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家之星】獲獎者專欄—陳勰龍教師
【實踐家之星】獲獎者專欄—陳勰龍教師
啟發與實踐的開始
陳勰龍老師,臺南市忠孝國中的綜合活動老師,深深熱愛童軍教學。他的教學轉捩點始於2019年參加「夢的N次方」的雲林場,讓他首次接觸夢N的豐富能量。隨著參加不同地區的夢N活動,勰龍老師開始擔任實踐家,並在2023年擔任了臺南場的召集人。他立志將實踐作為長期目標,並將每一次參與夢N舞台視為成長與精進的機會。
童軍課程的挑戰與調整
勰龍老師的課程設計圍繞著童軍活動中的「繩結」這一核心技能。他發現,學生對於繩結的學習常因不明白學習目的而失去興趣,或因為教學過於緊湊而無法充分消化內容。在與夢N夥伴共備討論後,勰龍老師改變了課程設計,將課程從技能重點轉向「如何運用繩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樣的轉變讓課程不再僅僅是技能訓練,而是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
數位工具的融入與教學成效
在後疫情時代,數位工具成為教學的重要輔助。勰龍老師老師將Padlet、Canva等數位平台引入課堂,讓學生透過多媒體記錄學習歷程,並進行小組討論與評估。他將繩結的功能與英語結合,讓學生以雙語方式理解繩結的用途,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能力,還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數位化的運用讓不同學習速度的學生能依照自己的步調進行學習,實現了差異化教學。
學生的回饋與教學影響
在勰龍老師的課程中,學生表現出意想不到的成長與變化。例如,一位常缺課的學生因為繩結課程的趣味性,主動參與並完成課堂任務,這讓勰龍老師倍感驚喜。此外,另一位情緒障礙學生通過數位工具的使用,減少了面對面的壓力,順利融入課堂。這些例子證明了勰龍老師的教學設計不僅幫助了學生掌握技能,也促進了他們的自信與合作能力。
面對挑戰與未來展望
在課程實踐中,勰龍老師也遇到一些挑戰,特別是在數位工具的融入與真實體驗課程的平衡上。雖然數位化提升了學生的參與度,但在某些情況下仍需回歸傳統紙本教學。他也努力克服了課程設計上系統性不足的問題,並將知識點系統化,讓學生能夠將所學運用到生活中解決問題。
未來,勰龍老師期望能夠持續在夢N舞台上分享自己的課程設計,並通過陪伴新實踐家,鼓勵更多教師加入這個社群,共同推動教學實踐的成長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