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入選】
2012年度【入選】
我們是天使
麻醉部 ‧ 葉力仁
通往義大醫院的路線中,最愜意的走法之一,莫過於國道三號了!
國道三號,高架於大武山腳,橫跨過高屏溪上。上班途中,和煦的陽光從車窗透進,瞭望兩側田園美景,常常會讓我想起王維的詩句「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尤其當車子穿越斜張橋,抬頭享受著它的壯闊與連結高屏兩地的便利,再想到這是一座完全由國人自行設計創建的橋樑,就更是覺得與有榮焉!
然而,在八月的一個早上,一切都跟平常一樣,我快樂地開著十年老車,輕鬆地聽著廣播,正要開始讚嘆斜張橋的時候,電話響了!
平常不會這樣早的啊!心頭一震:Something wrong!
「喂!請問是麻醉科醫生嗎?」電話一頭傳來急促的語氣。
「是,我是,請問有什麼事嗎?」
「我這裡是急診,有個困難插管的case,想請你幫忙,因為你們的值班醫生正好在忙,說請你支援。」
「是的!我知道了!可是我人還在高速公路上,可能還要幾分鐘的時間才能到醫院,可以嗎?」
「這樣喔!那你要盡快喔,因為病人血氧飽和度很差!床號是 207!」
「是!是!我盡快!」
唉!我開的只是老車,能夠多快?又不是奧運少一圈--「傲敵」。
話雖如此,我還是用力地把油門踩到底,等著「看閃電」收罰單!
所幸,三號道除了風景宜人、車少一路暢通之外,測速照相機也才「兩台」而已。所以第一道閃電過去,沒兩分鐘我就可以很快地轉進十號,再沒兩分鐘看到第二道閃電,就快接近燕巢交流道了。心中盤算著:為了一個緊急插管,我被拍了兩張,不曉得可不可以申請公費 !?六千耶!我要值多少次班啊!
沒多久下交流道,車一停好,我就趕緊用跑的,衝向急診室,還邊跑邊穿白袍。一隻手在情急下,怎樣就是穿不進去袖管,還差點跌倒,超狼狽。
心想:不穿又不行,我長得像國片〈艋舺〉的馬沙老大,又瘋狂地衝向急診室,一副像是要去「揍醫師」的樣子,識別證又放在家裡。更嚴重的是⋯⋯「我穿拖鞋!!!」。我是全義大唯一穿拖鞋上班的醫生,醫生都穿皮鞋啊!我這下鐵定會被警衛攔下的,好吧!只能亂套白袍!因為這是我全身上下唯一可以讓我看起來像醫生的物品!
所幸,兩位警衛大哥只有低頭看著我的藍白拖,也沒多看我只穿一管的白袍,更沒攔我就放行。事後想想,真是丟臉!等我僥倖領到稿費,我一定要去買「六兩」的皮鞋!喔,不!是先去繳罰款!
我衝進急診,這裡不論白天晚上都一樣,到處都塞滿了人。病患顫抖地捲曲在病床中,家屬焦急地來往於走道上;護士忙碌地穿梭於人群間,醫生辛苦地埋首在病歷堆。聲音吵雜更是從不間斷。
「護士!醫生!緊來看我阿公!」。
「阿伯!阿伯!哩叨位無爽快(你哪不舒服)?」
天啊!有誰可以幫幫急診!People mountain,people sea!比瑞豐夜市的人還多!
我常常在想:總有人喜歡打架鬧事、或是酒駕傷人,這些人的健保費為何跟心臟病發作的病人一樣?然後來急診刷完卡後,是刷健保卡喔,不是「信用卡」喔!馬上就要醫院在三分鐘內就端出「CT 雞排」、或者是「MRI 牛排」。稍有怠慢,就等著回「院長信箱」、或是被打罵、甚至被告!
以後我的兒子如果跟我說他想當醫生,我一定先拿健保卡出來,沒來由地先臭罵他一頓,再賞他兩巴掌。之後問他能不能接受這樣的「考驗」,再問他願不願意過著「早上進醫院、下午跑法院」的生活。
深深地嘆一口氣!回想起一首元曲【山坡羊】:
「晨雞初叫,昏鴉爭噪,哪個不去紅塵鬧。
路遙遙,水迢迢(高屏溪)。
功名盡在長安道(國道三號)。
今日少年明日老。山(大武山),依舊好;人,憔悴了。」
嘀咕完沒多久,終於循著低沉的血氧聲音,找到了 207。是個年約六旬的阿伯,全身濃濃的酒味,直衝進我的鼻孔,再看到身旁一堆新鮮的冒煙嘔吐物,「喔買嘎!」,換成我血氧快掉了!
「醫生!病人是 119 送進來的,說是酒駕撞到摩托車,來的時候前額有撕裂傷,右大腿骨折,血壓只有70/30mmHg,心跳120,血氧飽和只有 80,昏迷指數 3 分!因為開口程度只有一指,無法插管!所以請你們麻醉科幫忙!」急診護士很快的將病人狀況做一個簡短的報告。
「是!我知道了!我會盡快使用內視鏡建立呼吸道(插管)!」
我又心想了:「為什麼總是『爽』到賣酒的和賣檳榔的,然後『艱苦』到我們?」。喝酒、嚼檳榔會得口腔癌,老師都有在講!病人都沒有在聽!口腔癌造成嘴巴打不開是很痛苦的,害病人都吃不進飯;害醫生都插不進管!所以我強烈建議販售檳榔可以考慮徵收「困難插管稅」!就跟抽煙徵收「健康捐」一樣!
平時一般的病人,在內視鏡輔助插管過程中,都可以輕易地看到很乾淨的喉頭結構,可是在這個伯伯「完全看不到聲門!」滿滿的全是食物殘渣,隱隱約約我還看到「金針菇!」,中間血氧飽和還一度因為尋找困難而變得更差,害得我整個人緊張到心跳上衝 120,冷汗直流,還差點當眾「閃尿」!最後,幸運女神眷顧!憑著三分視力(用內視鏡),加上七分運氣,很艱辛地在一堆嘔吐物中找到有氣體進出的孔洞,猜測它可能就是聲門了,因此將管子迅速地送進去,完成了插管。
接下來就可以開始祈禱血氧飽和度上升,這樣所謂的「ABC」,就有機會從A(airway,氣道)開始進展到B(breath,呼吸),然後到C(circulation,循環)。
在麻醉科,學長們都會諄諄教誨說:「Vocal cord,聲門,乃生死之門。呼吸管進到聲門就是生,反之進到胃就是⋯⋯NG !(Not Good! 也有人翻譯成鼻胃管,NasoGastric tube)」。
各位看官,整個插管過程時間其實相當相當的短,但是往往機會只有一次,因為萬一插管失敗而誘發大量嘔吐,吐出來的「金針菇」如果跑到肺部去,請問要打第幾代的抗生素?因此,我們科的德國醫師Young(人長的很帥喔!)就曾經告訴我說:「插管只花一分鐘,可是磨練卻花了十年功!」。
只可惜!在台灣,插管再強,也比「通水管」便宜;心臟按摩再高超,健保給付也比不過「腳底按摩」!
言歸正傳,話說病人在成功建立呼吸道之後,果然血氧飽和度就開始慢慢地爬升,而我也可以抬頭挺胸地離開病床,心中充滿著喜悅,頭上瀰漫著光圈,我又完成了一例困難插管,然後跟前來協助的麻醉護理師一同緩緩地走出「會瘋」夜市。喔!不!是急診室!
「剛剛真是謝謝妳的幫忙!」走回開刀房的途中,跟資深學姊說聲謝謝。
「喔!應該的!待會進開刀房還有要忙的。」她的回答,讓我的喜悅瞬間化為烏有。
「什麼!?」我又有不安的感覺了!
「你學長在樓上急救一個孕婦,她被剛剛那個酒駕的阿伯撞傷,情況也很不好!」學姊的眉宇之間充滿哀愁。
「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我急著想知道完整的故事了!
「今天早上大概五點多的事情,那個孕婦早上騎摩托車外出買早餐,才剛出巷子口而已就被那個阿伯開車撞倒。因為發生很大的碰撞聲,家屬聽到出去查看,驚覺是自己家人,趕緊 call 119。送來的時候,已經沒呼吸,沒意識了!所以直接就往開刀房送,先把小孩救出來再說!因此你學長才會忙到 call 你去急診處理後續的事情!」
「原來又是酒駕肇事!!我們為什麼要救這樣不管他人死活的病人?」我好生氣又好無奈!想不到我一早像個瘋子,從屏東不要命地衝來是要救這樣的人!
「唉!我年輕的時候也問過相同的問題。類似的事情,在你未來的執業生涯中只會越來越多!所以你一定要盡早做好心理調適!」學姊語重心長。
「我愚昧!請示下!」一時之間我還是無法接受,而且語氣還有點激動。
「因為我們是天使,救人是我們的使命!就像是神在救贖我們的時候,也從不在乎我們是否是罪人!」。學姊以很和緩又堅定的語氣說出了這句話。
「我們是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