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文字:王怡珽(夢N專任助理)
錄音:魏翎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系學生)
2022/08/21
從護理師到教師,宜臻老師從醫院走進了校園,人生職涯有了很大的轉變,雖然對象不同,但相同的是,都是為了社會付出與努力。即便偶有挫折,仍舊對於教育抱有一些期待,也為了改變教學,進而開始參加研習,想讓那些在教室裡靜不下來的孩子,有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擔任實踐家分享自己如何讓學生快樂地忙於課程
(照片提供:李宜臻老師)
「教學,是一件快樂的事」
目前任教於桃園市光明國小的李宜臻老師,憑藉著對教學的喜愛,讓她從護理師轉換跑道走進教學現場。對她來說,教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幫助學生完成目標也帶給她無比的成就感。
原為醫護背景的她,在醫院裡看過無數生死離別,感受到助人帶來的成就感,因此思索著如何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幫助他人,然而當時的護理系升學管道較為侷限,在幾度思索後,決心轉而考取新竹師院師資班,接受教師專業培訓,並且成為一名教師。
願意接受挑戰的學生,大排長龍,愈有挑戰性,愈是讓人躍躍欲試!(照片提供:李宜臻老師)
學生介紹毛毛蟲蛻變蝴蝶的報告02_簡報報告後,加上3分鐘的精采生動話劇演出
(照片提供:李宜臻老師)
學生興奮參與_力與運動單元_遊戲設計01
(照片提供:李宜臻老師)
「挫折之後的轉變」
宜臻老師踏入教職將近二十載,曾經有段經驗讓她對於教學感到挫折與失落。
當時她在一所「以孩子為中心」作為教育理念的實驗學校任教,教學採混齡編班、情境式引導,學生可以自由地進出教室,選擇自己想要的課程。「那時候的教學狀況,讓我很氣餒。我每天花了很多時間備課,想把我所知道的知識和想法傳授給學生,可是教室內很失控,學生完全不理睬我,自顧自地做自己的事。」宜臻老師沮喪地說。「會不會是我想教的內容和學生有興趣的主題有落差呢?」為了調整教學,她開始紀錄每天的教學歷程,掌握孩子的學習進度,透過這些記錄,讓她將教學做得更細緻。「我開始和孩子們一起坐在木質地板上學習,並將黑板紙和粉筆發給他們,讓他們可以在上面寫下答案、回答問題。」比起上對下的講課模式,或許打破師生藩籬、鼓勵同儕共學更能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我發現,那些原本會在教室內跑來跑去的孩子,開始願意坐下聽我講課了。」看到學生不一樣的轉變,讓翻轉教學在宜臻老師的內心開始萌芽。
雖然,這所學校曾經為她帶來一些挫折,但也發生一件令她印象深刻的事。由於學習環境自由且開放,學生也較為活潑,教室氣氛也較為活絡。有次,宜臻老師在上自然實驗課時,為了調解兩位學生互相爭搶實驗器材的紛爭,她不慎被器材劃傷了手,原本討論熱烈的課堂,瞬間鴉雀無聲。事後,其中一位學生寫了卡片給她,向她道歉,同時也說明事件原委。宜臻老師則認為能藉此機會教育,將兩位學生找來互相了解彼此當下的想法,也讓他們知道團體合作的重要性。
動物桌遊_心臟病,看到大家緊張的出牌姿勢,就知道我們都想贏的鬥志出現了!
(照片提供:李宜臻老師)
「科學探究,學習樂趣」
身為一名自然老師,宜臻老師曾經指導學生幾次科展比賽,不過她甄選的方式很特別,不是依照在校成績而是面試。「我認為,參加科展並不是只要學業成績優秀就好,更重要的是學生如何面對壓力以及自律能力。因此,面試的時候我會問兩個問題,第一,你平常如何排解壓力?第二,你會多久整理一次書包?」參加科展的過程,漫長且辛苦,為了印證實驗假設,學生必須不斷地操作實驗、調整自變項,以及面對失敗。學生需要有抗壓能力以及排解壓力的方法,才能讓他們在這單調的科學探究活動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此外,由於學生們會在自然專科教室操作實驗,除了科展選手使用外,平常也有其他學生上課使用,每次實驗結束後,他們需要將教室恢復整潔。「最後,我挑選出來的學生,每一位都很自動自發,也對練習相當投入。因為全國決賽在暑假,這群孩子也願意犧牲玩樂的時間,主動學習與努力,讓我很感動。」宜臻老師驕傲地說。最後,他們獲得第59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化學科探究精神獎。「雖然,學生們對於沒有獲得前三名難掩失望,但他們的成長與努力,都讓我們彼此更加卓越。」
我們一起努力前進全國科展,過程辛苦,卻讓我們彼此感情更好~
(照片提供:李宜臻老師)
宜臻老師談起這次科展的小插曲,「當我在確認今年的科展探究主題時才發現,學生選的題目已經有其他學校曾經發表過了。」她馬上跟學生說:「你們得更改主題,或者在同一主題改以其他方法進行研究。」她原本以為學生會很喪氣,沒想到學生跟她說:「老師,沒關係,我們可以改變研究方法執行,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這群孩子展現出科學探究的決心及自信,讓她感到欣慰。
2019全國科展-桃園市代表隊之一-賽前從容的練習
(照片提供:李宜臻老師)
2019全國科展-桃園市代表隊之一_我們的刊版
(照片提供:李宜臻老師)
2019全國科展-桃園市代表隊之一-我們每人身上穿著代表彩虹七彩顏色,就是愛耍酷愛玩的本性
(照片提供:李宜臻老師)
「改變教學,開始學習」
「我想成為一名能讓孩子放開心胸,且願意與我分享生活的老師。」宜臻老師開心地說。有次,她走在路上,遇到之前教過的學生,閒聊幾句後,學生對她說:「老師,我跟您說,您真的是我從國小到現在遇到最好的老師。因為您做事情都會講道理,會讓我們知道怎樣做是對的,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不能做。在我們犯錯時,會以最明確的方式告訴我們並讓我們改正,在錯誤中學習並成長。」
過去在實驗學校教書的那幾年,讓她對於教書的態度有很大的轉變,教師權威不再是教室內的唯一圭臬,改變教學,讓學生重新學習,才是學習真正的開始。
擔任實踐家發表,榮獲教育部頒發證明書(照片提供:李宜臻老師)
學生輪流上台嘗試操作_尋找盒子堆疊後的平衡點
(照片提供:李宜臻老師)
我們一起合作2年,共同陪伴學生兩天一夜畢業旅行
(照片提供:李宜臻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