了寫,或寫了忘了帶,我煩都快煩死了!」她深吸一口氣,接著說:「我實在是不知道怎麼對他『正向聚焦』!」

我心想,這很正常。若是我快被孩子搞瘋時,也很難對孩子正向聚焦。我解釋道:「要對一個人發展出欣賞的眼光,前提是我們的內心需要安定下來,也就是,先安頓好情緒,再去發現一個人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如果真的很難正向聚焦,就先不急著肯定孩子,否則,說出來的,通常會是虛假或空泛的讚美,難以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力量。

我問:「孩子作業常忘了帶或忘記寫,是每天都如此嗎?」

「是沒有每天,但幾天就會來一次!」

「很好,那麼,當沒有忘了帶或忘記寫的時候,記得要趕緊肯定他,並問他:『你是怎麼幫助自己,可以記得帶或記得寫作業的呢?』」我提醒她,去看到孩子「做得到及有做到」的時刻,這是「正向聚焦」的基本原則。

 

除了氣孩子,也氣自己

「可是,我不知道對孩子正向肯定,是否真的是好的呀!」我有些好奇,進一步問:「怎麼說呢?」

「這孩子丟三落四的問題,我講也講過了,罵也罵過了,肯定鼓勵也沒少過,但就是無法改善,時不時就給我添麻煩。安親班老師沒幾天就跟我抱怨孩子沒寫作業,實在很傷腦筋!」

「當安親班老師這麼說時,你的感受是什麼?」

「我很難過呀!也很生氣,也覺得丟臉……」

我點點頭,繼續問:「難過什麼、生氣什麼、丟臉什麼呢?」

眼前的這位母親,紅了眼眶,顯得有些難受:「我常在想,是不是我不會教孩子,是不是我做得不好?」兩行淚水流了下來。我接著說:「所以,妳氣自己不是個好媽媽,是嗎?」

她已經泣不成聲,邊拭淚,邊點點頭。

 

很努力,但卻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安親班老師,對妳說的這些話,好像影響妳很深呀!」

她點點頭,繼續說:「安親班老師常說,我對孩子不夠嚴格,要我要兇孩子、打孩子,這樣孩子才會學到教訓。我常在想,是不是應該這麼做,才會有效?」

「妳也罵過孩子了,不是嗎?」對方點點頭,我接著說:「但問題還是沒改善,不是嗎?顯然用否定、責罵的,並沒有效果,既然沒有效果,為何還要冒著可能讓孩子受傷的風險,繼續這樣做呢?」她看過我的書,應該理解我在說些什麼。

「我想,其實妳不是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而是,妳覺得丟臉,認為自己不是個稱職的家長。似乎,妳很不喜歡這樣的自己!」

她點點頭,繼續流淚,說不太出話來。我請她深吸一口氣。我說:「可是,我看到妳對孩子如此用心,會為了孩子來上課、進修,還來問我問題;會努力思考並尋找,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你總是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夠進步,有好表現。妳有看到這些嗎?妳還覺得自己身為母親,做得不夠好嗎?」

「我不知道,我就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沒感受過父母的讚許,也很難欣賞自己

「這種『覺得自己不夠好』的念頭或感受,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想了很久,她終於開口:「好像,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了吧!」我問:「所以,不是只有孩子出狀況時,才會這樣吧?」她點點頭:「可是,孩子出狀況時,這種感覺特別嚴重!」

她告訴我,小的時候,她是家裡的長女,還有一個弟弟,小她很多歲。從小父母做生意,相當忙碌,沒空陪伴與照顧孩子;所以,從她國小開始,就要幫忙打理弟弟的生活大小事。而弟弟又備受家族寵愛,這個當姊姊的,常常被指責不夠盡心盡力照顧弟弟;甚至,如果弟弟闖禍,姊姊也連帶受到責罰。

印象中,父母沒有肯定過自己;而從那時候起,她就覺得自己很糟,不夠好。儘管,她盡力在課業上表現傑出,也拿到全校模範生,她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沒感受到父母喜愛與接納的孩子,也不懂的如何喜愛自己,更不會肯定自己。於是,長大之後,也常會看到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而不是欣賞自己的努力或長處。

當了父母之後,也會把這樣的眼光,轉移到孩子身上,難以對孩子表達肯定與欣賞。而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真的「不夠好」,更會在乎外人的評價。所以,安親班老師對孩子的抱怨,引發她強烈的痛苦與自責,不斷檢討自己,質疑自己是否做錯了。

 

本來就是個好媽媽,無須證明

「妳想要當個好媽媽,是嗎?」

她點點頭,說:「可是,我不知道要怎麼做?」

「妳已經是了!光是妳願意用盡全力在孩子身上,就足以說明你是一個夠好的母親。」她有些疑惑,我點點頭說:「真的,妳已經是個夠好的母親了!」

我告訴她,她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多多欣賞與肯定那個也許不夠完美的自己,其實已經很努力、很堅持,始終沒有放棄。唯有先看見自己的美好,才有能力欣賞孩子,肯定孩子!

最後,我提醒她,安親班老師要她打罵孩子,也許立即有效,但長期下來,通常無效,甚至會帶來傷害。我說:

「我會建議妳,別讓孩子待在這個安親班了!因為,合理推斷,這位老師也是這麼對待孩子的,妳的孩子不是正經歷暴力,就是目睹暴力發生,這肯定都是傷害。」


摘錄自「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部落格-親職教養文章(陳志恆心理師)

如果做得到,何必要擺爛?

有個母親把兒子帶來找我談話。當時,男孩剛升上國三,會考在即。聽母親描述,孩子對未來沒目標、對現況沒想法,對學習沒動力,對所有的事情都興趣缺缺,總是看起來懶洋洋的,被動消極,缺乏年輕人該有的活力幹勁。唯一的優點,應該就是脾氣溫和。

很像時下典型「無聊症候群」的青少年孩子。

沒錯,這母親就是看了我寫的文章,才來找我的。她問我,該怎麼辦呢?趁著課程的空檔,我與孩子單獨聊了一下。

 

不是放空,而是想得比較久

「媽媽對我說了,她對你的觀察,你怎麼看呢?」

「嗯!差不多吧!不知道……」

這孩子懶懶地說,同時,還打了個呵欠。我問了幾個問題,這孩子的回答都很精簡,不是「不知道」,就是「還好吧」,或者「嗯」一聲。但就如母親說的,感覺頗為溫和,不會露出嫌惡或不滿的神情。

同時,這孩子回答每一個問題時,都想很久。

「這些問題是不是有點難回答?」男孩點點頭。我說:「我會這麼問,是因為我看到,你很認真思考,想了很久,有時候想不出來,還會嘆口氣。」

「嗯!我想事情真的比較慢……」

你看過迪士尼的動畫「動物方城市」嗎?這孩子讓我想起裡頭的樹懶。我點點頭,用眼神示意他繼續說。

「像是,寫作業時,我還在想第一題,人家就寫到第五題了。」他停了一下,又說:「所以,大概寫三題,寫不完,我就不寫了。」

「原來,不是你不願意寫,而是你需要更多時間思考。但學校的課業要求,總是快、狠、準,你覺得跟不上,乾脆放棄算了。」

「嗯!差不多……」男孩看著我,露出靦腆的笑容。

 

只有獨處時感到最自在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笑,我說:「你笑起來很好看喔!」

男孩笑容放得更開了,摀起嘴,顯得很不好意思。

「那麼,你一定常被罵吧?因為大人都要你快一點,常常催促你,一定很受不了你都慢半拍。」

「所以,我多半都不講話。」男孩低下頭。

「怎麼說呢?」

「因為,講話很累。我喜歡靜靜地一個人,最好不要被看到。一個人的時候,我感到最輕鬆,最自在。和人互動,好辛苦!」

我告訴他,這樣會很吃虧。不只功課跟不上,人際關係中,也很容易被當做邊緣人。

「難怪媽媽這麼擔心你!」

「沒關係,我習慣了!」

這句話,流露出深深的無力感。

 

沉默與消極,是不得不的自我保護

從群居到獨處、從喧鬧到安靜、從敏銳到遲鈍,從冒險到謹慎,每一個人,都可以這在些特質光譜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而這孩子,剛好就是特別偏向需要獨處、喜好安靜、思考緩慢、小心謹慎的一端。

外表看起來,對什麼事情都毫不在乎,事實上,內心思緒是波濤洶湧。但在人多吵雜時,難以梳理那些混亂的念頭,又拙於表達,乾脆就不講了。最後,讓自己盡量退回到一個人的世界中。

而一個人時,不是看電視、看小說,就是滑手機。唯有這樣,他覺得最輕鬆,最自在,這也是他和世界連結的方式。

這樣的人,在凡事要求迅速、精確、積極、融入人群的現今社會上,會活得相當辛苦。所以,保持沈默與消極配合,成了他們應對這快速轉動的喧囂世界,唯一的自我保護策略。

 

接納自己,也嘗試位移一點點

我打從心底心疼這孩子,但也為這孩子的未來感到擔憂。和他身旁其他師長一樣,擔心他未來如何能夠在這競爭激烈的人生擂臺上,順利生存。

「你擔心自己的未來嗎?」

「嗯……」男孩點點頭:「說不擔心是騙人的,但是,又能怎麼樣?我也不知道以後能做什麼。」

這類孩子,若你要和他們討論生涯議題,不論透過什麼探索工具或測驗來評估,通常結果都會是「不明顯」。也就是,這類資訊對他們不大具有參考價值。

「那我要怎麼辦?」這是他第一次開口問我問題。

「每個人都希望你變得積極有活力、更有企圖心,包括你自己在內。但是,我覺得你不需要改變,而是,接受自己暫時就是這樣的人。」

男孩的眼睛一亮。我停頓了一下,繼續說:

「喜歡安靜、獨處,沒有什麼不對。你可以去思考,這樣的個性,未來可以從事些什麼工作。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上,還是可以活得很幸福。」

我相信,這世界不需要人人都是超級賽亞人。

「只是,你能找到一份長時間獨處的工作,也免不了要與人互動;甚至,在專業養成的過程裡,與人打交道,順暢表達,都是必須經歷的。」

「所以,是不是可以在接受自己的同時,也允許自己,有時候稍微跨出一點舒適圈。一開始,通常會很不自在,但就是要勉強自己一些些。」

 

放慢速度,跟著孩子的步伐

他不可能因為這次的談話,就此狼性爆發;但從他的眼神中,我知道,他有把我的話聽進去,而且正在深深思考中。我希望,他不只能接納自己,還要能拓展自己;但在拓展自己前,必須先接納自己。

而我多麼希望,有更多的大人,可以理解這些「無聊症候群」的孩子,他們的樣貌不盡相同,遇到的麻煩也很不同;但內心都有著深深的無力感——如果能做到,又何必要擺爛?

這世界運轉的太快,大人的步調也總是飛快,而這些孩子幾乎是被拖著走的。既然跟不上,乾脆別走了。然而,看似毫不在乎,還是強烈渴望被理解;看似放棄人生,依然盼望聽到掌聲。

會不會,當我們放慢步調,透過同理與肯定,去跟著他們的內在節奏,他們便可能稍微跟上腳步,甚至,嘗試做些什麼改變——只是,我們必須等待就是了。

或許,不是他們走太慢,而是,我們都走太快了。

摘錄自「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部落格-親職教養文章(陳志恆心理師)

網路成癮不是罪,是孩子求助的警訊

擔心孩子上網時間太長,恐怕「成癮」嗎?長期研究網路成癮的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教授王智弘指出,使用時間長並不代表成癮。網路成癮症狀有積極的警訊意義,背後代表的危險因子更值得重視。

我曾聽說,有位大學教授的孩子迷上網路遊戲,教授覺得孩子玩太多了,就把電腦從房間移到客廳,以為這樣就可以控制,結果發現他們睡了,孩子偷偷起來玩,後來爸爸就睡在客廳,孩子竟然從好幾層樓高的房間,用繩索之類的,從窗戶溜出去網咖玩。

當孩子很迷的時候,不讓他玩反而造成親子衝突,而且其實堵不住。那家長如何防範孩子沉迷網路或網路成癮?

網路成癮,有積極預警功能

我不會完全負面看待網路成癮。網路成癮是幫助家長早期發現需要被協助的孩子,所以它是有積極面的預警功能。很少人因為網路成癮,整個人生完蛋,但它是個早期的徵兆,代表背後有危險因子需要被發現和處理,若沒有及時解決,就會長出其他更嚴重的問題,網路成癮是冰山的一角,是孩子需要心理諮商協助的訊號。

很多人都以為上網時間多,就是網路成癮。成癮是一種病,其實就是兩句話「無法控制、功能失常」,所以重點在這裡,如果他功能正常、可以控制,就不是成癮,頂多是沉迷或只是「重度使用者」。

我有個嚴重的網路成癮個案,是喜歡看網路小說的名校研究生,我問他看多久?他說兩年,但後面一年半已完全放棄學位論文的撰寫工作。我問:「網路小說那麼好看嗎?」他說:「其實不好看,看了一年之後,我把好看的都看完了,我現在看比較不好看的。但不看小說,我能做什麼?」其實很悲哀,他已經感受到這件事情他沒那麼喜歡了,或者憂喜參半,但就如同毒癮者、酒癮者一樣,明知已入歧途,但是無法自拔。

「無法控制、功能失常」是指身心表現已經失去正常,沒辦法好好上課、好好工作:睡不好睡、吃不好吃,沒辦法正常運作,這樣才能稱為「成癮」,不然他照常上班、讀書,雖然重度使用多少影響生活,可能比較累、眼睛不好等,但仍不到病態的成癮。

心理危險因子才是元兇

重度使用者和網路成癮者的差別在哪?在於造成問題行為背後的「心理危險因子」,包括社交焦慮、憂鬱、無聊感、低自尊、神經質、課業或工作壓力、家庭關係不佳、人際困擾、敵意與衝動控制不良等,才是成癮主因。心理危險因子加上網路重度使用,才會成為網路成癮。換句話說,不只是一種原因會造成網路成癮,每個孩子的情況各不相同,可能有不同心理危險因子的組合,因此,看待網路成癮不能只是把它當作是一種行為問題來處理,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與策略,只強調行為矯治其實搞錯了方向。

碰到孩子有網路成癮問題,家長不要一生氣就貿然的強力出手介入,特別是對有敵意與衝動控制不良危險因子的孩子,可能引起激烈衝突而引發自我傷害或傷害家人的憾事,建議與專家一起了解、評估孩子狀況,才能對症下藥。孩子會膩在網路、變成病態上網的行為背後,都有一些心理的問題,這才是我們真的要處理的,心結不解,你管他的(上網)行為管不住,治標不治本。

在幫助網路成癮的學生時,我們會透過「網路成癮危險因子檢核表」與晤談加以評估,找出最關鍵的問題癥結加以協助,再逐步改變其網路使用行為,才能標本兼治。

網路成癮,親子關係是解鎖關鍵

網路成癮最大的問題,其實是「人際關係有問題」,10個網路成癮的危險因子中,起碼3個(社交焦慮、家庭功能、同儕關係)跟人際關係有關。愛上網的孩子如果家庭關係良好、人際關係良好,其實我比較不擔心他會網路成癮,為什麼?因為他跟人有連結。

如果家長跟孩子一起組隊打GAME,我不那麼擔心,因為表示親子關係夠好,親子關係好的,網路成癮的問題都不大,「有關係就沒關係」,師生關係也好,親子關係也好,人際關係好的孩子,就比較不擔心他會網路成癮,因為我們的研究結果指出:「與現實的連結可免於網路成癮」,也就是說,有良好的現實人際關係連結與實體社會活動參與的孩子,即使是網路重度使用者,也不太會變成網路成癮。

因此,父母要防範孩子網路成癮,「親子關係」是成功關鍵。

有家長想幫助懷疑有網路成癮孩子,問我該怎麼辦,我詢問他:「你跟孩子有講話嗎?」才知道雙方因為網路使用而大吵一架,已經3個月沒說話了,我說:「先試著對話吧,先跟他建立關係,不然你什麼都不能幫。」家長也可以試著多了解孩子的上網行為和內容,特別是網路的身分帳號與朋友,知道愈多愈好,例如孩子上網都在做什麼?也可以和孩子聊聊「這個遊戲玩起來怎麼樣?」最壞的打算是,即使孩子在網路上迷路了或現實生活中失蹤了,也還有線索可以找回來。

專業的部分可以求助心理師與精神科醫師,家長能做的,就是跟孩子「有關係」,你們不必變成好朋友,起碼可以說得上話、最好可以一起做事、一起去玩,戶外的更好,例如逛街,我兒子逛燦坤、3C產品的時候最熱情、跟爸爸最有話講,我也常得到他許多寶貴的電腦知識與購買建議,親子的互動增加,幫助孩子與現實生活連結,孩子的狀況愈好,你根本就不用逼他不上網,你只要讓他願意跟別人互動,成癮風險自然就會降低。

另外,我覺得跟孩子協議很重要,一個是練習跟孩子商量,第二是提升孩子的控制能力。讓孩子練習自我監控,不只面對網路,也有助於面對其他誘惑。玩遊戲其實不是大問題,重點是他能不能自我控制?若孩子不懂得自我控制,加上心理危險因子,賭癮、酒癮、藥癮都可能成為下一部曲。

 

作者簡介|王智弘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彰化師範大學本土諮商心理學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學術研究專長為諮商倫理、網路成癮、員工協助方案等。

影響影響小孩一輩子的親子溝通,黑幼龍最常對孩子說的話:家裡有你真好

親子溝通或親子關係對孩子影響深遠,卡內基溝通大師黑幼龍說,自己常對孩子說:「家裡有你真好。」他認為,給小孩最好的禮物是,在他有好表現時就給他讚美,這對他一輩子都有好影響。


黑幼龍經驗分享

我們家有一件很遺憾的事,我的父母到晚年分開了。我媽媽到美國去,我非常了解她受了我爸爸一輩子的脾氣,爸爸很大男人主義、憤怒、愛發脾氣,我一直想,他們真的很可惜,孩子都已經長大,也小有成就,他們卻分開了。我爸爸如果會向我媽媽道歉,例如說一句:「對不起,年輕時讓你受了很多苦……」以我對媽媽的了解,她百分之百會回頭、一筆勾銷,可是我爸爸就是說不出口。

今天不只是老一輩說不出口,年輕人恐怕也是,好像向人道歉是多麼丟臉的事。如果當爸媽的,孩子只要能承認自己錯誤,你馬上抓住機會讚美他、稱讚他好棒,這就能變成他性格的一部分,這對他的未來工作、家庭、交朋友,都有好大的幫助。


承認自己錯誤是很棒的美德

有一次我女兒的三個小孩來我家玩,當時老大八、九歲,老三大概四、五歲,他們都坐在我的跑步機上,第二個孫子Andy大約六歲,他調皮搗蛋,把跑步機的開關扳開了,結果跑步機一啟動,兩個孩子就翻了,頭撞到牆壁、也磨破皮。

大人看到趕緊把跑步機給關了,把孩子抱到房間床上塗藥。這時我看到Andy在那兒垂頭喪氣、自言自語,用英文小聲不斷重複:「It's my fault……」我當時蹲下來對他說:「Andy,能承認自己錯誤是很棒的美德,很多大人都做不到,你是怎麼做到的?」他抬起頭來看看我。後來我繼續看報紙、看電視,他就一個人低著頭慢慢走到臥房,看到他的手足躺在房間,說:「剛才是我不對,我要跟你們道歉……」講了兩句就忍不住「哇」大聲哭出來了,我女兒趕緊過去抱著他、安慰他說沒關係。


我感觸很深的是,若這種機會多幾次,這個孩子未來會是一個能道歉認錯的人。

我第二個兒子黑立國讀中學時很會修理馬桶、電器等東西,我當時常常讚美他說:「家裡有你真好。」另外三個孩子都不會、也不做。當時他功課並不好,只愛運動,但是我們並沒有要求他的功課一定要如何。他後來讀醫學院,當了醫生,或許就是小時候對他的鼓勵、讚美,讓他沒有喪失自信心。


給小孩最大的禮物是,在他有好表現時就給他讚美,而不是只肯定念書的成就,這對他一輩子都有好影響。

每個孩子都不同,父母要把握他的優點,真心讚美他,這也是卡內基溝通強調的「給予真誠的溝通與感謝」。


責備的話語是最傷人的

另外一個故事是,黑立國小時候曾經在美國的賣場裡,順手牽羊拿了一副手套,並沒有放進採購籃裡結帳就出來了。賣場裡的警衛一路跟蹤他到門口,一出門就抓住他,很凶的說:「你不准再踏進來。」我太太李百齡當時處理完,回到車上,趴在車子方向盤上大哭。

事後我太太問他,為什麼想偷拿手套,他說因為見過同學也會從賣場拿走一些東西,都沒被發現,自己也想試試看。不過事情發生後他也非常懊悔,太太知道他知錯,也不再提起這件事。

發生這件事的時候,我不在美國,後來我從台灣去看孩子,對每個孩子又摟又抱,也不特別再提這件事。後來黑立國事後寫下來,說他覺得好奇怪,說我好像完全沒有發生過這件事一樣。我真的沒有罵他,沒有說一句傷害他自尊的話。

我第一次看到老大黑立言枕頭旁放著一包菸,當時是他大一。我第一句話就跟他說,我十五、六歲就抽第一根菸,比你還早了四年。我告訴他,菸害死我了,當時書也讀不好、窮途末路,後來戒了很多次非常痛苦,他們也看到我戒菸的慘樣子,結果他再也不敢抽了。

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有很多方式提醒他,但就是不要過於批評、責備,責備時的話語是最傷害人的。


實用提醒

讚美絕對不能是假的,虛假的一被聽出來,會更糟糕。卡內基(Carnegie)說,虛偽的讚美是一張偽鈔,會回來找你麻煩的。讚美的時候也不應該有附帶條件,不要說:「你好乖,我喜歡你,快去做功課了!」

                                       本文轉載自「親子天下」親子教養文章

習慣用潑冷水來激勵孩子,看似「為你好」,其實是種傷害 

那天,與好久不見的老友見面。我們都是上大學就離鄉背景在各處打拼的遊子,趁過年回家時約出來聚聚。老友說,明天就準備啟程北返。

「這麼急著回去工作,事業做得很大喔!」我調侃著。

「不是啦!那個……」老友突然支支吾吾起來,一副有苦難言的模樣。

他嘆了口氣說:「其實,我是受不了我爸媽啦!」

我聽過很多年輕人,難以回家與自己的父母相處超過三天,各種原因都有,通常不外乎被催婚、催畢業、催找工作……等。但我很好奇,我那已成家立業、事業有成的老友,家裡到底有什麼難念的經?

--

「我努力奮鬥到這般光景,我父母應該沒什麼好嫌我的吧!但怎麼,他們總是覺得我還不夠好呢?」

我很好奇,到底他老人家說了什麼,讓他有這樣的感受?

「仔細想想,他們也不是嫌我,但卻總要潑我冷水。」

「潑冷水?怎麼說呢?」

「像是,我提到今年的業績不錯,拿到公司的高額獎金,他們便會說:『可是,又不是每年都有!』;我提到,最近受邀去某頂尖大學兼課,分享創業經歷,他們便要說:『那些高材生要聽你的嗎?』、『你的學歷又不是很高』之類的話。」

「為什麼,他們就是不能好好地肯定自己的孩子,讚賞自己的孩子,總要潑我冷水?好像一直在提醒我:『你我還不夠好』、『還要更努力』。可是,我的努力還不夠嗎?」

老友說得很激動,最後,又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向他們證明我的能耐,才能真正獲得他們的認同呢?」

--

其實,他已經夠優秀了,朋友們無不羨慕他的成就斐然;他也很清楚,他根本不需要向父母證明什麼。然而,他就是無法不去在意來自父母的評價或質疑。

而這樣的訊息,他是從小聽到大的。

國小時,有一次他考了全班第一名,本以為會獲得父母的大大讚賞。父母確實稱讚了幾句,接著拋下一句話:「可是又不是全校第一名。」;另外有一次,是在大學畢業後,他要應徵一份外商公司的職務,父母先是質疑:「你又不是名校畢業的,憑什麼去跟人家競爭?」,後來如願錄取,父母本該開心的,沒想到又說:「你的英文沒那麼好,這份工作你做得來嗎?」

老友心裡苦,但總想著,只要夠努力,就可證明給他們看,往後不必再被質疑了。最後,他總算發現,這是徒勞無功的。因為,他不管如何付出,成績再怎麼亮眼,父母永遠有可以質疑或批評他的地方。而當他向父母發出抗議時,父母總是會說:「我這是為你好,是關心你才這樣說的!」

「長大後,我慢慢地學會『報喜不報憂』,免得被他們數落;再更大一點,我學會了,連喜都不要報,因為,他們永遠不會滿意。」

--

我的腦海中,浮現了好幾個曾經晤談過的年輕臉孔。

他們不論在課業成績或同儕相處間,都有著卓越超凡的表現,也散發出聰慧早熟的氣質;然而,他們一點都不快樂。他們不斷收到來自身旁親友師長的肯定,卻總是感到孤獨,因為,他們難以感受到父母的認可。心思細膩又敏感的他們,總是會在父母的話語中,嗅到那一絲絲還不夠滿意的氣息;這讓他們知道,父母對他們總是不夠滿意。

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對孩子懷抱著高度期待的,卻時常說出一些潑冷水或質疑的話語,提醒著孩子得兢兢業業,一刻也不得鬆懈。常常,在孩子有傑出表現時,把焦點放在孩子還不夠好或尚未達到的境界,一次又一次打擊著孩子的士氣。

或許這麼做,有助於提醒孩子不要過於自滿,也不要安於現狀;只是,我懷疑有多少父母,是有意識地說出這些話語?或者,這早就是一種慣性的回應模式?

--

在生活中,應該不難見到老愛對他人的成就提出質疑或潑冷水的人,這樣的人,常常有著嚴重的自卑感。於是,在見不得人好之下,透過批評或質疑,試圖挫挫對方的銳氣,以顯現自己沒那麼糟。

而我發現,那些時常潑孩子冷水的父母,常是內心安全感不足的,傾向於負面思考,認為這個世界是危險的,需要處處提防才行。因此,他們總會在看待孩子的表現時,將焦點放在那些還不夠好的地方。久而久之,換來的,可能是孩子的自我否定,進而自我放棄。另一種可能,是孩子就此內化了父母的心理狀態,內心也常焦慮不安,即使不斷精益求精、成就超群,但卻陷入了永遠不知道自己在證明什麼的惡性循環中。

不論是哪一種,結果都是痛苦的,都是兩敗俱傷的。

--

如果你問這些父母,為什麼要這樣對孩子的表現「潑冷水」呢?

他們會說:「我是為他好」或「我這是關心他」。

然而,這每潑一次冷水,給出的往往是傷害,而不是關愛。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在父母的關愛與保護下長大,也因此,最想取悅的對象,就是自己的父母——孩子是透過這樣的方式,與父母保持著連結,即使父母老了、離開人世,仍然是如此。如果,一個孩子總難以感受到,父母對他存在價值的肯定,這會是孩子心中莫大的遺憾。

而當孩子無法面對內心遺憾帶來的痛苦時,便可能怨恨父母;然而,怨恨父母卻使他們深深內疚,只好透過減少接觸的方式與父母互動,從「報喜不報憂」,到「連喜都不報」來讓自己感到自在一些,而換來的,便是親子間情感的疏離。

這肯定不是任何人樂見的吧!

摘錄自「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部落格-親職教養文章(陳志恆心理師)

青春期「轉大人」真難搞?轉換視角幫你看見孩子的可愛

這幾天睡前,我那兩歲半的女兒,總是會問我:「爸爸,我很棒嗎?」我不知道,她是否足夠理解「很棒」的意思,可能我最近常稱讚她「很棒」,又伴隨著開心的語氣及賞識的眼神,讓她感受到被肯定了!

一個三歲不到的孩子,都渴望被肯定,在意自我價值,更何況大一點的孩子呢?

 

我還是喜歡他小時候的樣子……

過年期間,到親戚家拜訪。好久不見,親戚的孩子即將升上國一,正值青春期。這男孩過去活潑可愛,臉上總掛著親切燦爛的笑容;這次見面,則是板著一張臉。雖然一同坐在客廳裡,但鮮少主動開口,更難看到過去的笑顏。

「客人來了,有沒有叫呀?」親戚提醒道。

「有啦……」男孩確實有打招呼,只是聲音比較小。

「喂!大少爺,我只是問你個話,一定要用這種語氣嗎?」

「我哪有?」

男孩臉上盡是不悅,親戚則劈哩啪啦地抱怨著:「這孩子不知道是青春期到了,還是怎樣,讓我實在受不了!說話也不好好說,又暴躁易怒。他以前不是這樣的,唉!我還是喜歡他小時候的樣子……」

男孩滿臉無趣,拿起手機開始滑。

 

「不可愛」就是青春期的典型樣貌

我聽過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到了青春期,變得不可愛了。孩子還小時,我們希望孩子趕快長大,當孩子大了,我們卻懷念起孩子稚嫩的模樣。到底是孩子變了,還是父母沒跟著長大?

事實上,青春期的孩子「不可愛」,再正常不過了呀!一方面,生理上的發育,「轉大人」常讓他們感到不自在;另一方面,這時期的孩子正要展示自己獨立與自主的一面。如果你能理解,就不會和青少年一般見識。

問題是,青少年孩子身上,有許多令大人「看不慣」的言行,過去不會這樣,現在一一出現。例如,說話口氣不佳、常顯露不耐、情緒反覆無常;講話精簡就算了,更喜歡與大人唱反調。

這些,倒也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行徑,但就是會踩到父母的紅線。我遇過的許多中學老師,最受不了學生的問題行為也是「目中無人」。

 

與其拔刺,不如保持距離

青少年身上的「刺」很多,如果你整天都想「拔刺」,肯定會與孩子鬧得不可開交。數落、批評與責備,只會讓孩子感覺自己不被肯定,而想繼續與你對抗;雙手一攤,放任不管,當然也不行。該怎麼辦?

我的良心建議是——保持距離。「保持距離」後面不是接「以策安全」,而是接「心生美感」。沒錯,拉出距離,你就不會緊盯著那一根根的刺看,而有種朦朧美。

於是,你能跳脫當下,站在一個比較高的層次,用全貌的觀點來看孩子的行為。這時候,你看到的,就不全然是壞事了。

客人來了,別管孩子打招呼的聲音大聲小聲,只要嘴巴有動,就屬難得;就算嘴巴沒動,眼睛有看著,也是及格;再不然,願意待在客廳,而不是躲在房裡打電動,也是很給面子了!

你或許會質疑:「這不是在降低對孩子要求的標準嗎?」看似如此,事實上,我們正在找尋孩子身上能被肯定的地方,而給予正向聚焦。再者,我們過去所堅持的高標準,會不會只是大人的虛榮心在作祟?

 

給孩子面子,孩子也會還以尊重

當下,可以這麼回應孩子:「我看到你願意與我們一起聊天,謝謝你!」不需特別誇張或矯揉做作,能讓孩子感到被真誠欣賞即可。

若孩子用不悅的口氣回應時,可以說:「我知道了!」這樣就好,避免事端延燒。而事後,私下找孩子談一談:

「剛剛客人來訪時,我問你問題,你回應我的方式,讓我感到不受尊重,我希望你可以調整一下。」請記得,這是在整理與安頓好自己的情緒後,才說出口的,負責任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期待。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要這麼說的,是嗎?」停頓一下,讓孩子有接收與思考的時間,然後說:「也許,你覺得我問的問題,讓你很難堪;或者,你當時很累。這是我猜的,你可以告訴我,怎麼了嗎?」

這是正向聚焦在出孩子行為背後的「正向意圖」,讓孩子有機會抒發自己的感受,讓內在的聲音被聽懂。孩子可能會這麼說:「我明明有打招呼,你卻不相信!」

「原來如此,謝謝你讓我知道,你當時被誤會了,所以感到有些生氣,才會用這樣的語氣回應我,是嗎?」這句話是繼續聚焦在行為的正向意圖上,並同理孩子的情緒感受。通常,孩子就會軟化下來了。

「好!對不起,我沒注意到你確實有打招呼,當時我也太心急了。」接著告訴孩子:「下次,我希望你可以盡量用平和的語氣講話,我知道這有時候不容易,但我們一起學習改進,好嗎?」

 

越早開始練習「正向聚焦」越好

我覺得,青少年的父母,很需要有正向解讀孩子行為的能力,否則,孩子身上那一根一根的刺,不斷冒出,肯定會讓親子相處傷痕累累。而這樣的能力,最好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勤練「正向聚焦」。

舉個例子,我帶女兒回長輩家過年。初見面,長輩看到孫女很開心,想抱她,女兒死命掙扎,嘴裡說著:「不要!不要!」。這讓長輩心碎滿地;我雖感到尷尬,但也願意正向看待孩子的行為,像是:

等她大一點,更懂事時,我會再教導她,如何合乎禮節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期待,而非強迫她要滿足大人的期待。


摘錄自「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部落格-親職教養文章(陳志恆心理師)

生涯規劃

從國中技藝教育開始生涯試探,老師給家長的4個建議

「孩子說對烘焙有興趣,但是我感受不到她的熱情」、「孩子沒什麼特別喜不喜歡的」......家長社群裡,常看到父母為孩子的升學,或是因孩子對什麼都沒興趣、而感到焦慮。國中9年級的技藝教育,提供了讓孩子認識職業、探索生涯的機會。當孩子先走進職群、也能帶著父母一起做探索。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技藝班是學業表現不佳的學生才會去,或因為選讀技藝班對一些高職升學管道有優勢,便將技藝班與讀高職完全畫上等號。但國中技藝班不只是高職的前哨戰,其實也可以是親子一起做生涯試探的管道。

 

淡水正德國中賢孝校區設有新北市技藝教育中心,處理技藝教育業務多年的校務主任游珮琪以自己接觸過的學生舉例,修讀技藝班的孩子的確有8、9成會往高職發展,但是國中技藝教育著重「試探」,學習內容也不會太過深入,她覺得大家應該都可以接觸,也說道:「技藝教育跟生活是最連結的,料理為什麼大家不能學?皮膚保養、基本彩妝,我覺得這個也很實用啊!」

 

高雄民權國小老師葉士昇的女兒正值國中9年級,他很鼓勵女兒修讀技藝班,為的是讓孩子豐富體驗,希望藉由課堂外不同面向的探索,讓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是說去技藝班就是為了加分,這麼早就把孩子框在特定職業裡。孩子的性向有時還不確定,但(鼓勵她讀技藝班)就是去探索,」葉士昇分享。

 

是否讓孩子去上技藝班,讀技藝班對未來是否有幫助?家長對於技藝班經常有許多困惑,《親子天下》透過技藝班老師、家長與老師們的分享,整理以下建議:

 

1.多觀察孩子課業外的表現

新北市鶯歌國中老師胡芷寧帶班時會觀察孩子的興趣取向,關注學生在美術、家政、生活科技等課程的表現、也會和任課老師聊學生的狀況,或是觀察學生的週誌等,為的就是希望發現學生潛在的興趣與專長。

 不確定孩子對需要大量動手做的技藝班有沒有興趣的家長,不妨也可以多觀察孩子在藝能課程的表現,若孩子有帶作品回來,也可以和他聊聊上課心得,從不同面向認識孩子。

 

2.切忌第一時間否定「念這個沒前途」

當孩子開口要學美髮時,對於工作領域不同的爸媽可能會立刻擔心:「念這個好嗎?」在新北市技藝教育中心擔任美容美髮老師石秝榛表示,常聽到家長擔心「念美髮的沒前途」、以及「難道你一輩子都要洗頭嗎?」身處業界的石秝榛分析,念了美容美髮科系,先有幾年實務經驗之後繼續進修、取得管理相關學位,未來可以做美髮行政管理職,但受限於過去的印象,有些家長可能不清楚現在美髮工作的型態。

 技藝班上課,老師會介紹職群未來的工作可能,孩子便能拓展對職群的認識。家長不妨可以和讀技藝班的孩子聊聊對工作的想法,或自己也蒐集相關資源,親子一起探索。

 

3.技藝班耽誤課業、還是找到方向?

9年級學生也正要準備會考,因此有些家長也會擔心,參加技藝班否會影響到孩子的學業。孩子正在念技藝班的葉士昇認為,是否影響學業會牽涉到孩子個人面對會考的態度,如果孩子參加技藝班是為了試探、加上平常讀書就很有計畫,那或許影響層面沒有那麼大。

 而另外一種可能是,孩子因為找到興趣而非常熱衷,「孩子上這個班(技藝班)非常投入,會不會耽誤到功課?我想還是會。可是他找到動力了,你(指父母)要孩子一路無動力讀上去嗎?」看過無數學生對生涯選擇困惑的葉士昇,提出另一個角度的思考。

 

4.從技藝班連絡簿確認孩子的學習

有些學生會受朋友影響「揪團」上技藝班,而非自己真心想學。平時會將國文課與生涯教育結合的興雅國中老師陳珮汝分享,做為班導時,她會先問孩子期待在技藝班學到什麼?並透過學生每週寫的技藝班聯絡簿,觀察學習狀況。如果孩子每次聯絡簿都是亂寫,那陳珮汝也會勸退,「因為你連目標是什麼都沒想清楚,」她說。

 

無論是持之以恆對某項技藝做練習,或像餐旅科需要維持良好的服務態度....技藝班都考驗著學生的學習態度。家長不妨也可以從技藝班聯絡簿、與孩子聊上課內容,觀察孩子的學習心態,若是真的沒有心學習,便可能耽誤了自己的時間,也佔用了技藝班的資源。

 

                                摘錄自親子天下網路文章(許家齊)

孩子不想學習、成績低落?心理師:不要期待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通才」,找到喜歡做的事更重要

當孩子不想學習、成績低落,如何陪孩子找到未來的方向?

 

當孩子進入國小、國中,我們期待孩子能成為「通才」,意思是我們期待孩子每一科(包含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社會等五科)都要讀的好。我們往往會擔心孩子的哪一科比較弱,像是數學比較跟不上、英文很吃力。但換個角度想,若孩子有一科比較弱,這是不是也代表,其他科其實都還不錯呢?

 

而且事實上,真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唸書。

 

1983年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霍華嘉德納(Howard Gardner)在著作《心智架構》 (Frames of mind)中,打破傳統智力的偏頗論調,提出了多元智慧理論。他認為,人的智力不是只有單一面向,而是很多不同面向,他提出了八種智力:邏輯數學、語文、自然、空間、肢體動覺、音樂、人際及內省。

 

而孩子在學校中的學習,雖然涵蓋了上述的八種智力,但不管教改怎麼改,多數家長還是重視孩子的學科,大概就是八種智力的前三項。

 

 

之前讀到畢卡索說的一段話:「我媽媽小時候告訴我…如果你去當兵,你會成為將軍;如果你去擔任神職,你會成為教皇;可是我想成為畫家,所以我成為了畢卡索。」這段話讓我非常感動,因為將軍、教皇都是高位,但從古至今有好多位將軍、教皇,但畢卡索呢?畢卡索只有一位,是任何人都無可取代的那一位。

 

希望,我們都能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愛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除了課業以外,我們也能陪著孩子在大自然跑跳、參加各種活動、盡情探索自己的興趣、對世界充滿好奇及熱情。

 

我在國中教育現場,看到了每個班都有上課趴睡、不寫作業、考卷全部猜C、看起來垂頭喪氣的孩子,這些孩子在學習的挫敗中磨光了熱情,真的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生涯發展金三角:「興趣-能力-價值觀」三者不可或缺

 

「興趣-能力-價值觀」是生涯發展的金三角,興趣指喜歡的事情、能力是做得好的事情、價值觀是你覺得什麼很重要,這三者在職涯發展中缺一不可。我們可以勉強孩子去讀看起來有前途,但孩子實在沒有興趣的科系。當生涯發展的金三角缺少了興趣這一角,例如孩子想當藝術家,但家長卻期待孩子當醫生、工程師,這份工作可能做得來,但心裡可能也很糾結、很辛苦。

 

之前我遇到一位個案,他是竹科工程師,因為長期失眠而尋求心理諮商。

 

他是所謂的科技新貴,薪水優渥、擁有高社經地位、有車有房,還有結婚生子。這一切,就像在 To-Do List 上一一打勾,實現人們眼中的完美職涯。

 

在研究所畢業前,他就已經對這條「理所當然」的康莊大道開始感到懷疑與焦慮,卻又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這是「社會主流價值的成功」,是一條社會主流期待的「對」的路。但是,這好像不是他想要的。當他面露猶豫,總有人問他︰「你有了這些,還不夠好嗎?你的生活還有什麼好挑剔的嗎?」

 

他的人生好像在此刻開始停滯不前,他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走。他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只是一直沒有鼓起勇氣面對,又不甘於失去工程師這麼高的薪水。時間一晃,就來到35歲了……他開始有失眠的狀況,每天工作好累,卻又睡不著。他在太太的鼓勵之下,開始尋求心理諮商。

 

其實,每個人都只能成為自己,唯有做自己,才能真的「無可取代」。ChatGPT的出現,帶給我們很大的衝擊,或許,未來還有更多職業會被淘汰,但也有意想不到的職業不斷出現。現在自媒體非常盛行,我相信孩子不管讀什麼,都一定有可以發揮的一片天!

 

希望我們都能點燃孩子源源不絕的熱情,不是讓孩子達成我們未完成的夢,而是陪孩子追尋自己的興趣、成為那個無可取代的自己。

 

文/ 蔡宜芳諮商心理師2023-05-2

如果興趣不能當飯吃,如何為生涯找出路?

在這個年代,當你要選擇生涯方向時,最該優先考慮的是什麼? 

專家學者清一色會告訴你:「想想你的興趣是什麼吧!」。特別是你的輔導老師、心理師或職涯顧問,也會這麼給你忠告:「選你所愛吧!」

興趣是什麼?就是喜歡做的事、熱情所在的地方。做有興趣的事情,會讓你感到開心、興奮,成為一股支撐你向前邁進、克服任何困境的動力。

未來的工作若能與興趣結合,有著滿腔熱血的情感做為支撐,多好!

--

許多孩子認真想一想,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是玩線上遊戲、看漫畫、讀小說、塗鴉、運動、旅行……等。這些是休閒活動吧!真的可以放進未來的生涯規劃中嗎?可以成為能填飽肚子,進而提升生活品質的途徑嗎?

也就是說,興趣真的能當飯吃嗎?

各行各業的達人告訴你,別小看你那微不足道的興趣,只要你夠有熱情,持續專精(據說是堅持苦練10萬小時,是吧!),你就會成為那個領域的專家。到時候你的興趣不只能當飯吃,還會為這個社會帶來貢獻。你會成為舞台上那閃亮的一顆星,你的生命故事將成為許許多多年輕人的楷模,激勵著無數的少男少女追逐夢想。

問題是,你說你熱愛塗鴉,但插畫界已有幾米、彎彎;你熱愛天馬行空創作小說,但你寫得過從不停止戰鬥的九把刀嗎?你喜歡烘焙、烹飪、做點心,人家吳寶春、阿基師早就豎立起難以跨越的高牆了。

大師前輩各踞山頭,若我無法在我熱情的領域爬到頂尖處,我還有什麼戲唱呢?如果不能像這些狠角色一般出色,我會不會還沒爬到山頂就餓死了?

許多孩子為此迷惘著,大人也難以解答這個大哉問。各行各業的達人們也只能鼓勵你:「堅持做喜歡的事情就對了!」。然而,興趣和未來實際可以從事的工作,有時候存在著不小的距離。

之前曾經在帶小團體時,遇見一位個頭不高的國中男生,立志要成為頂尖籃球選手,他的夢想是進軍NBA。我不敢說我懂籃球,但說實在話,以他的身材,我真的不看好他,但我不忍心澆他冷水。

--

真正的問題或許是,我們多半知道興趣很重要,但卻不知道自己有興趣的活動與未來可以從事的工作之間,到底有何關連性?以及,到底在我的興趣領域中,該做何努力,才能與未來要從事的工作掛勾上?

興趣雖然在生涯規劃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並不是要你把你現在喜歡做的事情,原封不動地擺到你未來的生涯藍圖中。

如果你想的是,我熱愛打網球,以後就要進軍溫布頓;我喜歡玩線上遊戲,未來就要成為電競選手;我一天到晚畫漫畫,以後非要成為一個漫畫家;我喜歡研究化妝、服裝搭配,便立志當個時裝模特兒;我對唱歌跳舞熱此不疲,有一天就要站上台北小巨蛋……。那麼,在半路就混不下去的可能性還不小,因為市場容不下這麼多溫布頓球星、電競選手、漫畫家、時裝模特兒或影視明星;特別是,如果你只是複製那些高手達人的成功路,卻沒有與眾不同的特色時。

到時候,你會告訴自己,我還是老老實實找份能餬口的工作,興趣就當休閒娛樂就好了。一天又一天地過著苦悶,但倒也餓不死的生活;在踏進棺材之前,卻又為自己當初沒有義無反顧地去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感到遺憾。

總想著如何將自己的平日興趣原封不動地塞進生涯藍圖中,反而限縮了自己可以選擇的工作範圍。

到底如何在平時熱愛的事情,與未來選擇要從事的工作之間搭起橋樑呢?

--

我從小喜歡創作漫畫,特別是當時著迷於職棒比賽,畫的主題都跟棒球有關,自認為熱血又激勵人心。不過,長大後除了灌籃高手重看了幾遍外,對其他漫畫卻沒有持續涉獵,更別說是畫漫畫了。 

還有,我還記得小時候看了電視裡的偶像唱唱跳跳,常夢想著自己也要當歌星。我常拉著父母坐在客廳裡觀賞我的個人演唱會,聽著我五音不全地一首又一首賣力演出,不專心欣賞我還會生氣。中學時期我還是學校的合唱團成員。

長大後,我卻成了一位輔導教師及諮商心理師,跟創作漫畫或唱歌沾不上一點邊。當我回頭去解構畫漫畫與唱歌這些令我當時十分著迷的事情時,我看到了比畫漫畫與唱歌本身更多的東西,一直深深影響著我的生涯選擇。

畫漫畫被拆解之後,我看見了創作、說故事、激勵…..等元素;而唱歌這件事,則包含了影響力、表現、聲音表達……等元素。

所以我現在雖然不畫漫畫,也不做演藝圈大夢了,但我每天都在聽故事、說故事,透過語言與文字發揮對人的影響力。講台就是我的舞台,我得以展現自己;除了被人看到,還激勵人心。而編擬教案就像構思與鋪陳漫畫情節一般,又像寫劇本一般,本身就是創作的過程。

--

不管從事什麼活動,我們都可以從中分析出這活動本質中所包含的「隱形的元素」,包括這個活動的屬性、社會評價,或從事這項活動所需具備的能力、價值觀、人格特質,以及會帶來的情感經驗與附加價值等。

如果你能將你的興趣加以解構,找出做這件事時讓你感到熱情投入的元素是什麼,接著,再去思考我未來可以做些什麼,或許生涯路就會廣得多。

不是每個樂愛釣魚的人就應該把釣魚當飯吃,喜愛騎單車的人就適合靠著騎單車維生。其實很多樂在工作中的人,他們所從事的職業與從小到大的興趣通常沒直接關連,但卻隱隱約約受到他們的興趣本身背後所構成的某些元素牽動影響著。

所謂興趣與生涯的結合,並不一定非得在未來所從事的工作中做著自己原來有興趣的事情,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然而,將你有興趣的事情中那些隱形的元素「融入」未來的工作中,卻會容易得多。

當你把從小到大感興趣的事情中的幾個元素抽取出來,重新排列組合後,再去對應你能夠做的工作(或者你也可以創造出新的工作來),如此一來,生涯選擇就變廣了,而你所選擇的工作就能真正與自己的興趣掛勾上,同時又解決了「興趣是否能當飯吃」的難題了!

興趣真的很重要,但保有彈性更重要,別因為堅持興趣而把生涯路走窄了。

摘錄自「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部落格-生涯規劃文章(陳志恆心理師)

選填志願,親子意見分歧大?就用嚴謹的提案說服彼此吧! 

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一直是許多孩子與父母之間衝突的來源。原因無他,孩子想要的,和父母期待的,往往南轅北轍。尤其在升高中或升大學階段,志願選填的當下,雙方的分歧就會浮出檯面。

在生涯發展的抉擇點,究竟選擇什麼學校科系好?

我曾聽過許多孩子抱怨:「父母不懂我」、「父母不願意支持我」、「父母很難溝通」;我也曾聽過不少家長質疑:「孩子懂什麼?」、「孩子想清楚了嗎?」、「孩子能夠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嗎?」、「孩子總是無法體會大人的苦心!」

這道親子難題,究竟可以怎麼解?

話說在前頭,不論是大人或孩子,如果你願意理性思考與溝通,再繼續往下看;若總是情感用事或固執己見,這篇文章對你的幫助不大。

--

前些日子,在臉書上看到教育界人稱「仙女老師」的余懷瑾老師分享,在她今年任教班級的班親會中,設計了一系列親子互動的活動。其中,她告訴家長:「你何須說服孩子該念什麼學校,讓孩子說服你他想念什麼學校」

這令我印象深刻!從孩子的角度,當你想向父母爭取升學選擇的決定權時,你拿什麼說服你的父母?大部分的孩子會說:「我就是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嘛!」這樣的回答太籠統,很難叫人接受。

做家長的,不妨邀請孩子「試著說服大人」。不需要立刻做到,而是讓孩子準備一段時間,再找個良辰吉時,聽取孩子的簡報。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很好的學習——孩子需要去蒐集資料、彙整資料、分析資料,並且有系統地呈現與表達,試著站在「對方在意」的觀點上,陳述理念。

這過程中,孩子需要廣泛蒐集各種資料,關於某校系領域的客觀條件,像是系所特色、師資、資源、就業展望、產業趨勢、校友動向……等;以及關於自己的主觀條件,像是分析自己的能力、興趣、價值觀及人格特質等。最後,還需要論述為什麼將自己放到某個領域中發展,能夠有最大的成功可能性。

現在坊間有相當多的資源,幫助孩子認識各科系領域與各行各業,包括網路或實體的媒介——還是很難嗎?走一趟學校輔導室,包你資訊滿載。

只要大人願意給與孩子表達的空間,當孩子為了捍衛自己人生的主導權,總會願意投入心思去鑽研一番,一旦了解得越多,就越清楚自己究竟適不適合某領域,或者,現況是否符合自己當初所想。如果連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又如何能說服家長?

或許,這便是仙女老師提出這個活動的用意——與其花費口舌說服孩子,不如讓孩子為自己的生涯發展做出提案,更有現實感地看待升學選擇。當然,這麼一來,對孩子的未來憂心忡忡的家長,也會更願意先靜心下來,聽聽孩子怎麼說。

--

不過,我想更進一步向家長提議,同樣地,你也需要和孩子做一樣的事——向孩子提案。如果你反對孩子屬意的校系,那麼,你的建議是什麼?你覺得什麼適合孩子?你又會如何說服孩子?

如果只是一句:「念那個科系沒前途,念這個科系對你未來比較好!」過於籠統的陳述,也是無法叫人心服口服的。所以,對孩子拿出具體證據吧!

這過程,你得蒐集關於某領域的客觀資料,綜合分析該領域的當今特色及未來展望;同時,你也得根據你對孩子的理解,分析他的能力屬性、興趣、人格特質等面向,並將資料做綜合性的比對。最後,將這些分析結果,有條理地呈現給孩子看到。

這麼做,往往最受震撼的是家長自己。因為,我們時常活在過去的回憶,或者一些刻板印象中。二十年前紅極一時的就業領域,二十年後的今日也許已是夕陽產業;那些表面看似光鮮亮麗的職業,仔細探究則有不為人知的辛酸。當我們沒有廣泛地去蒐集各種資料前,對於某個就業領域的認識,往往是相當侷限的——可能來自於某些特殊案例、過時的訊息、未竟的遺憾、片面的新聞報導,或者,某些重要他人的意見。

很可惜,許多人寧可人云亦云、道聽塗說一輩子,也不願意找資料、做查證,更新資訊。

--

換句話說,家長若想參與孩子的生涯決定,那麼,除了孩子需要用功外,家長也是要做功課的。你不願意做功課,又想要下指導棋,這說不過去。而孩子其實很渴望父母的理解,那麼,就給孩子一個充分表達自己與說服大人的機會吧!

家長有著比孩子更多的人生經驗與智慧,可以在孩子生涯抉擇的關頭,適時地指引孩子。但若你不願意聽孩子怎麼說,給孩子表達意見的空間,那麼,孩子也會遮住他們的耳朵,再好的人生智慧都白費了。

這樣的互動,是站在理性溝通與雙向互動的基礎上,就事論事而不是情感用事。

問題是,當雙方都充分做了功課,也都提出了立論有據的提案,但卻誰也無法說服誰,該怎麼辦?站在親職教育的立場,我會告訴各位家長:「尊重孩子的意願吧!」因為,當孩子都做到這種程度了,你也該放心,孩子擁有足夠的理性,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就信任孩子有這份能耐,去面對他生涯的挑戰吧!

摘錄自「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部落格-生涯規劃文章(陳志恆心理師)

性別教育

青少年性教育及情感教育 家長親職教育學習 Q&A

Q1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身體界限本來就很模糊,長輩摸摸孩子應該不要緊吧?

 

回答:

有些家長覺得家庭關係比其他的關係來得更親近一些,習慣透過一些肢體接觸來表達對家人的愛意,並認為既然孩子是自己的家人,親他一下或者抱他一下,應該不為過吧!無論孩子的年紀多小,他們仍保有自己的想法與意願。大人對孩子的觸碰,若能先尊重並徵得孩子的意願,將更能教育孩子對自己身體的自主與尊重。

當孩子抗拒大人親密的舉動,不妨敞開心胸與孩子談談他的想法,並且澄清大人想要與孩子擁有親密互動的原因;當孩子仍舊堅決拒絕這些舉動,請尊重孩子的意願。透過這些對話,能幫助孩子瞭解到:自己的身體界限被尊重,進而強化孩子對身體自主權的掌控。

 

Q2該如何防止孩子接觸色情資訊?萬一發現孩子上網瀏覽色情網站、下載色情影片,該怎麼辦?

 

回答:

孩子上網瀏覽色情影片的行為,代表著他的身心正在從兒童期轉變至青春期,開始對性感到好奇、尋求刺激。從正面想,我們要為孩子的成長感到喜悅與欣慰,但同時也擔心孩子的身心會受到色情資訊的危害,如擔心孩子會去模仿、實踐,或是貶低、扭曲性、對性感到噁心或厭惡、空虛等等生理、心理反應,為此我們要和孩子討論接觸色情資訊的想法與感受,我們可以參考以下4個步驟:

1.保持鎮定:不貶低性,不斥責孩子的態度,與孩子討論這些色情影片的內容。

2.探問孩子的感受:詢問孩子觀看的感覺是什麼?好看的地方是什麼?對性有哪些感受?如是快樂的,還是羞愧。

3.詢問孩子的想法:哪些情節令他感到困惑?對「性」的看法是什麼?幫助孩子釐清他對色情影片正向或負向的想法。

4.適時澄清孩子的謬誤:孩子若認為色情影片的內容等同於「性 」的全貌,我們就有必要和孩子討 論什麼是性、協助孩子破解迷思,例如:色情影片中的人物常常出現誇張的、透過特效與剪接的動作或表情,我們要告訴孩子那只是戲劇而非真實的情況。

 

 

Q3孩子會在網路上結交朋友,很害怕孩子會因此受傷,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呢?

 

回答:

我們肯定並鼓勵孩子結交朋友,但確實也知道網路上有很多陷阱,相信許多爸爸媽媽非常擔心孩子會被騙,我們除了告訴孩子要保護自己、關係要平權、要有恰當的身體界限之外,也可以幫孩子把關,例如在「教育部網路守護天使推廣網站」裡頭有「網路守護天使」程式,該程式可以杜絕網路中不當的資訊。除此之外,我們平日裡要灌輸孩子正確的法治觀念。依據「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若有孩子有發生下列的情況,孩子即為兒童或少年性剝削的範疇如下:

1.使兒童或少年為有對價之性交或猥褻行為。

2.利用兒童或少年為性交、猥褻之行為,以供人觀覽。

3.拍攝、製造兒童或少年為性交或猥褻行為之圖畫、照片、影片、影帶、光碟、電子訊號或其他物品。

4.使兒童或少年從事坐檯陪酒或涉及色情之伴遊、伴唱、伴舞等行為。

萬一孩子真的遇到性剝削的情形,也請不要責怪孩子,要先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知道我們與他站在一起,並立刻聯繫相關機構,如婦幼保護專線(電話直撥113)、警政署報案專線(電話直撥110)、婦女救援基金會(02-2555-8595),尋求專業協助。

 

Q4發現孩子會用勒索、恐嚇、不甘示弱、暴力等方式來威脅交往對象,我該如何協助孩子?

 

回答:

我們因擔心孩子鑄成大錯,故用批評的方式要求孩子立即停止這些不當的行為,但孩子可能是因為不知道怎麼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憤怒、悲傷、不安全感,才會使用這些不恰當的方式,若我們劈頭就批評,孩子會認為我們不願意理解他的想法和痛苦,即使之後情況越發失控,孩子也不會願意向我們傾訴、求助。

我們需要維持開放、主動的態度去關心孩子,雖然可能會聽到一些令人越來越擔憂的內容,但我們仍需暫時不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孩子一同探索這些行為背後的感受以及情緒,並在過程中不斷反映孩子的情緒來傳達理解,讓孩子經驗到我們的支持,從而瞭解自己的內在發生了什麼事。另一方面,人的行為背後往往潛藏著特定的意涵,我們需要協助孩子思考他們表達情感的方法是否能真正達到目的,也鼓勵他們嘗試同理交往的對象的想法與情緒;等待孩子察覺關係中的惡性循環後,再和他討論如何「運用暫停」、「是否能達成目的」,以及「找尋替代方案」這三個原則,擺脫過去不適當的表達方式,發展出健康且有效的溝通策略。

 

Q5有些時候會聽見孩子說他欣賞同性別的朋友,那他是不是同志?有時想質問孩子,但又害怕發生衝突,該怎麼辦呀?

 

回答:

青少年喜歡同性別的朋友,往往只是覺得雙方很聊得來,並非都在談戀愛。我們自己在青少年時應該也有一些很喜歡的同性朋友,甚至可以「換帖」(閩語)到終身呢!回過頭來說,就算孩子真的十分欣賞某位特定同性朋友,家長需要思考的是:「孩子是否因表達在乎之意卻被對方拒絕而感到難過、失落?」、「該如何協助孩子學習維繫關係的技巧?」,為此我們可以遵循以下3點,去探問孩子,他所欣賞的朋友有哪些特質

1.你欣賞朋友的特質有哪些?為什麼你這麼欣賞呢?

2.當你欣賞朋友時,你有讓朋友知道嗎?你用什麼方式讓對方知道的呢?

3.朋友欣賞你哪些特質呢?自己與對方的特質中,又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

透過開放式的提問我們可以更知道孩子的交友情況,也可以知道孩子為何喜歡對方的原因,當孩子願意與我們分享私人情感,家長亦要表明自己有興趣聆聽,除了避免大驚小怪,也要瞭解孩子學會了哪些維繫關係的技巧。而若友誼關係不對等,則要嘗試主動提出來和孩子討論關係公平的原則,如此一來,孩子會覺得我們是和他是同一國的。家長若能陪著孩子走過每一段情感經歷,將會成為親子間最值得珍藏的共同記憶。記得,如果孩子只是要分享關係困擾,而不是性傾向問題,家長不能不管孩子的感受,硬是要孩子表明自己的性傾向喔!


本文引用自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

兒童青少年精神症狀

亞斯伯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