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2023-04-14 發佈
引用於: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1720
ChatGPT、微軟Bing和谷歌Bard的發表才過不久,又來一套更強的新工具【Auto-GPT】
3月底一位美國開發者布魯斯理查(Toran Bruce Richards)在Github上推出實驗性質的【Auto-GPT】,某程度可說是幫ChatGPT又大升級,引發全球科技專業玩家又一陣熱推。它,為何能幫你瘋狂找論文研究資料,還有自動寫小說?
Auto-GPT是什麼?和ChatGPT關係在哪?
Auto-GPT是搭載了GPT-4模型的AI應用,但它卻可以讓GPT-4可以獨力完成任務。也就是說,你不必再一次次地,在聊天對話框下指令調教AI,而是跟它說好一個任務,AI就會根據你的需求,不斷自主開發。
到底Auto-GPT是如何運作的?根據「OpenAI Master」網站分析,AutoGPT 之所以可以自動自發,是因為把AI要做的事情分成三種,分別是「思考(thoughts)」「推理(reasoning)」和「批判(criticism)」。任何人給Auto-GPT一個任務後,它都會融入這三個工作,也就是先自己思考出怎麼做、然後推理出如何執行,最後再自行批判成效,就此推進完成專案。
在這樣的邏輯下,AutoGPT會使用GPT-4來生成需要執行的任務,還會自行排列先後順序,並且依照需求去自行在網上找資料,隨後檢視自己是否往對的方向前進。
風傳媒2023-04-17發佈
引用: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775747
風傳媒的文章中也提到AutoGPT具有諸多優勢,例如:
自主性高:AutoGPT可自主提出問題並回答,就像一個能自行使用Google搜索引擎解決問題的人類。這使得AutoGPT能夠適應用戶需求,實現一鍵完成任務。
AI代理:用戶只需設定總體目標,AutoGPT便會逐步採取措施來實現這些目標,過程中無需用戶高度參與。這種概念被稱為「AI代理」。
多功能:AutoGPT擁有多項功能,如上網蒐集資訊、儲存資訊、生成用於文本生成的GPT-4實例以及使用GPT-3.5總結資訊。這些功能皆為完全自動化。
首先要在Colab的環境中執行以下程式
import os
from google.colab import drive
# 掛載 Google Drive
drive.mount('/content/drive', force_remount=True)
# 指定要在 Google Drive 中創建文件的目錄
base_dir = "/content/drive/MyDrive/Colab Notebooks" # 將 your_directory 更改為所需目錄名稱
file_name = "auto-gpt.json"
file_path = os.path.join(base_dir, file_name)
# 檢查文件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則創建
if not os.path.exists(file_path):
with open(file_path, "w") as file:
file.write("{}")
print(f"{file_name} 文件已成功創建。")
else:
print(f"{file_name} 文件已存在。")
透過github上的Torantulino所發佈的Auto-GPT下載安裝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Torantulino/Auto-GPT.git
%cd Auto-GPT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輸入你的ChatGPT API Key
import os
os.environ["OPENAI_API_KEY"] = "【輸入ChatGPT API Key】"
程式執行
!python3 -m autogpt
開始執行後就會請你輸入以下三種內容
AI Name:AI 機器人名稱。
AI Role:AI 扮演的角色。
AI Goals:AI 要達成的目標,目前最多設定 5 個(如果不想設定這麼多,按下 Enter 就會直接執行)
Thinking 一段時間後
想法(THOUGHTS)
推測(REASONING)
方案(PLAN)
意見(CRITICISM)
並讓你確認是否執行,筆者這邊先按下「y」,如果你不想要他執行的每一步都經過你的審核,輸入「y -N」即可,像是 y-5 就是連續執行 5 次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