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文字、錄音:王怡珽(夢N專任助理)
2023/05/07
2018臺中夢N國小自然的DIY(照片提供:蕭宇青老師)
成為一位對孩子有影響力的老師,是我對自己的期待,因此藉由精進自己的專業知識,讓我有多元的教學策略帶給孩子不一樣的學習刺激。同時,我也希望成為一位善於傾聽的老師,當孩子需要傾聽者時,我可以作為他的心靈依靠,並且陪伴他度過人生低谷。
「用愛與包容影響孩子」
我期許自己成為一位能夠幫助孩子看見自己亮點的老師,每位孩子身上都有種獨特的能力,而我要做的是依照他們不同的特質給予適合的學習,讓孩子喜愛上學、樂於學習,建立積極的學習態度,我一直努力在做這件事。之前在指導科展比賽時,有位同學個性較內向,然而我持續鼓勵他,讓他有機會在小組內表達意見。剛開始,他有些卻步,但隨著不斷練習,和小組夥伴建立默契後,現在他已經能侃侃而談。
我很清楚,我的教學對於孩子的影響深遠,因此不只是學科專業知識,我也希望能在與孩子相處中學會愛與包容。那些我曾經教過的學生,有些已經大學畢業,曾經有位學生跟我說:「老師很感謝那時候您有教過我,因為您總是會帶我們做很多科學實驗,讓我不再那麼討厭自然課。」雖然,我每周陪伴孩子的時間不長,但每當有學生回到母校,並且找我談天說笑,對我來說就是一件最棒的事。
2021校內投石器的學生畫面
(照片提供:蕭宇青老師)
平時上課記錄(照片提供:蕭宇青老師)
「跳脫思維,教學相長」
為了豐富教學內容,我會設計不同教學活動,以康軒版國小五年級自然課本第三單元「動物世界面面觀」為例,
你說我猜:請學生兩兩一組,以課本中出現的動物作為謎底,活動中,只能以動物的性格特徵、外觀、身形體態、行為模式等作為描述內容,讓學生熟悉動物的形態和特徵。
反向曼陀羅思考法:五人一組,將九宮格中心格子作為謎底,剩下的八個格子填上與謎底相關的動物特徵、外觀、覓食方式、保護自己的方法等作為謎題。
平時的上課記錄(照片提供:蕭宇青老師)
每每到了動物單元的教學總是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我也從學生身上發現不同的觀點,曾經有一次,我提出問題:「有什麼動物既會飛又會分泌乳汁呢?」原本我預期學生會回答蝙蝠,沒想到有位學生說:「紅鶴!」這個答案讓我又驚又喜,驚的是孩子跳脫課本既有的答案,喜的是孩子將他旅行的收穫轉化至課堂學習,讓我開啟新的眼界,認識新的事物,對我來說也是教學相長。
「將課本知識轉化為實作工具」
除了校內共備夥伴外,我也喜歡參加校外社群,例如:在陳進旺老師的共備研習,可以看到多元的教學策略外,也能了解不同學校的教學資源,有更多的交流。另一個是加入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國民中小科學教師探究增能計畫,在這裡每位種子教師都需要公開觀課,以及錄影紀錄,我可以從影片中再次審視自己的教學,調整教學策略,找到對學生更好的方法,是最大的收穫。
今年,我還參加了創造性思維暨21世紀核心素養課程推動與教學能力提升計畫,將五年級的投石器課程,結合數位資訊、美術、國語以及作文表達力,設計情境,將全班同學五人一組,共分成六組,每組學生是一個創投公司,公司成員中包含編輯者、推廣者、產品設計者,讓學生身臨其境將產品設計出來後,公開發表,並且找到投資者支持他們的創作。這些學習不論是對我還是學生來說,都是一項新的體驗,將教室內的知識轉化為具體之實作工具,使得每位學生都能有更進階的學習。
2021臺中夢N實踐家團拍
(照片提供:翁令曄老師)
最後,我想分享一個小故事:「過去任教的班級中,有位學生經常在課後協助教室清潔,也會向我訴說他內心的困擾。」這件事情一直圍繞在我心上,因為學生信任我,願意將他的煩惱與我分享,或許我沒有辦法幫他解決困難,但我想他會一直記得,曾經有位老師在他煩惱憂愁時,在旁邊加油打氣,給予他繼續向前走的勇氣。
補充資料:
蕭宇青老師的ShareClass:https://www.shareclass.org/profile/22263e8b35224d55a8bcbb88c1f3b6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