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一抹書香,伴一路成長
—文心讀書會:共讀共好、專業成長
—文心讀書會:共讀共好、專業成長
受訪者:臺中市文心國民小學 張永杰老師
採訪:詹玉婷(夢N專案助理)
文字:詹玉婷
2024/03/18
文心讀書會第一次聚會(照片提供:張永杰老師)
「一次實踐家培訓,我看到麗雲老師在看一些由中國大陸出版,講述教育理論的書,好奇詢問老師可不可以開書單給我,讓我自己買來看,老師卻說:『幹嘛開書單?我們直接成立一個讀書會就好啊!』」。談起文心讀書會的成立原由,永杰老師形容這是一個「陰錯陽差」的故事。可古往今來,有多少美好的事物是原先就一應計畫好的呢?它們都在等待偶然發現的人。
來自臺中市文心國小的張永杰老師,是國小國語共備社群—文心讀書會的召集人。數年前,他的一句無心之語,促成了讀書會的成立,也開啟國小國語教學的重要新頁。雖說是無心插柳,如今一棵棵柳樹,終也長成一片繁盛的綠蔭。
麗雲老師與永杰老師(照片提供:張永杰老師)
「跨出那一步」
在訪談過程中,永杰老師不止一次提到,麗雲老師是為他指點方向的貴人。當初,為了轉換教學環境,永杰老師毅然離開已經任職23年的北屯國小,轉而到文心國小任教;也是在這裡的一場研習,他看到了講者麗雲老師的教學演示,確立了自己要走的教學方向,更因此答應麗雲老師的邀請,成為夢N的實踐家,也才有後來讀書會的成立。
永杰老師說,如果當初自己故步自封,堅守著自己舊的教學模式,或許教學生涯還是能過得平安閒逸、不會有太大的錯漏;然而,這樣陳舊的教法雖然可行,卻會像浮木漂流於海上一般,虛無飄渺、無可依循。在加入夢N之後,永杰老師找到了自己追尋已久的語文教學模式;在準備實踐家分享時,他藉機檢視自己的教學思路;實踐於課堂後,他藉由學生的反饋,一次次做修正,讓這套教學模式越趨扎實、有厚度,教學上也變得更有信心。
「老師只有走出教室、走出學校、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才能跟上外面的腳步」。
「專業社群的重要」
「如果沒有跨校的共備社群,可以讓老師出到外面來,讓自己不斷去成長,老師不會進步」,這也是當初成立文心讀書會最大的初衷。文心讀書會在2020年7月6日成立,之所以叫文心讀書會,是因為每一次共備幾乎都辦在文心國小。甫創立時,讀書會主要採共讀、導讀的模式進行,漸漸,讀書會的功能更臻完善;現在的共備,亦會邀請麗雲老師,依夥伴需求分享不同主題的內容。
語文教學分為人文性及工具性,前者在於內容上的理解,進而能在情感上感悟體會;後者則是著重在聽、說、讀、寫能力的養成。每次共備時,麗雲老師都會帶著夥伴們從課綱出發,去理解這套系統;並透過教、學、評三位一體的教學法,找出評點、進行教學設計,描繪出提升學生閱讀及寫作能力素養的法門。老師們帶著共備豐碩的成果回到班上,教學更顯事半功倍,除了教學越來越有自信,小孩可以也學得好,進而得到家長的支持。
永杰老師認為,這就是社群之於教師專業發展的價值。位處教學現場,老師常要單獨面對教學的所有挑戰,學校能提供的幫助其實不多。加入一個專業社群,夥伴們的智慧結晶,可以幫助老師克服教學上的挑戰;透過專業對話,可以釐清方向、促進多元的思考;有社群專業的學者引路,更降低老師需要試錯的比率。
讀書會在大楊國小進行共備(照片提供:張永杰老師)
麗雲老師主題分享(照片提供:張永杰老師)
「讀書會的組成」
文心讀書會主要由三個群體組成:其一,是由7位實踐家組成的幹部群,他們有個響亮的名號—「三大版本我不怕」,負責讀書會的日常運作、行政事務、活化計畫申請……等;其二,是夢N的國小國語實踐家,他們亦是組成社群的骨幹,也因為實踐家培訓大都由麗雲老師帶領,讀書會於是承擔了大部分的培訓工作;其三是對語文教學有興趣的教育夥伴,他們通常受到他人推介慕名而來。讀書會對參加者並不設限,甚至有人在準備教師甄試的時候,會來參加讀書會,以期確立自己的方向從起始就正確。
世界知名企業家—稻盛和夫曾提出一個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結果 = 想法 × 能力 × 熱忱」,除了有初始的想法,能力和熱忱也是創造成功的要素之一。猶如讀書會的成功,是「三大版本我不怕」的幹部們,欲促進臺灣國語教學的熱忱及努力堆砌出來的,永杰老師說,在每一次集會,幹部們願意無怨無悔付出的心,是最讓他動容的事;另一種熱忱,是來參加共備的夥伴,一張張誠摯的臉,絲毫看不出對於犧牲假日、舟車勞頓的不耐,只為能增進自己的教學、強化孩子們的學習能力。這樣的熱忱,除了讓讀書會能茁壯,也是社群能持續經營下去最大的動力。
「永杰老師的想法 × 麗雲老師的傾囊相授、幹部的勞心費神 × 每位參與者的熱忱」,遂組成了蓬勃發展的文心讀書會。
↑ ↓「三大版本我不怕」的幹部們(照片提供:張永杰老師)
「三大版本」的幹部們每年為申請活化計畫而齊聚一堂
(照片提供:張永杰老師)
台中夢,國小國語全員合影(照片提供:張永杰老師)
「一個人或許能走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很遠」
讀書會成立至今,集結了約136位來自全臺各地的成員;每次實體讀書會,都至少會有30位老師參與。永杰老師說,他期待自己成為教學場域的陪伴者,能帶著孩子依據興趣和個人特質,找出自已的目標,並陪伴他們嘗試、失敗、修正後,再一次嘗試;恰如讀書會成立的初衷,即是想陪伴每個在國語文漫漫教學路上的老師,一直走下去。
最後,永杰老師想感謝一直支持社群的好夥伴們:陳麗雲老師專業又溫暖的帶領、「三大版本我不怕」的幹部們、文心國小陳怡婷校長總是願意無償提供場地,以及每一位願意共襄盛舉的學員們,杏壇因你們而閃亮!
編輯後記:
在訪談時,我們問老師在教學路上是否遇過什麼挫折,老師開懷大笑的回答:「一路順暢!」。
原本我們以為老師是令人稱羨的人生勝利組,訪談到後面才發現,老師並非沒有遇到困難,只是因為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豐富的人生經驗,遇到困難也不覺得是挫折,反而能以正向的態度面對。
比如談及每年申請活化計畫的經費時,繁複的程序讓幹部們需要花上整整一天的時間絞盡腦汁,老師卻說這是一個讓他們反思去年做過什麼,並省思的好機會;又或者,在面對學生的負面情緒時,老師說他的做法是先接納情緒、再好好的去談,因為老師說自己小時候也不是什麼「乖孩子」,以己度人,能夠了解孩子在想什麼,因此沒有遇過學生有很大的反彈。
雖然老師一直謙遜的說,自己是因為運氣好才得以一帆風順,但在我們看來,對待事情圓融的做法、正向的心態,也許才是老師認為教學生涯沒有挫折的真正原因,也值得我們擇善而從。
上課怎麼學,作文就這麼寫。議論文都難不倒我,更何況是其他作文!
(照片提供:張永杰老師)
夢N課堂實踐家於文心國小禮堂進行培訓(照片提供:張永杰老師)
參加讀書會,活力滿滿的老師們(照片提供:張永杰老師)
「三大版本」幹部們本身亦是夢N的實踐家喔!
(照片提供:張永杰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