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文字:王怡珽(夢N專任助理)
錄音:林苹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學生)
2021/06/19
我想要改變。
但不知道可以怎麼做,剛好校內同事相約去宜蘭參加夢N,再加上耳聞政忠老師的名氣,我想知道夢N在做什麼,因此我參加106年宜蘭場國中英文班。
夢N增能後與現場教師分享(花蓮縣教育處邀請)(照片提供:張馨文老師)
英語對話是為了讓學生了解課本所學的文法片語如何應用,但實際上因應考試,有些老師會把它當作一般課文來上,單字、文法、句型教完便結束對話課程,而我就是其中一位。不過促使我想要改變的契機是升學制度的轉變,班上學生的英文科會考成績突然下滑許多,讓我開始反省是不是目前的教學方式已不再適合現在的考試模式。
後來去了夢N聽到桃園市文昌國中黃毓芬老師分享她在班上英語對話的方式,開啟我對於英語對話教學有新的可能。
回到班上,除了將對話部分句子挖空外,我為了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可以練習口說,改良成以跑讀方式進行,學生需要去指定位置,把句子記回來再跟組員分享,過程中除了記句子外,學生還得以口述方式向組員表達,接著再依照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將句子填入空格,我把這套方法稱作為「Running Dictation」。
同時以分組差異化教學賦予學生不同任務,讓學生各自獲得成就感,也因為每個人都能為小組努力,學生會更願意嘗試回答問題,使得上課氣氛更為活躍。
差異化教學的課堂實踐(照片提供:張馨文老師)
2020.12.12 宜蘭場實踐家分享(照片提供:張馨文老師)
除了教學方式改變外,我也試圖將英文融入不同科目,我觀察到班上男生喜歡看美國職籃轉播再加上校內籃球隊風氣旺盛,因此我和體育老師合作將籃球常用的規則和術語作為彈性學習的教材。學生因而立定未來到美國觀看美國職籃的目標,他們不只是想看球星,而是為了追求夢想而努力學好英文,這樣的變化其實讓我感到開心。
此外因為英文是會考科目之一,我會讓學生使用「Cool English線上學習平臺」,裡面的資源可以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有相對應的練習,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改變教學之後,會考成績確實有提升,待加強的學生已明顯減少,且校內其他老師也因看到班上學生在英文上產生興趣,異質分組方式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共學進而想要跟進,雖然學習並非一蹴而就,改變無法突飛猛進,我仍期待學校有更多老師能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