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術期刊論文
陳逸君, 2023, 原住民的海洋活動以噶瑪蘭族獨木舟為例, 臺灣學通訊, No.132, pp.08-11.
陳逸君, 2018, 歷史記憶中的噶瑪蘭族「獨木舟」, 臺灣文獻, Vol.69. (其他)
陳逸君, 2018, 生態旅遊、"國家公園"與台灣少數民族文化發展━以臺灣東光布農人之經驗為例,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No.26, pp.168-186. (其他)
陳逸君, 2017, 從民間信仰看雲林詔安客的族群文化複合性, 民族學界, No.39, pp.75-120. (其他)
陳逸君, 2014, 「作客事」--雲林詔安客區域中「做功德」儀式專家之源流探究, 雲林文獻, No.56, pp.21-46. (其他)(香花僧在北雲林詔安客家區--香花和尚喪葬科儀傳統與變遷之調查研究)
陳逸君, 2010, 「招郎」與「結盟」:加禮宛事件對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交互關係之影響,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Vol.3, No.2. (其他)
陳逸君, 2005, 「七界內」的客家意識初探─思考彰化竹塘地區福佬客族群意識之研究途徑, 研究與動態, No.12, pp.221-233.
陳逸君, 2004, 多元文化教育觀點下的原住民族教育:南投縣某國中學校布農族籍學生教育民族誌之初步分析, 研究與動態, No.11, pp.233-248.
陳逸君, 2002, 「番」回歷史,重構族群尊嚴--平埔族群的未來分區座談會分析與建言, 研究與動態, No.6, pp.69-88.
二、研討會論文
逸君, 顏祁貞, 2024, 張廖祠堂的多義性—以雲林詔安客為例, 世界客屬第33屆懇親大會客家文化學術交流論文集, 2024/10/24-26, 河南科技大學, 中國河南省洛陽市,河南科技大學.
陳逸君, 顏祁貞, 2024, 遷徙與歸屬:彰化濁水溪右岸詔安客之調查研究, 第十二屆石壁客家論壇暨第十三屆客家文化高級論壇——閩台客家文化交流論文集, 2024/07/12-14, 三明學院, 中國福建省三明市,三明學院, pp.656-670.
陳逸君, 顏祁貞, 2023, 異地與歸屬:雲林詔安客遷徙至彰化濁水溪右岸之調查研究, 112年度客家知識體系計畫成果發表暨客家研究優秀博碩士論文頒獎及發表研討會, 2023/12/08-09, 客家委員會,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陳逸君, 2022, 法理之外:從噶哈巫族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的困境, 「2022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實際運作與法制比較」 線上研討會, 2022/10/31, 雲科大科法所、雲科大文資系, 斗六市,雲科大.
陳逸君, 2022, 國家保護下的噶瑪蘭族傳統文化保存:對文化資產保存法與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之思考, 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表達之保護模式、法規運作檢討與對部落之實際影響 線上研討會, 2022/09/27, 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文化資產維護系、世新大學法律學院、世新大學法律研究所, 雲林,雲科大.
陳逸君, 2016, 適應與變異:詔安客信仰祭祀文化, 客家委員會105年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計畫聯合成果發表會, 2016/12/02-03, 國立屏東大學, 國立屏東大學.
陳逸君, 2016, 噶瑪蘭族傳統智慧的嘗試銜接:以「口述傳統」為方法, 原緣流長:2016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研討會, 2016/04/30,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 臺北市.
陳逸君, 2015, 敬宗收族──雲林詔安客祠堂家廟普查計畫, 客家委員會104年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計畫聯合成果發表會, 2015/12/04-05, 客家委員會、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 苗栗縣,聯合大學, pp.327-332.
陳逸君, 2015, 祠堂的多義性—以雲林詔安客張廖祠堂為例, 2015詔安客家學術研討會, 2015/09/04,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客家研究中心, 雲林縣,雲林科技大學.
陳逸君, 2013, 雲林客家研究回顧與展望, 沿山客家研究工作坊:以古文書為中心, 2013/12/23,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客家文化研究計畫、臺灣史研究所, 臺北市,中研院.
陳逸君, 2013, 文化展演中的族群認同─以雲林縣之「詔安客家文化節」為例, 2013詔安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3/09/05,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雲林縣,雲科大.
陳逸君, 2010, 雜「述」生花:「真一寺」至「文化資產」身份轉化歷程之探討, 第十屆文化山海觀文化資產研討會, 2010/05/15-16,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資系, 雲林縣,雲科大.
陳逸君, 2009, 加禮宛事件對噶瑪蘭族(Kavalan)與撒奇萊雅族(Sakizaya)關係之初探, 加禮宛(達固湖灣)戰役學術學術研討會, 2009/06/05, 花蓮縣政府, 花蓮, pp.89-100.
陳逸君, 2008, 被遺忘的東王公—從人類學角度的考察, 第二屆道教與民俗學術研討會「海峽兩岸東王公西王母信仰學術研討會」, 2008/10/03, 台中技術學院、苗栗後龍無極聖宮, 台中市,台中技術學院, pp.189-214.
陳逸君, 2007, 石板屋、祖靈柱與青山景觀—思考深化原住民部落的文化觀光發展, 2007年真理大學觀光學術研討會, 2007/05/01, 真理大學,台北.
陳逸君, 2005, 複製客家意識—從竹塘醒靈宮祭祀圈觀察當地客家聚落中族群意識之維持, 「二○○五年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濁水溪流域自然與人文研究」研討會, 2005/10/15-16, 彰化縣,大葉大學.
陳逸君, 2005, 涵情入意--一份關於「多元文化」之教學活動的反思, 「在地文化與通識教育」研討會, 2005/05/06, 彰化縣,大葉大學.
陳逸君, 2004, 靜水流深--情意教學在人類學教學上的應用, 大專院校通識教育情意教學研討會, 2004/05/21, 彰化縣,大葉大學.
陳逸君, 2003, 族群文化的形塑與實踐──噶瑪蘭族文化復興與族群動員之檢視, 「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大型研討會, 2003/09/30-2003/10/02, 台北縣,中研院民族所.
陳逸君, 2002, 認知與定位:當代噶瑪蘭族族多重族群認同論述的差距, 民族識別與身分認定研討會, 2002/06/15-16, 台北,輔仁大學.
陳逸君, 2002, 認知、情意與實踐--如何從多元文化教學中了解族群的基本人權, 第一屆全國通識教育情意教學研討會, 2002/05/10, 彰化縣,大葉大學.
陳逸君, 1998, 眾裡尋”客”千百度:一個需要重新書寫台灣族群史的時代, 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 1998/11/04-07, 台北縣,中研院民族所.
三、專書及專書論文
陳逸君, 顏祁貞, 2023, 客底家鄉齊走讀--大埤客底文化教材及課程設計, 雲林縣大埤鄉公所.
陳逸君, 顏祁貞, 2023, 大埤客底文化誌, 雲林縣大埤鄉公所.
陳逸君, 2023, 祖先在哪裡? aˊ gungˊ poˇ cai nai vi?, 雲林縣大埤鄉公所.
陳逸君, 顏祁貞, 2022,《 古物日常維護指引. 木質古物篇(開放與半開放空間》。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陳逸君, 顏祁貞, 2022, 《雲林詔安客家民俗與信仰》。 客家委員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陳莉晴, 顏祁貞, 陳逸君, 林煥盛, 2021, 復甦在地共同的榮譽感: 馬六甲青雲亭甲必丹李為經肖像畫修復記, 雲林科大. (ISBN:9789869902687)
陳逸君, 2020, 苗栗縣歷史建築「銅鑼饒恒佩墓(饒氏古墳)、蕉埔邱家水窟及大井確士紀念碑」調查研究暨修復再利用計畫結案報告, 苗縣文化觀光局. (ISBN:9789865420253)
陳逸君, 顏祁貞, 2020, 對著太平洋輕聲歌唱的靈魂: 噶瑪蘭族ipay潘烏吉藝師生命史, 花蓮縣政府. (ISBN:9789865429119)
陳逸君, 2019, 嘉義市木業工匠人才清查計畫結案報告,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ISBN:9789865424077)
陳逸君, 2019, 桃城‧木匠‧本事—嘉義市木業工匠人才清查計畫, 嘉義市政府. (ISBN:9789865424060)
陳逸君, 顏祁貞, 2018, 由雲林詔安客庄語言使用環境看客家鄉土教學與文化傳承,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陳逸君, 2016, 105年度玉山國家公園生態旅遊之社區參與機制―以東埔一鄰為例 結案報告,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陳逸君, 2016, 犁頭店穿木屐躦鯪鯉」調查研究計畫結案報告, 中市文化資產處.
陳逸君, 2014, 雲林人權地圖重現史蹟點, 雲林縣政府. (ISBN:978-986-04-2667-0)
陳逸君, 2013, 年輕世代客家社會、文化之研究:以雲林詔安客家族群為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客家委員會.
陳逸君, 2010, 文化的召喚˙護鄉的諾言:98年度雲林縣社區文化性資產守護網計畫結案報告, 雲林縣政府, 雲林縣.
陳逸君, 2010, 歷險福爾摩沙:回憶在滿大人、海賊與「獵頭番」間的激盪歲月(譯書), 前衛出版社, 台北市.
陳逸君, 2010, 潘朝成、施正鋒主編《加禮宛戰役》, 招郎」與「結盟」─加禮宛事件對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交互關係之影響, 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花蓮, pp.179-207.
陳逸君, 2010, 滾滾塵石下的族群離合:莫拉克颱風前後的楠梓仙溪與荖濃溪部落變遷史(四社平埔卷),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南投市.
陳逸君, 2010, 下寮仔,萬善同歸塚的守護者, 雲林縣政府, 雲林縣.
陳逸君, 2010, 來喔!鬥陣修理咱ㄝ厝, 雲林縣政府, 雲林縣.
陳逸君, 2010, 雲林縣口湖鄉下寮區域型文化資產推廣計畫結案報告, 雲林縣政府, 雲林縣.
陳逸君, 2010, 口湖․下寮文史資源調查手冊, 雲林縣政府, 雲林縣.
陳逸君, 2008, 海峽兩岸東王公西王母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被遺忘的東王公—從人類學角度的考察, 國立台中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出版, 台中, pp.189-213.
陳逸君, 2003, 現代台灣族群意識之建構--以噶瑪蘭族為例,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獎助出版, 台北.
陳逸君, 2003, 台灣平埔族, 認知與定位:當代噶瑪蘭族族多重族群認同論述的差距, 前衛出版社, 台北, pp.61-103.
陳逸君, 2002, 台灣客家關係書目與摘要[方志文獻類],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逸君, 1999, 台灣客家關係書目與摘要[專書論文研究報告類],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台北.
四、技術報告
陳逸君, 2023, 客底記憶湧三結-雲林縣大埤鄉客底文化底蘊發掘計畫結案報告, 雲林縣大埤鄉公所. (執行期間: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2月31日)
陳逸君, 顏祁貞, 2023, 異地與歸屬:雲林詔安客遷徙至彰化濁水溪右岸之調查研究 結案報告, 客家委員會. (執行期間:2022年08月01日至2023年07月31日)
陳逸君, 2022, 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表達之保護模式、法規運作檢討與對部落之實際影響 -國家保護與原住民族文化主體性之探討:以噶瑪蘭族與噶哈巫族之傳統文化表達經 驗為例(2/2), 科技部. (執行期間:2022年01月0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陳逸君, 2022, 古物日常維護執行參考手冊編列推廣計畫(一)-木質古物於開放或半開放空間案 結案報告,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執行期間:2020年11月5日至2022年11月30日)
陳逸君, 顏祁貞, 2022, 土、水、神:雲林縣詔安客家地區生活知識體系之建構與應用-關聖帝君、觀音佛祖與聚落:原鄉信仰對詔安客地域觀的影響結案報告, 客家委員會. (執行期間:2021年08月01日至2022年07月31日)
陳逸君, 2022, 嘉義市傳統工藝普查計畫,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執行期間:2021年3月31日至2022年6月30日)
陳逸君, 2021, 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表達之保護模式、法規運作檢討與對部落之實際影響 -國家保護與原住民族文化主體性之探討:以噶瑪蘭族與噶哈巫族之傳統文化表達經驗為例(1/2), 科技部. (執行期間:2021年01月0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陳逸君, 顏祁貞, 2021, 千拳萬掌,武藝留芳:雲林詔安客家武術推廣策略研擬之研究(二), 客家委員會. (執行期間:2020年08月01日至2021年07月31日)
陳逸君, 顏祁貞, 2021, 雲林縣歷史建築西螺張廖家廟崇遠堂裝飾藝術類修(護)復計畫(第二階段)-門神彩繪簡要工作紀錄彙整案 結案報告,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執行期間:2021年5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
陳逸君, 顏祁貞, 2020, 千拳萬掌,武藝留芳:雲林詔安客家武術推廣策略研擬之研究 結案報告, 客家委員會. (執行期間:2019年08月01日至2020年07月31日)
陳逸君, 顏祁貞, 2020, 108年噶瑪蘭香蕉絲編織工藝保存維護計畫 結案報告, 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 (執行期間:2020年07月01日至2020年09月30日)
陳逸君, 2020, 107年苗栗縣歷史建築「銅鑼饒恒佩墓(饒氏古墳)蕉埔邱家水窟及大井確士紀念碑」調查研究暨修復再利用計畫結案報告,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執行期間:2018年12月24日至2020年04月30日)
陳逸君, 2020, 重要民俗口湖牽水車藏 (狀)保存維護計畫研擬案結案報告,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執行期間:2019年5月21日至2020年4月30日)
陳逸君, 2020, 嘉義市木業工匠人才清查計畫委託案結案報告,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執行期間:2018年12月06日至2020年01月31日)
陳逸君, 2019, 106-107年臺中市宗教文物普查專案管理計畫,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執行期間:2017年12月29日至2019年08月31日)
陳逸君主持, 李昱協同主持, 2018, 106-107年李秉圭鑿花技術神轎修復人才培育計畫結案報告,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 (執行期間:2018年01月01日至2018年12月31日)
陳逸君主持, 曾永寬協同主持, 2018, 2017古物保存與臺灣記憶講堂,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執行期間:2017年04月27日至2017年12月31日)
陳逸君, 2018, 乙未事件與人物相關物件調查蒐整計畫,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執行期間:2018年05月02日至2018年12月31日)
陳逸君, 2018, 臺南市寺廟文物管理維護指南研擬計畫,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執行期間:2017年11月09日至2018年9月30日)
陳逸君主持, 曾永寬協同主持, 2017, 臺南市寺廟文物保存維護教育推廣計畫結案報告,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執行期間:2017年1月6日至2017年10月30日)
陳逸君主持, 顏祁貞協同主持, 2016, 適應與變異:詔安客信仰祭祀文化 結案報告, 客家委員會. (執行期間: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
黃衍明主持, 陳逸君共同主持, 2016, 嘉南客家研究:回顧與展望成果報告書, 客家委員會. (執行期間:2015年11月6日至2016年9月30日)
陳逸君主持, 顏祁貞協同主持, 2016, 客家鄉土教學與客家文化傳承:以雲林縣詔安客庄國民中小學鄉土教學課程為例 結案報告書,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執行期間:2014年5月20日至2016年5月1日)
王貞富主持 陳逸君共同主持, 2016, 「嘉義縣縣定古蹟嚴禁匠⺠越界私墾碑修復及再利⽤計畫」結案報告,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執行期間:2015年5月13日至2016年6月5日)
陳逸君, 2016, 噶瑪蘭族「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標竿型申請案」實施計畫報告, 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 (執行期間:2015年8月12日至2016年2月15日)
陳逸君主持, 史亞山協同主持, 2015, 104年度東埔社區生態旅遊發展暨培力計畫(二), 玉山國家公園. (執行期間:2015年1月24日至2015年12月31日)
陳逸君, 顏祁貞, 2015, 雲林縣人權教育教材,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 (執行期間: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11月10日)
陳逸君主持, 顏祁貞協同主持, 2015, 敬宗收族-雲林詔安客家祠堂家廟普查計畫 結案報告, 客家委員會. (執行期間: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
陳逸君, 2015, 吹動稻浪的風-雲林縣人權小旅行暨研討會計畫 結案報告,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 (執行期間: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11月10日)
陳逸君主持, 顏祁貞協同主持, 2014, 由產業中萌生的綠色生機─雲林縣二崙鄉詔安客家聚落農業型態變遷與族群認同之研究結案報告, 客家委員會. (執行期間: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
陳逸君, 2014, 103年度東埔社區生態旅遊發展暨培力計畫(一) 結案報告, 玉山國家管理處. (執行期間: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
陳逸君, 2014, 雲林縣人權相關史蹟點基礎普查研究計畫結案報告, 雲林縣政府. (執行期間:2013年9月16日至2014年10月31日)
陳逸君, 2014, 花壇白沙坑迎花燈研究案計畫結案報告, 彰化縣政府文化處. (執行期間:2014年5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
黃衍明主持, 陳逸君共同主持, 2014, 雲林客家研究:回顧與展望研究計畫, 客委會. (執行期間: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
陳逸君, 2013, 湖山水庫工程生態保育措施人文生態系統調查研究規劃計畫,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執行期間: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
陳逸君主持, 顏祁貞協同主持, 2013, 香花僧在北雲林詔安客家區—香花和尚喪葬科儀傳統與變遷之調查研究計畫, 客委會. (執行期間: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
陳逸君主持, 顏祁貞協同主持, 2012, 雲林縣二崙鄉詔安客生態博物館北環廍子、塘子面等聚落,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 (執行期間: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
陳逸君主持, 顏祁貞協同主持, 2012, 客家文化與社會之調查:以雲林詔安客家族群為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執行期間: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
陳逸君, 2012, 100年度新故鄉社區營造/社區營造培力計畫-雲林縣社區營造中心計畫,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 (執行期間: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
陳逸君, 2012, 雲林縣詔安客家生態博物館南環動線基礎調查規劃計畫,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 (執行期間:2010年12月至2012年4月)
陳逸君, 2011, 災難‧重生‧信仰--100 年度牽水狀無形文化資產研討會計畫. (執行期間: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
陳逸君, 2010, 文化的召喚˙護鄉的諾言:98年度雲林縣社區文化性資產守護網計畫, 雲林縣政府. (執行期間:2008.12∼∼2009.8)
陳逸君, 2010, 雲林縣口湖鄉下寮仔聚落環境自力營造成果報告書, 雲林縣政府. (執行期間:2008.12∼∼2009.8)
陳逸君, 2009, 雲林縣口湖鄉下寮聚落保存及活化計畫,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 雲林縣口湖鄉下寮聚落保存及活化計畫. (執行期間:2008年06月至2009月03月)
陳逸君, 2008, 墾拓的時代、救苦的仙爺:新竹客家山區大仙爺信仰之研究,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執行期間:2008年03月至2008年12月)
陳逸君, 2008, 雲林縣二崙鄉來惠社區詔安客家聚落保存基礎調查研究,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 雲林縣二崙鄉來惠社區詔安客家聚落保存基礎調查研究. (執行期間:2008年03月至2008年11月)
陳逸君, 2005, 《流轉中的認同-彰化竹塘地區福佬客族群意識之研究》結案報告,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執行期間:2005年01月01日至2005年12月20日)
陳逸君, 2004, 「百年新社─噶瑪蘭族新故鄉」之策展人及特刊撰述人,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執行期間:2004年07月01日至2004年09月30日)
陳逸君, 2002, 回歸與落實--平埔族群的未來分區座談會成果報告書,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執行期間:2001年10月01日至2002年10月31日)
五、其他論著
陳逸君, 吳平海, 顏祁貞, 2023, 客底記憶湧三結紀錄片.
陳逸君, 吳平海, 顏祁貞, 2022, 木質古物的日常(DVD).
陳逸君, 2022, 遠尋地脈——張廖家廟崇遠堂.
陳逸君, 2021, 素樸蕉絲 靈動雋永, 藝湛登峯:110年重要傳統藝術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授證專輯, pp.90-105.
顏祁貞, 陳逸君, 2020, 華堂煥彩--崇遠堂門神彩繪(DVD).
陳逸君, 吳平海, 顏祁貞, 2019, 嘉義WOOD托幫 DVD.
陳逸君, 顏祁貞, 2015, 吹動稻浪的風—雲林縣人權小旅行暨研討會計畫紀錄片.
陳逸君, 2014, 雲林縣人權相關史蹟點基礎普查研究計畫結案報告摘要, 雲林文獻, Vol.56, pp.135-150.
陳逸君, 吳平海, 顏祁貞, 2013, 清水溪畔的日子 DVD.
陳逸君, 2011, 神聖的侷限:論噶瑪蘭族儀式祭典文化資產保存之困境, 文化資產保存學刊, No.16, pp.47-60.
陳逸君, 2009, 雲林縣口湖鄉下寮聚落保存及活化計畫, 雲林文獻, Vol.51, pp.143-164.
陳逸君, 2008, 雲林縣二崙鄉來惠社區詔安客家聚落保存基礎調查研究計畫, 雲林文獻, Vol.50, pp.144-154.
曹武賀, 王百祥, 蔣敏全, 陳逸君, 蔡金伶, 葉大沛等撰, 2005, 二林分區, 彰化縣平原自然步道導覽手冊, pp.143-159.
陳逸君, 2004, 放眼Nabas─台灣平埔部落巡禮, 台南縣政府主辦《2004 Nabas影展》.
陳逸君, 2002, 認知與定位--當代噶瑪蘭族多重族群認同論述的差距, 研究與動態, No.7, pp.229-258.
陳逸君, 2001, 校訂《認識平埔族人第N種方法》,劉還月、陳柔森、李易蓉合著,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逸君, 2001, 校訂《我是不是平埔族人DIY》,劉還月、陳柔森、李易蓉合著,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逸君, 1999, 沒有人編織的明天, 台灣省政府文化處編《變臉》,台灣省政府文化處出版.
陳逸君, 1999, 歷險福爾摩沙,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