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第三名】
2019年度【第三名】
老衰死
電子病歷科 ‧ 方明達
你可曾想過,在臨終之前自己會是什麼樣子?
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滿了管子,儀器在一旁規律的叫著,身旁的子孫說的話被儀器聲蓋過了,處在充滿消毒水味道的環境,慢慢死去,這難道就是我們所要的『善終』嗎?
《老衰死:好好告別,迎接今生自然老去,沒有痛苦的高質量死亡時代》此書是NHK的2015年紀錄片『老衰死』其中採訪小組將他們採訪的內容集結成冊發行的書籍。此書由日本專門採取自然照護的蘆花安養院為出發點,探討日本現今老人社會,對於老衰死議題與科學上對於老死的定義。此書藉由這個議題,希望能多少消弭臨終者也好、陪伴者也好,大家對於死亡的恐懼。
年老或死亡都不是認輸。
醫療人員終其一生都在跟人體內壞掉的東西對抗,即使是已經衰老的老人也要想盡辦法的做延命醫療,彷彿只要人死了,就宣告了這次比賽輸了。然而這一切到底是跟誰的比賽呢?我們都知道人是無法逆轉自然的,誰都無法阻止生命的結束,也許死亡並不是我們的敵人,尤其是老人臨終這件事情。
在古代漢族對於老死是十分的敬重,『老喜喪』是漢族特有的文化習俗,古代因為醫療不發達,能夠活到八十歲就已經是高壽了,所以在八十歲之後的葬禮稱之為喜喪,根據《清稗類鈔》:人家之有喪,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於喜。而俗有所謂喜喪者,則以死者之福壽兼備為可喜也。足以證明古代漢族者對於老死這件事情是當作喜事來辦,認為這是很有福氣的事情。
「Not doing, but being.」 By Dame Cicely Saunders
蘆花安養院院長石飛醫師原是一名血管外科醫師,曾被評選為日本百大名醫之一,曾經他認為和疾病搏鬥就是醫生的使命。然而在手術台上逐漸感受到自己的極限,於是心裡開始對自己產生了疑惑。在一次參觀了世界第一個進行安寧照護的「聖克里斯多福醫院」,看著裡面的時日無多的人們過著『人』的生活,使他轉變成一名選擇維持患者尊嚴並提倡自然照護的醫師,來到了蘆花安養院。
但是即使是提倡自然照護,那又要如何安定家屬不安的內心,這反而才是最大的挑戰,而他們總是用直球決勝負,不斷的與家屬溝通與討論,在此書的案例之中,伊都女士是採訪小組遇到的一位正在老衰死的臨終者之一,當伊都女士進食量開始逐漸減少並且開始出現難以下嚥的狀態時,石飛醫師就與伊都女士的兒子中村先生討論他決定如何做,是要做延命醫療或是就這樣順其自然的臨終,在中村先生經過的每一次掙扎,最終選擇讓自己的母親自然臨終,我相信這都是極為困難的選擇,尤其是面對自己的親人,真要放開那隻手讓她自由,反而過不了自己的那關。「這樣做真的好嗎?」、「這樣是對的嗎?」、「這樣會不會讓母親痛苦?」這些問句肯定反覆的困擾著中村先生,然而她卻很有勇氣的相信了自己的母親。之後中村先生就這樣陪在自己的母親身邊,沒特別做什麼事情就只是陪伴在她身邊。
而伊都女士終於來到了命運之日,那天庭院開滿著櫻花,中村先生在虛弱的伊都女士床邊跟她說著話,最後伊都女士靜靜地睡去永永遠遠的睡去,在她最愛的櫻花之中結束了這一趟,名為人生的旅程。
死亡,就像是一一關掉電源的家。
老衰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再進食」。甚至於即使給予經營營養也無法延長生命,這是採訪小組引用美國老年醫學者湯馬斯芬努肯等人在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九九年的經管營養論文中分析出來的結論。
採訪小組為了瞭解死亡與營養之間的關係,採訪了緩和醫療的大津醫師,大津醫師表示:「人的死亡就如同飛機降落一樣,最重要的是如何進行軟著陸。」所以不是不吃東西才死,而是快死了才不吃東西,然而絕大多數的人都普遍的認為,如果不給予營養就會害患者餓死,但是即使吃了東西也無法吸收而造成體重仍然往下掉也就是營養損失與吸收力降低。再繼續往下研究發現,掌管這一切的是細胞老化所引發的慢性炎症以及細胞凋零所造成的臟器萎縮,在這樣不斷退化的臟器,慢慢地影響了其他器官,而慢慢地像是將家裡的電源一個一個關掉一樣。
讓自己努力活到死亡來臨時,除了赴死之外沒有任何遺憾
台灣是全亞洲第一個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國家,但是在社會面上大多數的人們還是避談死亡,無論是要討論死亡還是思考死亡,都顯得相當保守。我們與日本都一樣不斷邁向老人化的社會,我們面臨著一樣的問題,尤其是醫學越發達人們越不容易死亡,但是對於身體的痛苦仍然無法消失,我們面對自己不斷衰老的身體,想要有怎麼樣的死法。再往下思考下去,如果今天面對的臨終者是病患、家人、朋友,他們在病床上所承受的到底是什麼?
面對家屬的不安與自己的不安,最後其實面對的是自己的恐懼,醫師害怕家屬的不諒解、家屬害怕自己會害親人痛苦,恐懼的種子讓三方都很痛苦,就像是一個出不去的無窮迴圈,能夠打破這樣的惡性循環,總要有人踏出那一步,不論是醫師還是家屬自己本身。所以才要不斷的溝通,不斷的去讓議題浮現,漸漸的讓大夥不斷的討論,讓大家去認識老衰死,就是自然界很自然又很平常的一件事,不再恐懼,才能不斷的往前邁進。
此書在倫理上與科學上不斷想要證明,無止境的延命醫療,並不會讓患者感受到舒服,甚至還可能會讓情況惡化造成患者的痛苦,我們給予的不見得是患者想要的,給患者最大限度的尊嚴結束這一生,我想這就是安寧和緩醫療最大的精神。
書籍介紹
老衰死:好好告別,迎接自然老去、沒有痛苦的高質量死亡時代
作者:NHK特別採訪小組
譯者:江宓蓁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17年06月09日
語言: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