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防災士

為甚麼需要防災士?

  • 臺灣自然災害頻傳,加以社會結構變遷導致災害類型複雜化,世界各國均朝深化自助、互助及公助機制努力,其中首重自助互助。社區、企業,甚至長期照顧機構、高層建築物、工廠等等皆亟需建立自主救災機制,才能有效降低災害傷亡及損失。

  • 自主防災措施均需有核心參與者來落實自主防災經營能力,建立由下而上的永續運作機制

  • 希望藉由培育眾多防災士,成為民間自主防救災工作之種子,協助推廣災防工作!

如何成為防災士?

  • 參訓人員完成基本課程進階課程,並經學科及術科測驗合格後,始得認證合格。

  • 防災士培訓課程約15小時,包括基礎急救訓練、急救措施實作、防災士職責與任務、我國災防體系與運作、我國近年災害經驗及災害特性、資訊掌握、運用與社區防災計畫、個人與居家防護措施(含情境練習)、社區防災工作推動與運作、社區避難收容場所開設與運作、防災計畫實作與驗證等課程,並需要經過學科及急救技術測驗合格。

  • 本縣各班期開課資訊將公布於本網頁。

成為防災士後要做什麼?

  • 防災核心參與者:防災士對防救災工作具有熱誠,自動自發推動防救災工作,可謂防災活動之核心參與者。

  • 平時:受過防災士培訓後,具備防災基本知識技能,可自主協助家庭、社區及工作場所推動防災活動

  • 災時:在政府救援到達前,進行初期滅火救助避難疏散災情查通報等災害應變措施。

  • 災後:參與避難收容災民照顧並協助地方政府組織復原重建

政府如何推動防災士?

  • 內政部已函頒「防災士培訓及認證管理要點」據以辦理,防災士是指參與本要點所定防災士培訓課程並取得合格認證,自主性協助各級政府或防救災相關團體依相關法令,辦理相關防救災宣導與救助工作,或自主推動防救災工作者。

  • 辦理「防災士第1期暨日本防災介助士聯合訓練課程」,藉由災防領域知名人士及機關首長參與,並邀請日本介助士教官、靜岡縣國內專家擔任講座,藉以達到上行下效之效果,進而拓展民眾參訓意願。

  • 108年辦理防災士推廣培訓課程同時輔導民間防災審查輔導機構成立協助推動防災士培訓機制及韌性社區認證制度109年逐步推動成立各地防災士培訓機構協助開班培訓防災士,務期韌性社區民間企業工廠長照機構身心障礙友善服務場所高層建築物均置有防災士,讓國內自主防災機制逐步深耕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