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協力,實踐分享
2015年,我在臉書寫下「我有一個夢」,希望推動籌辦以全國偏鄉教師為主的教學專業成長研習,幸得時任教育部長吳思華教授關注,並指示國教署全力支持。
迄今,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我有一個夢」已經持續10年,邁入第11年,辦理超過60場,每場2天12小時的素養/多元導向實作共備產出型工作坊,實際參與教師超過52,000人,約占台灣中小學教師四分之一;促成跨校、跨縣市、跨領域教師專業社群超過300個,扶持超過4200個中小學老師上台分享課堂實踐,對新課綱之後的台灣中小學教學現場發揮了實質而廣大的影響力。 (夢N發展簡史請參見附表)
但數字不是夢的初衷。
「Teachers get support. Kids get hope.」才是。
「學好方法、找到夥伴、組成社群、課堂實踐、分享實踐」才是。
「別走在我前面,我不一定跟隨;別走在我後面,我不一定帶領;請走在我身邊,成為我的夥伴」才是。
不斷精進學習,共備協作課程。然後回到教室,教好你的學生,「做你說的,說你做的」,才是。
夢N是促進台灣教學現場改變的其一,不是唯一。諸多早已上路的前行者,我們要虛心就教,諸多身邊的同行者,我們要謙卑共學。夢不是唯一,是其一。是殊途同歸的其一。
2017年,因為夢N,大叔有機會直接跟小英總統對話,在潘文忠部長的陪同下,我直陳「中小學固定員額編制」缺乏「公平正義」。
中小學不論大小規模,教師數量就是班級數乘以2,60班的學校就是120+個老師,6班的學校就是12個老師。可是學生的學習領域至少包含17個學科。加上必要的行政職務,比如主任、組長、導師等必需由這12個老師兼任,兼任就必須減課,因為減課,所以一個6班的國中,至少需要3個國文、3個數學、2個自然、2個社會、2個英語老師,就是12個老師只能聘到國英自數社五科老師。
所以6班國中的音樂課誰上?美術課誰上?「如果連師資都沒有,談什麼新課綱?」我說。
在那次對話過後,2017年,偏鄉教育條例三讀通過。
2018年,教育部宣示「合理員額編制」將於2019年起,逐步到位。2020年,我們看見了「合理員額編制」這個政策正式行文到校。
我任教的學校全校6班,依照公文,可以擁有15-17個老師,可以比之前多了3-5個老師。我們終於可以依照我們的課程發展與教學需求,聘用足夠的教師。
改變,從來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人一力。
改變,是更多接近現場的對話,更堅定的行動延續。
面對一棵擋道的參天大樹,你可以選擇刀斧對之,也可以棄路繞道,但,也可以選擇鬆土。
「夢N」就是我們選擇的,一起鬆土不輟的行動。
謝謝所有一起鬆土的前行者及同行者。
夢N一路走來,是多少縣市行政端擔負起瑣碎的前置作業,鋪墊了舞台,讓講師學員們可以安心學習。我期許所有夢的講師及學員夥伴們,讓行政人員感受夢N講師與學員的相互理解,讓所有行政作業程序照著SOP順暢進行,莫讓額外承擔行政工作的縣市行政團隊,積累無奈的心裡感受。教學行政互為依存,讓我們惕勵自勉。
最後,要謝謝這些勇敢的課堂實踐家以及陪伴這些實踐家的講師們。
2019年,有897個老師實現承諾,上台發表自己的課堂實踐;2020年超過900個老師上台發表自己的課堂實踐。
2021年至2022年,因為疫情關係,部分場次因此延期,仍然有超過1400課堂實際家上台分享自己的課堂實踐歷程。
陪伴遠比開班授課辛苦,需要更堅定的信念,謝謝所有的講師夥伴們,你們才是這個夢的構築者。
不是對我承諾,而是對自己課堂裡的孩子承諾;不是因為我而實踐,而是為身為一個老師而勇敢實踐。
透過實踐,讓關心教育的台灣社會知道:
教學從來沒有準備好的一天,但老師們從來沒有停止準備過!
只要沒有得到公平教學對待的,就是偏鄉就是弱勢,城鄉差距在不久的將來,終將被弭平,不論是透由科技,或者交通經濟,未來台灣教育現場,將只剩下教學差距,一個學校與一個學校的差距,一個班級與一個班級的差距,甚至是同一班裡,一個老師與一個老師的教學差距。
夢N就想協助弭平這一塊差距。
數位教學則是促使差距縮小的有效關鍵策略,因此2023年,夢N計劃團隊在潘前部長的指示及數位專辦郭伯臣執秘的邀請下,受資科司補助成立「夢N講師數位協力計畫」(以下簡稱數協),該年針對夢N計畫所屬國中小共22班逾三百位講師提升TPACK教學專業知能,計畫團隊共產出43份單元課程示例、134份單一活動示例及88份TPK操作建議指引,悉數導入夢N該年7場次工作坊,開設540小時TPACK課程計120 班,共指導2,552 位中小學學員數位教學知識與能力。
2024年數協與師大陳佩英教授合作導入AIPACK概念與實務操作,該年新增37份單元課程示例及94份單一活動示例,同時透過與GAI共備優化31份單元課程示例及60份單一活動示例,更產出25份AI共備經驗及注意事項,悉數導入夢N該年6場次工作坊,開設474小時TPACK課程計142班,共指導3,114位中小學學員數位教學知識與能力。
2025年計畫將更進一步同時實施夢N講師增能與各班共備雙軌並行策略,增能工作坊持續提升夢N講師TPACK教學專業知能並優化AIPACK經驗;共備工作坊持續運用及結合GAI新創及優化國中小各科各年段TPACK示例。本年度參加計畫的夢N講師人次將達到去年的1.4倍,亦將持續提供資科司AI共備經驗與注意事項,並拍攝TAPCK示例課堂操作影像上架於資料司及夢N現有YT平台(訂閱數6030)及FB粉專(訂閱數24000)供教師參考,進一步擴大計畫對數位教學的影響範圍與效益,並促進更多教師在課堂上應用數位工具和策略的知能。
PLC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X TPACK (數位教學) X 夢N,讓我們繼續前行
改變逐漸成真,夥伴仍需努力。
我們需要號召、影響、協助、扶持更多的課堂實踐家,讓更多的課堂實踐家回到他們的學校,影響更多更多與他們朝夕相處的校內夥伴,拉近教學落差。只有弭平更多的教學落差,台灣的孩子,才有機會不再受限於出身;只有弭平更多教學落差,台灣的孩子,才有機會,因為教育,看見自己的天賦,找到自己的舞台,開展自己與眾不同的人生。
講師、學員、行政團隊,我們都是夢團隊,都是台灣隊。
我們都是改變台灣教學現場的其一。
不可或缺的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