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文字、錄音:王怡珽(夢N專任助理)
2022/10/02
iPad融入音樂課堂實踐-樂在學習(照片提供:江宇帆老師)
對於宇帆老師來說,擔任音樂老師原本只是一個讓她可以兼顧教學與鋼琴演奏的中繼站,目標是到國外進修,希望能成為一位職業鋼琴伴奏。不過,隨著教學經驗日漸增長,讓她慢慢覺得,這是一份能為孩子帶來改變的工作,並且開始創造不一樣的音樂課。
「結合專業與興趣的教學工作」
目前任教於新北市埔墘國小的江宇帆老師從小學習鋼琴,科班出身的她,原本計畫成為一名專業的鋼琴伴奏。成為國小音樂老師對她而言,是其中一份結合專業的工作。
宇帆老師從國立臺中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現為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畢業後回到新北市,以音樂公費第一名分發至埔墘國小服務。除了教學外,她也參加新北市教師合唱團擔任鋼琴伴奏,當時每週的團練時間讓她很期待,在教學工作之餘,還能繼續維持鋼琴演奏。
「其實,剛開始教書的時候,我常常懷疑自己到底是在做音樂教學,還是只是在管教學生?」剛開始教書時,因為與人生原本的目標不同,宇帆老師每年都想辭職。不過,每當有這個念頭出現的時候,暑假彷彿及時雨,讓她有時間好好地充電,再堅持下去。今年,是她教書第十九年,雖然她原本在音樂這條路上的規劃是以演奏為主,但她想:「或許是因為我的個性比較熱心吧,我看到學生有困難、需要幫忙,我就會想盡辦法幫他解決。」
iPad Seeding Teacher研習-自備跑馬燈自介
(照片提供:江宇帆老師)
「直笛比賽推陳出新」
除了擔任教師合唱團的鋼琴伴奏外,宇帆老師也喜歡參與校外研習,將研習所獲得的能量,化為新的教學靈感。「讓學生每次上課產生驚喜感,是一件有趣的事!」她擅長將課本中的內容做為基礎,再輔以不同元素融入於課程。
學校每年會為四年級的學生舉辦直笛動態展演,除了直笛吹奏外,她也會試著結合RAP、杯子歌、身體節奏……等方式豐富直笛展演活動。學生曾經跟她說:「老師,我覺得加入杯子歌很有趣,讓我們的表演跟其他班都不一樣,很厲害耶!」宇帆老師看到孩子享受在音樂薰陶之中,不只讓他們對學習感到很新鮮,也因為喜歡音樂而樂在其中,更熱衷投入練習。
此外,校內音樂社團以往每年都會由校內不同的指導老師帶隊參加音樂比賽,108學年度由宇帆老師帶領校內兒童樂隊參賽,並且獲得優異成績。當時她接任指揮不到半年的時間,花了很多心力加練、找資源、做校際交流,不僅看到學生的改變,也感受家長對於樂團的支持與對孩子的用心,凝聚親師生三者的向心力,一起完成一個目標,讓她覺得很有成就感。
參加教育創新年會日本NHK國際記者採訪
(照片提供:江宇帆老師)
音樂課堂-杯子歌(照片提供:江宇帆老師)
「等待孩子成長,找回教學初衷」
某一年,遇到了一位剛轉學來的孩子。上課時為了讓每位孩子都有機會表現,因此會輪流讓學生發表,沒想到,輪到這位孩子時,他卻強烈拒絕參與。事後,宇帆老師透過輔導老師,了解孩子不善於社交表達,因此,需要幫助他,讓他慢慢融入班上。在宇帆老師耐心地陪伴下,後來這位孩子不僅變得很主動和老師分享,上課也能和同學一起完成小組創作的課堂任務。這樣的轉變,讓宇帆老師感到驚喜與感動。
iPad融入音樂課堂實踐-音軌編輯
(照片提供:江宇帆老師)
看到這位孩子的成長,也讓宇帆老師想起自己改變教學的初衷,「其實,在剛開始教書的那幾年,上音樂課不是吹直笛就是唱歌,即使也會教學生樂理、欣賞和寫譜,但課程教學模式很固定。」她笑笑地說,「學生常常都可以預知我下一步要做甚麼,固定的上課模式缺乏驚喜,連我自己都覺得有點乏味!」因此,她開始嘗試改變,並且將研習學習到的知能應用在課堂,讓學生的音樂課能有更多元的想像。
「留在孩子心中的過客」
宇帆老師說:「每當有畢業學生回來找我分享他們現在的生活點滴,是我覺得作為一位老師最開心的事情。我是一位音樂科任老師,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只有每週短短的音樂課時間。本來以為,我只是他們生命中的過客,沒想到,我真的能為學生帶來些不一樣的學習可能,並且讓學生銘記在心。」
回想過往,那個曾經把教書當作中繼站的老師;如今,宇帆老師期許自己能夠成為一名求新求變的老師。她希望能多方嘗試音樂與跨領域的結合,除了能精進自我外,她也能將不同的教學方式帶進校園和同事分享。「教學,除了教育之外更需要學習,而學習這件事永遠沒有結束的一天。我期許自己能不斷地調整、持續進步。」她說。
參加卓越美感計畫-跨域美感創課工作坊
(照片提供:江宇帆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