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

小學常識科節目

『地球』

教師參考資料

節目對象 小學四至六年級

節目長度 十五分鐘

教學重點

(一) 地球的內部結構

(二) 因地球自轉和公轉而引起的自然現象

內容

本節目分成五個部分:

1. 藍地球

從外太空觀察,地球像一個被照亮的藍色球體。地球被稱為『藍地球』,因地球有超過三分之二表面被水覆蓋,在太陽光照射下,海水因而呈現藍色。

2. 地球上的點與線

地球像一個陀螺繞地軸旋轉,地軸所穿過地面上的兩點稱為『極』, 分別為南極與北極。『赤道』是地球表面上的一個圓圈,圓圈剛剛處於兩個 極點中間。赤道將地球分成北半球和南半球,與赤道平衡的圓圈稱為『緯度』 線,而赤道的緯度是零度,而兩個極點是北緯九十度和南緯九十度。『經度』 線是經個兩個極點的圓圈,而英國倫敦格林威冶是處於零度線上, 而零度線亦稱為『本初子午線』。

3. 地球上的日和年

由於地球繞地軸旋轉,所以出現日和夜。地球自轉一週所需要的時間 稱為『恆星日』,恆星日是23小時56分。而太陽出現在同一天空位 置所 相隔的時間稱為『太陽日』,而太陽日是24小時。 因為由於地球除自 轉外,同時亦圍繞太陽公轉,地球每轉一圈,相對於太陽的位置會改變。以 中午時分太陽在天空正中作為起點計算,地球以逆時針方向環繞太陽公轉, 當地球轉一圈之後,與上一天比較,由於太陽相對地球位置的改變,太陽需 要大概4分才升到正中位置,所以恆星日和太陽日相差4分鐘。

4. 季節

地球旋轉軸與地球環繞太陽軌道有一個大約二十三度的傾斜,由於地 球環繞太陽運行,在一年當中,南北半球會以不同角度傾向太陽,所以就形成四季。一年當中,有兩個日子,分別是春分和秋分,在全地球所有地方, 日與夜都有相同長度。春分大約在每一年的3月21日,太陽會從從正東方 升起,橫過天空,12小時後從西方落下。春分之後,在北半球,太陽沿 一個越來越高的路徑橫過天空,白天時間亦會越長,在這個時候,北半球 是春天的開始,而南半球就進入秋天。6月21日是夏至,在北半球太陽以一條最高路徑橫過天空,白日時間最長。夏至之後,在北半球太陽橫過天空的路徑越來越低。秋分大約是9月23日,秋分之後,在北半球太陽繼續以 一個越來低的路徑橫道天空,白日時間越來越短,直至冬至。冬至是北半球 冬天的開始,而亦是白天最短的一日。冬至之後,在北半球,太陽以一個比 較高的路徑橫過南面的天空,白天時間慢慢增長,直至到第二年的春分,日和夜再相等。

5. 地球的構造

地球主要劃分為三個岩層:地殼、地幔和地核。地球的地殼可以分為『大洋 地殼』和『大陸地殼』。大陸地殼的厚度,可以在山脈之下三十五公里到五十公里厚,主要由一些褐色類似花崗岩石頭所組成。而海洋底下的地殼只有 五公里厚,主要由深色的玄武岩組成。在地殼之下的地幔,大概有二千八百 公里厚,主要由黑色的岩石組成。地核是地球的中央帶,地核可分為外核和 內核。外核是處於液體狀態,而內核是固體。地核的密度和溫度都很高,主 要成分是鐵和鎳。

活動建議

(以下活動,僅供教師參考。教師可因應學生的學習能力、課堂的學習環境和教學時間酌情選用。)

播映前的準備

教師可提出以下的問題,誘發學生觀看節目的興趣:

1. 為何地球會出現四季?

2. 在那些日子日和夜的長度是相等?

3. 磁針指向的北方是否就是地軸的北方呢?

播映後的準備

(一) 教師可將附頁複印給學生,學生將合適的字填在有底線的位置上。

(答案:(1) 直 (2) (3) (4)

(5) (6) (7) (8) 冬 )

(二) 教師可就節目內容與學生討論下列問題:

1. 為甚麼香港四季景色是不明顯的?

2. 為甚麼在地球某些地方夏天可以二十四小時看見太陽?

3. 為甚麼日本的四季景色是有明顯分別的?

常識科

填充

地球在A位置時,太陽光 (1) ______________射北半球。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是(2) _______________長(3)______________短,這時是(4) ________季。

地球在B位置時,太陽光 (5) ______________射北半球。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是(6) _______________短 (7)______________ 長,這時是(8) ________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