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中的亞伯拉罕:洞悉「神的旨意」 的一個要例〉。劉永明編,《紐約神學教育中心暨漢語網絡神學院三十週年紀念論文集》,頁 21-104。香港:紐約神學教育中心,2022。 閱讀
〈淺談科目設計:我的教學方針〉。《教牧分享》(世界華福中心)。期 223 (2019 年 1 月):頁 22-23。閱讀
〈使徒行傳中的保羅:透視「神的旨意」 的一道窗戶〉。劉永明編,《紐約神學教育中心暨漢語網絡神學院銀禧專輯:獻予丘恩處牧師博士紀念論文集》,頁 39-100。香港:紐約神學教育中心,2017。閱讀
〈「因信稱義」的再思〉。區應毓編,《福音遍傳天下-獻予麥希真牧師論文集》,頁 223-240。加拿大華人神學教育協會,2016。
〈末日審判給教會的啟示-馬太福音廿五31-46〉。區應毓編,《榮美的事奉-獻予高雲漢牧師論文集》,頁 249-262。加拿大華人神學教育協會,2012。
〈羅馬書的寫作策略:保羅神學的處境性與實用性〉。劉永明編,《神學與中國:紐約神學教育中心暨漢語網絡神學院二十周年紀念論文集》,頁 65-102。香港:紐約神學教育中心,2012)。 閱讀
〈揭開神旨意之謎文章系列〉。《漢神院訊》。期 25 (2012 年) 至 期 80 (2023 年)。閱讀
〈何謂「教會世俗化」?〉。《加國華人教會》。期 23 (2009 年) : 頁 1。 閱讀
〈兩極之間文章系列〉。《漢神院訊》。期 1 (2008 年) 至 期 24 (2011 年)。閱讀
〈從迷羊的比喻看經文相互作用〉。劉永明編,《紐約神學教育中心十五周年紀念論文集》,頁 61-77。香港:紐約神學教育中心,2007。閱讀
〈「神國」的兩極性福音真理〉。劉永明編,《紐約神學教育中心十五周年紀念論文集》,頁 105-119。香港:紐約神學教育中心,2007。閱讀 [註:本文被轉載於《時代論壇》。期 1092 (2008 年 8 月 3 日):頁 13。閱讀 ]
〈今日信徒讀經的危機〉。劉永明編,《紐約神學教育中心十五周年紀念論文集》,頁 149-169。香港:紐約神學教育中心,2007。閱讀
“The Lamb and Jesus Christ in Revelation 5 and 1-3.”《中宣文集》。期 4 (2004 年 1 月):頁 45-57。
〈耶和華和撒但在約伯的苦難中所扮演的角色〉。李淑文編,《千禧十架:中國宣道神學院十架神學論文集》,頁:21-29。中國宣道神學院,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