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文字:王怡珽(夢N專任助理)
錄音:張家源(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系學生)
2022/01/01
國小國語MAPS的起點-2017夢N屏東場(照片提供:廖雅惠老師)
「說真的,會組成社群真的是意外!一開始我沒有想這麼多,只是幾位有在嘗試MAPS教學法的老師剛好都在南部,雖然年段不同、版本也不同,但我們仍相約一起備課,討論課程架構。」目前任教於高雄市過埤國小的廖雅惠老師,同時也是國小國語MAPS總召,談起成立南區國小MAPS社群的緣起。
回流共備-於高雄市新光國小(照片提供:廖雅惠老師)
「夢想,從屏東出發」
2014年,雅惠老師已經教書第九年的她遇到瓶頸,偶然機會下參加政忠主任的研習。看到政忠主任的MAPS後,發現這套教學法相當適合當時任教國小二年級的她,因此,開始將MAPS從國中帶進國小。後來因為時常與政忠主任詢問關於MAPS的教學策略, 2017年政忠主任邀請雅惠老師與她的夥伴們在夢N屏東場開班。
「我們想做的不只是開班,更希望能有更多老師加入國小MAPS的行列。」因此,雅惠老師、寧定威老師及其他夥伴們討論後,為了讓學員於研習結束後仍有機會繼續鑽研以及討論,決定設立臉書社團。「我們期待這個平台能成為課後服務的一部份,因為MAPS 對於老師來說,可能不是很好上手,如果能有一個地方讓有興趣的老師可以討論,同時分享教學經驗、提問學習單,我覺得都是很棒的一件事。」
回流共備研習大合照(照片提供:廖雅惠老師)
國小MAPS南區回流共備研習-自主性研習1(照片提供:廖雅惠老師)
「我們都是MAPS的學習者」
「我們永遠把自己站在學習者的角度去看待『學習』這件事,以我自己來說,我不斷地參加政忠主任的MAPS研習,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學習與聆聽中,看到自己的不足,進而調整課程。」雅惠老師如是說。
國小MAPS暑期研習因而誕生,為了讓社群夥伴能溫故知新,從2017年暑假開始,雅惠老師和阿威老師每年在高雄辦理增能回流研習,連續辦了四年,直到2021年因為疫情而停辦。
起初,只有三、四位的共備夥伴到現在有十幾位的社群核心成員,以及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社群還在持續穩健地壯大。「夥伴們知道我要教學還要申請活化教學計畫有些分身乏術,仁虹老師便跳出來勇於承擔任務,雖然最後因為疫情改以明年再申請。還有其他夥伴在每次回流研習表示可以幫忙前台簽到、協助收錢等庶務工作。」一路上,不只是貴人伸手相助,也受到夥伴們熱情與無私地協助,都讓雅惠老師感念在心頭。
也因為這樣,對於雅惠老師來說,經營社群最困難的是時間不夠。雅惠老師說:「社群的初衷,只是想要把MAPS教學法推廣出去,就是這股傻勁和熱情,讓大家再忙也要做下去。我們在課餘時間抽空思考如何精進和調整教學,雖然沒有特別訂定社群目標,但夥伴都知道,這就是我們的共同目標。」
國小MAPS南區講師夥伴(照片提供:廖雅惠老師)
「將MAPS帶往各個角落」
雅惠老師說:「剛開始要邀請夥伴擔任回流研習的講師,其實我的內心忐忑不安,因為我既沒有辦法提供講師費,講課時間也從原本的半小時拉長至一小時,不曉得會不會造成夥伴的負擔。但是當我把想法拋出來的時候,所有煩惱都在夥伴們的支持下消失殆盡。」不僅如此,她在社群中看到只要夥伴的需求,就會有人挺身而出,或是在學校遇到不愉快的事,其他夥伴也會給予鼓勵與建議。
即便目前社群成立五年多,雅惠老師仍認為這是一個發展中的社群,希望透過社群的力量,再帶出更多的領頭羊組成校內社群,讓不同學校的老師認識MAPS教學,遍地開花。這一、兩年MAPS社群在各地蓬勃發展,不只南部,北部和中部也各自有由郭富華老師和賴建光老師組成國小MAPS社群。
雅惠老師特別提到與她在同所學校服務的夥伴,社會科洪品薇老師,過去品薇老師曾經參加出版社舉辦的MAPS工作坊,聽完後雖然躍躍欲試,但卻不得其門而入。當她得知雅惠老師要在校內成立MAPS社群時,她相當有興趣,也熱衷於參加共備社群討論。幾次之後,她勇於跨出實踐第一步,用MAPS教學法來上社會課,學生的學習成效有大幅度的進步,也讓她更有信心繼續下去。雅惠老師進而鼓勵她參加夢N以及政忠主任的MAPS種子教師培訓,並成為第二屆MAPS種子教師。
現在,她將自己的個人風格融入於MAPS中,也是夢N的講師之一。
當雅惠老師看到實踐家第一次站上台,再不斷自我精進,成為講師,她內心感到悸動與成就感,讓她感覺當初的起心動念和小夢想,好像實現了。
MAPS團隊小物(照片提供:廖雅惠老師)
回流共備討論2(照片提供:廖雅惠老師)
「創造屬於自己的MAPS」
「當初會想要把MAPS推廣到國小,是因為我看到MAPS的可能性,我認為這樣的教學法可以促進學生的思考與表達,對孩子來說,這些能力養成是重要的。」雅惠老師再次說起這個想望的初衷。
展望未來,雅惠老師期待能有機會傳承給更年輕的夥伴,創造更多機會給不同的老師,讓每位老師的努力都有機會被看見。「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完美詮釋MAPS教學法,因為我們都不是王政忠,我們也都不是山中大叔。但是,我覺得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我們所能,為我們的孩子客製化屬於他們的MAPS課程,而這是屬於老師專業的所在,也是我們一起共備的動力來源。曾經,政忠主任鼓勵我們,只要MAPS不再是王政忠的MAPS,那麼才有它的意義與價值。」雅惠老師認為,不需要執著MAPS的每個項目都要達到完美,反而是融入自己風格的MAPS才是最適合自己與學生的MAPS。「只要肯踏出第一步,那麼你會發現,原來身邊都是夥伴,我們這群國小MAPS的夥伴都很願意伸出援手提供協助。」
最後,雅惠老師特別介紹「MAPS團隊專屬小物」的由來,是因為夥伴楊巽堯老師有次看到國中國文班有粉紅色的團服,不經意地說出:「好好哦,我也好想要一件屬於我們的團服。」剛好和雅惠老師的想法不謀而合。經討論後,由品薇老師設計LOGO並且政忠主任也提供MAPS新的定義「Make all possible start」。之後,因應疫情也做了口罩、貼紙和徽章,雅惠老師覺得這是她的心意也凝聚夥伴的向心力,希望未來的一年全力以赴,努力做到最好的樣子。
註:MAPS教學法由南投縣爽文國中王政忠老師所研發,MAPS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創教學法,包含4個核心元素:
Mind Mapping(圖像):利用包含心智繪圖在內的多元圖像表格協助學生從檢索到組織訊息,讓思維可見。
Asking Questions(提問):有意識的三層次提問設計,題目本身具有可閱讀性。
Presentation(發表):設計多元跨域發表模式,包含口說、圖表、戲劇等,協助學生梳理內化閱讀歷程。
Scaffolding Instruction(鷹架):透過提問、圖像、發表、同儕等多元工具或策略,搭建並拆除各階段學習鷹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