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第二名】
2020年度【第二名】
當一個「不積極」的護理師
5D安寧病房(癌醫) ‧ 孫詩雅
共照師推著轉入安寧病房的病患,戴著氧氣的臉龐,深鎖的眉頭,雖然已70歲,但看上去保養得當,白皙的皮膚,跟在後頭的是案夫、看護。
轉入後的阿姨最常說的話是──「救救我」,雖然意識清醒,但情緒常常顯得很焦慮,逢看到醫護人員一定會拉住我們的雙手,然後不斷的哀求我們救他,不斷的安撫她以後,團隊嘗試和案夫會談,案夫說,不要和阿姨談論生死,她會害怕,但這似乎和生死議題最相關的「安寧病房」有點背道而馳了。每天看著病人不知道自己的病況,不知道為什麼要轉來這個陌生的病房,害怕先生有一天會放棄她,諸多疑問,卻也不敢直接開口詢問先生。建立關係之初,我們仍試著和先生溝通,後來在案夫同意下開始漸漸的和阿姨談病況。
護理師:「阿姨你知道這裡是哪裡嗎?」
阿姨:「義大阿」
護理師:「恩恩~那你知道你自己生了什麼疾病嗎?」
阿姨:「卵巢癌」
護理師:「喔對阿,你很了解知道自己生什麼病,那你知道這裡是什麼病房嗎?」
阿姨靜而不答,停了幾秒鐘,再度開口:「救救我,求你救救我」,眼神中透露的無助。
後來的幾天,只要阿姨開始焦慮的表示全身不適,我們都會多花一點時間陪伴在旁邊談話,即便可能花了半小時安撫以後,還是只有那句「救救我」。老夫妻間的互動,案夫每日花費8小時以上的時間到院陪伴,他說他們之間儘管話不說明白,但彼此都會知道彼此的重要性,訴說著認識過程的阿姨,臉上嘴角上揚,而先生則總是靦腆的笑著,當初就是個害羞少年追求著漂亮女孩的過程,阿姨說,若是當初先生可以主動一點,大概就不會拖那麼久才在一起。
阿姨的病房日常總是靜靜的躺在床上,先生在病室與走廊徘徊,靦腆的先生很少主動的為太太做些什麼,我們引導及教導先生每一項簡單任務,後來漸漸的先生在病房的閒暇時間開始會主動幫忙精油按摩,餵食妻子進食,坐在睡覺的太太旁邊時牽著她的手,知道妻子喜歡唱歌,卻總是靜靜的聽她唱歌的他,也難得獻聲合唱,拍下一張張甜蜜的合照。
過了幾個禮拜,阿姨不再表示救救我,而是從「救救我」改為「怎麼辦」,雖然還是一樣焦慮,卻調整的方向,阿姨說因為做治療花了很多錢,現在不想要再花費錢在她身上了,和先生討論下,醫師評估,停止了一些處置,但這時卻來了個傷口分泌物──抗藥性菌株感染,然後開始了「怎麼辦,要怎麼辦」的無限繞圈循環⋯⋯
當踏進護理界,學校老師教導的都是如何照料病患,這個疾病及藥物的機轉,總而言之就是要我們充滿著熱血踏進醫學界然後協助醫師診治治療每一位垂危的生命;還記得念書的時候必讀的內外科護理學,每一章節老師總是淋漓盡致講解內容,然後在最後一章的「臨終護理」,老師說之後臨床就會遇到了,草草結束這章。當新進人員時,第一次接觸病人死亡,學姊帶著自己開始臨終護理,那種感覺無法形容的害怕,從小就被灌輸「死掉的人是不吉利的,很陰,不能正眼看死去的人喔」,但我現在卻要幫忙他們換衣服、清潔身體,那時候的自己腦筋一片空白的執行這項任務,如何去安慰及顧及家屬的心情根本無法顧及,心情未平覆,當祈念堂人員來接送時,在電梯我又學了一件事,學姐們總在電梯門闔上前,以尊進的心對著電梯鞠躬,那時我不懂,只是照作;護理資歷大概3年時,某天主管安排我去上安寧初進階課程,第一次接觸了這個領域,突然間找回了當護理師新進人員時的初衷,滿心熱血的想為病患做事。幾年前安寧病房開幕了,在這個病房,我們很「不積極」,不積極說服病人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不積極以各種讓病人不舒服的方式去延長生命存活期為目標,不積極抽痰,除非痰液梗住呼吸道呼吸喘很辛苦,不積極給予無法進食的病患置入鼻胃管或即便水腫腹脹也要給予輸液,我們時刻的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先了解想法再給予所想要的,不僅重視病人,更重視全家全人。
安寧病房雖只成立幾年,我們還在累積著安寧人口中的一百個故事,每一位臨床上的老師也用他們的生命故事及身體症狀在教導著大家,病患是人,不比機器修理有一定的公式,遇到問題時,團隊的聚集討論很重要,然後集結的大家的想法後嘗試解決,以最「不積極」的方法「積極」的解決病患的問題,在這個以生命為本的單位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