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員到實踐家,為輔導注入新活水
安南國中江靜宜老師(2)
安南國中江靜宜老師(2)
採訪、文字:王怡珽(夢N專任助理)
2021/09/11
輔導工作向來不容易,需要透過興趣探索課程讓孩子找對路。
成為實踐家,讓我更快找到方法協助孩子,走在適合自己的道路上,成為更有自信的人。
2020年夢N臺南場國中綜合大合照(照片提供:江靜宜老師)
夢N實踐家培訓研習 (照片提供:江靜宜老師)
「別人可以,我也可以。」
我想當實踐家,所以我舉手擊掌了。
然而,成為實踐家,心情感到焦慮並不是擊掌的那刻,而是開始培訓研習的時候。「我真的可以嗎?我能不能做到呢?」再加上,由於我目前在學校擔任衛生組長,這一年來疫情發展起起伏伏,我也不確定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備課實踐。然而,培訓課程開始之後,我的心也越來越安定。
從好奇、了解、嘗試、實踐,我從學員變成實踐家。實踐家課堂實踐分享像是一則極短篇,我透過講師的幫助,把一整年所做的改變讓大家看見,也希望別人看到我的勇敢,願意走出來。
他們也會發現:「實踐,其實不難。」
2020夢N課程在課堂實踐:目標設定課程
(照片提供:江靜宜老師)
運用「誰是臥底」在職群認識課程
(照片提供:江靜宜老師)
國中三年級性平教育課程(照片提供:江靜宜老師)
「真誠接納學生,找到自我價值」
翻轉課堂的過程,就像是一場接力賽。每個人都會需要歇息的時候,當我在社群看到大家都還在努力,我就會告訴自己:「休息夠了,就可以再出發囉!」一棒接一棒,讓每個人的教學熱誠不中斷,延續在每位夥伴的手中。除此之外,社群共備不僅是準備課程,夥伴間也會分享教學或是生活上遇到的困境和挫折。
我們有共同的目標,所以相互扶持、彼此打氣,一起解決困難。
進行輔導工作時,也需要經常與家長聯繫與溝通,無論是協助高關懷學生或是生涯規劃。尤其是升學制度改變,學生不再以分數高低作為志願選填的唯一考量。透過課程,引導學生探索自己的興趣所在。雖然有些家長會擔心也認為:「孩子年紀尚輕,什麼都不懂。」
課堂上,我會和學生說:「如果你想和父母對話,自己一定要先收集資料,不然自己都不清楚,要如何說服父母呢?」藉由工作實踐課程,讓學生和家長熟悉不同職業的發展,也包含新興產業,從而細微深入每個行業所應具備的能力,除了能幫助學生體會每個行業的專業和辛苦外,更能讓家長理解孩子的選擇。
輔導,要真誠接納,無條件相信。我認為:「當學生沒有遵守承諾,並不是他想要欺騙,而是他還沒有足夠能力完成他的諾言。未來,當有孩子裝作不在意說出:『沒差啊!』的時候,我能接住他,聽他說話。」
此外,看到學生的可能性,協助他們找到自我價值,站上正確舞台,是我想要不間斷實踐的動力來源。
2021夢N臺南場實踐家線上分享(照片提供:江靜宜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