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第三名】
2020年度【第三名】
當 ____生命進入末期、只有10%存活率,
我仍然選擇「醫生」?!
醫學教育部 ‧ 陳素婷
人生就在不斷的選擇中走向圓滿,一出娘胎我們哭或硬是要被打幾下屁股才甘願哭、唸哪間學校、做什麼職業、買什麼房子、選擇他愛我多還是我愛他多的另一伴⋯⋯,隨著年歳的增長、角色的多重、責任的加重,我們人生的選擇題越來越難,有時候甚至得在性命攸關的時刻做出選擇。很多時候回過頭來看,卻又懊悔當初的決定,遺憾伴隨度日;那如果我們要幫別人選擇呢?這份心中的遺憾與自責,是不是更加劇烈?!Being Mortal-人生的最後功課是一部拍攝五位癌症末期臨終病人的紀錄片,這部從病人、病人家屬、醫師、安寧團隊等角色面對癌症末期病人的種種紀錄以及選擇,有許多層面相當值得深入探討,更大的部份是觸動了自己心中那段選擇的記憶。
當我的病人生命進入末期、只有10%存活率,我仍然選擇「醫生」?
醫師的養成教育及訓練過程在幫助病人解決病痛找回健康的「醫生」,希波克拉底斯(Hippocrates)醫師誓詞也提到-我將要盡可能地維護人的生命,「醫生」已是深植醫師心中的行醫信念,即使只有10%的成功率,仍然盡全力努力幫助病人「醫生」,進行化療、放療、免疫治療等,希望成為那10%生存下來的成功案例,這樣的情況紀錄片中Dr. Gawande提到『醫學常常是一種交換,犧牲現在的時間換取未來可能有的歲月』,儘管現在可能承受著治療的嚴重副作用,但這是換取將來成功後讓生命再次感到自由自在的代價,為什麼不呢?
當我的家人生命進入末期、只有10%存活率,我仍然選擇「醫生」?!
看著醫師盡全力不放棄的為了那10%的成功希望努力著,告訴我們化療、放療、免疫治療等建議,我們怎麼能選擇放棄治療,這對不起醫師,更像直接了斷罹病家人性命的劊子手,即使是身為病人家屬的Dr. Gawande也曾想同意醫師對他的爸爸進行化療的建議,想說也許能讓他的爸爸再多活幾年,為什麼不呢?
當我的生命進入末期、只有10%存活率,我仍然選擇「醫生」?!
生病的是我,可是我卻對它好陌生、好無助,當醫師說我還可以進行某種治療或臨床試驗,表示還有可以救我的方法,為什麼不呢?末期應該由我來定義吧!但是為什麼,這些治療讓我越來越虛弱、情況越來越糟、越來越感覺不到希望。紀錄片中腦瘤的病人說了一段相當沈重的話:「我是個樂觀的人,但這一切讓我再也承受不住,最困難的是心情起伏,大家總是跟我說要樂觀、要有希望、要奮鬥,我已經奮鬥了二年半,現在已經没有力氣了,不能再承受任何的壞消息,我去看醫師時,寧願她一槍斃了我,也不想聽她試著以委婉的方式跟我說壞消息,我已經盡力了⋯⋯」
不管是什麼角色,當下選擇甚至馬上就形成團隊一起對抗疾病,似乎比選擇放棄治療疾病而著重末期生命品質,來得有勇氣而且容易做出決定,但最後的結果若是疾病獲勝,身為病人家屬就如同紀錄片中肺癌婦人的先生一樣有著『人生最後幾個月不該是這樣渡過』的感慨及悔恨,又再次不放過自己。我們如何在當下做出讓我們不留遺憾的決定?選擇何時放手很難,選擇幫別人放手更難,是雙方面臨最難的倫理困境,但無論任何人做出任何決定,留下來的我們,都不再用二元對立的對或錯來批判、指責或後悔。
深不可測的醫學專業、具現實與靈性的生命課題,人類都還持續不斷的在這些未知的領域中尋找答案與真相,Dr. Gawande也提到即使身為醫師跟任何人討論臨終議題都是困難的。現在醫院裡有著一群在醫療的極限後接手的安寧照護專業團隊,是支持病人及家屬選擇放棄治療疾病轉向著重生命品質及尊嚴走向圓滿的力量,這個專業團隊深入了解病人要的是什麼、怕的是什麼、家屬不捨的是什麼、如何幫助這個已精疲力竭、心力交瘁的家庭,勇敢的選擇、即早的面對及準備那機率更高而且必然發生的死亡,讓彼此的生命留有更多的時間來做更大意義的道謝、道愛、道歉及道別。
然而,儘管沒有人認為生命能永恆不朽、儘管我們都知道那相對的90%只是還沒發生的百分之百,但,是什麼原因,我們仍然不到最後關頭不願面對,最後總讓人措手不及、難以接受、徒留更大的遺憾,除了對親人在捨不得放手中寄予那10%的厚望之外,更恐怕是我們對死亡的未知、恐懼、禁忌、沈重及無法接受。這些對死亡的認知與覺受,突顯了一直以來我們所欠缺的生命教育。死亡是生命的本然,許添盛醫師曾說:每個人一出生就已註定死亡,以及紀錄片Dr. Gawande在最後所說的話,也許都能幫助我們在面對生命的本然時,不再那麼慌亂、不再那麼恐懼及避諱,才能幫助我們在面臨醫療選擇時,勇敢的選擇不留遺憾。
Dr. Gawande說:『How is dying ever at all acceptable? 我們要怎麼接受死亡?How is it ever anything accepting these awful and terrible things? 要怎麼能不覺得死亡是件可怕至極的事?We are human being live for something bigger than ourselves.我們必需告訴自己,人是為了更偉大的事物而存在!』
是的!用更偉大的目的性,來看自己生命過程經歷的事件,才能寬慰我們受傷的靈魂;用更豁達的態度來對待生命,我將知道所有的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們都是地球的過客,藉由「短暫擁有與我們相伴幾十年的身體」取得來到地球的「居留權」,來的時候光溜溜,走的時候卻也帶不走地球上任何東西,那生命存在的意義究竟為何?對我來說,是一份學習及體驗愛的功課、是一個盡情活在生命經驗的當下、是一份盡情發揮我所存在的價值;離開的時候,生命中發生過每件難忘的事、曾經相伴每個重要的人、心中種種深刻的感受,我將打包在記憶的盒子裡全部帶走。你找到你的選擇與答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