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佳作】
2013年度【佳作】
來到義大醫院工作十年的心得感想
麻醉部 ‧ 鍾佩汝
初次來到義大醫院報到,映入眼簾的義大還是矗立在四周都是荒煙蔓草的一棟龐大建築物,沒看到規劃整齊的停車場,沒有美輪美奐的噴水池,只有土黃色的灰塵在炙熱的豔陽之下隨風飄揚,陪襯著穿梭不停的工程車來回奔忙,朱銘先生的太極拳雕像那「單鞭下勢」的功架都還沒拉開,只有頂樓招牌上四個大字明白的告訴你這裡是義大醫院,雖然義大給人的第一印象有點突兀,與四面雜草叢生的荒地和一畦畦的瓜田比較起來景像也不搭,這樣一片荒涼的外表讓人很難想像,我將在這裡伴隨著這間醫院展開學習與成長的漫長路程,收拾起這樣疑惑的心情穿越那還帶點雜亂的醫院外部,踏入義大的內部瞬間一盆冷水又從頭頂淋了下來,四處工人穿梭來去,電鑽聲此起彼落,刺鼻的粉塵迷濛難辨,很難與現在有如飯店一般的豪華裝潢,地板光亮如鏡的畫面連結在一起,就這樣帶點訝異與不安的心情,我開始了在義大醫院麻醉學員訓練的生活,剛開始的受訓日子裡口罩隨時都得帶著,因為施工中的粉塵總是到處飛揚,伴隨著噠噠的馬達電鑽聲與敲擊聲⋯⋯ 等,早上上課實習下午做文書、貼標籤,為了迎接病患的來到無論是醫院裡趕工的工人或是醫院員工都是卯足了全力做好萬全的準備,這是在義大最有感觸的一段時期,當時看著紊亂的大廳、開刀房、辦公室,文件、檔案一一歸位,儀器、衛材也慢慢補充完善,那時無論是護理長、學姐還是學員,大家胼手胝足合力將整個開刀房建構完成,心中著實有著不尋常的感動。隨著受訓的時光向前邁進,院前的噴水池蓋好了,奔馳的工程車不見了,沙塵瀰漫的環境披上花草樹木,內部裝潢沒有一絲醫院該有的冰冷,更沒有刺鼻的藥水味,加上還沒有病懨懨的病患穿梭的身影,乍看之下還以為來到哪間大飯店,於是太極武者也拉開架式象徵著醫院終於開始邁開它的步伐前進,義大醫院終於在全院的努力之下開始營業運,慢慢的邁開它前進的步履,一晃眼就是十年,「十年」是該以短暫還是漫長來計算它呢?畢竟它包含了我出生至今人生的三分之一!
義大醫院是一間座落於高雄燕巢鄉下的醫院,斗大的「義大醫院」四個大字在國道十號上便能清楚的看到,雖然地處偏遠卻有頗高的知名度,許許多多的電視明星都曾出現在這裡,他們有的來拍戲有的來求診,甚至有名的美國大聯盟球星也都來過;來拍戲是因為這裡有著完全沒有醫院氣息的華麗裝潢,來求診是因為這裡有許多台灣各科醫療的權威醫師,當集團買下職棒球隊的義大犀牛後,醫院的曝光率更高了,時常都能在電視新聞畫面中看見醫師接受訪問的情景。在這裡學習技能充實自己,也在這裡工作謀生,看著醫院草創時的艱辛,由寥寥無幾的求診病患到如今的天天滿床,地下室的美食街清楚的呈現出醫院的成長,原本稀稀落落的用餐顧客,到現在用餐時間的一位難求,入門大廳裡悠揚的琴聲伴奏曲陪著是川流不息的人潮,掛號、批價、候診室也是時時人聲鼎沸,在這樣偏遠的地方有這樣的成績真的令人有些驚異,醫院經營的成功端賴院內所有人的努力,雖然對於員工來說醫院或許是自己求職之地,這幾年在義大的工作生涯也看著許許多多同事、醫師、學姐、學妹來來去去,但與其將這所醫院視為工作場所,我寧願將它視為一處讓各處遠道而來船隻停泊的港灣,因為義大醫院它讓我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沒有動盪沒有不安,還有鄉下地方濃得化不開的人情味,在醫院不停的擴充規模的同時我選擇繼續陪伴它走更長久的路。這段期間完成了麻醉護理師的課程,也利用下班時間繼續完成了大護的學歷,參加了各式各樣有關護理及麻醉相關的學習課程,積極的參與各種狀況演練,為的只是能更勝任這份工作,醫院一直朝著教學醫院的目標前進,在每一次的評鑑後,除了人仰馬翻的動員外,它能讓醫院了解缺失進而去改善,那身為護理人員的我們就得更精進自己的學識與技巧來配合醫院的進步,這就是我想表達的與義大一起成長的意義。
眼看著另一棟醫學大樓由動土到大樓雛型的出現,就像是開院前的情景再度浮現,怪手挖出的大坑洞,綁牢鋼筋灌入水泥,為的只是打下堅實的地基,鋼骨結構隨著時間的轉換,一層一層的增加那雄偉的高度,一棟新的醫學大樓正緩緩的建構而成,但它並不會憑空而生,它需要所有的人力、物力一步一腳印慢慢的建構,就像鋼筋要加上水泥,鋼骨結構需要小小的螺絲釘來拴緊每一個環節,就如同醫院裡出資者、經營者、醫生、護理人員、工務組、清潔人員,每一個人克盡職守環環相扣,有人扮演鋼筋水泥有人成為巨大的鋼骨,但哪怕自己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都是能拴緊這間醫院不可或缺的角色,義大醫院成立至今院長從溫文儒雅的陳宏基院長換成霸氣十足的杜元坤院長,有其變但也有其不變,變的是建了新宿舍、新的停車場、蓋了新的醫學大樓、從每一次的醫療檢討增訂了新的準則;但不變的就如大廳與各樓層地板永遠光亮如鏡、也如同新開院時一般聞不到半點刺鼻的藥水味,義大醫院一直在蛻變而自己的身分也從受訓的學員變成訓練學員代理授課的學姐,身分的轉換並不會轉換自己的心境,就如同從開院後一直留在義大打拼的學姐、學員們,親眼看著她們對這醫院付出自己的青春歲月,卻永遠的保持著對麻醉工作的熱誠,我們想讓這一份對麻醉護理的熱誠純真傳承下去,總是在訓練新學員時除了傳授知識技能與經驗傳承外,也讓新進學員了解尊重病患和視病如親的醫德倫理,能體貼病患即將開刀時不安的情緒,哪怕是一個細微的禁聲與微笑都是一種感同身受的表現,畢竟在開刀房的工作並不是如此簡單,當醫師劃下手術刀的同時病患的生命就掌握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手中。
時光荏然好像進入高速鐵路一般,自義大開院來此工作已經有十年了,雖然戰戰兢兢於工作上,但犯錯疏失在所難免,有美好愉快的經歷也有困窘難堪的體驗,對於義大醫院的情感它就像避風港一般,勿論外界如何紛紛擾擾,踏入它的羽翼之下就是一種安和寧靜,若問我對它有要求嗎?我會說:「對於護理來說經驗是難能可貴的,義大你是否願意多看一眼陪了你許久的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