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簡介

計畫緣起

  中央政府為強化縣(市)政府防救災能量,強化地方鄉(鎮、市、區)公所防救災體制與作業能力,行政院自98年至102年推動「災害防救深耕5年中程計畫」,5年中程計畫至102年執行完畢,參與計畫的135個鄉(鎮、市、區)公所,防救災能力大幅提升,成效良好,接續於103至106年推動「災害防救深耕第2期計畫」,將全國367個鄉(鎮、市、區)公所納入輔導,本計畫目的在於透過地方政府與協力團隊合作下,培育鄉(鎮、市、區)公所災防業務承辦人員具備災害防救素養與能力。

  於推動災害防救深耕1、2期計畫後,各縣(市)政府與鄉(鎮、市、區)公所防救災能力均獲得提升,但仍有仰賴協力團隊在疏散避難地圖、防災地圖之繪製、辦理兵棋推演、各項防災業務教育訓練等專業領域,故有眾多的縣(市)與鄉(鎮、市、區)公所均表達願意參與災害防救深耕第3期計畫的推動。因此行政院於106年7月12日核定於107至111年推動「災害防救深耕第3期計畫」,除延續1、2計畫的精神及運用過去累積的成果與資料外,本計畫推動韌性社區、建立防災士認證機制及企業防災等面向,希望藉由政府與民間的能量共同提升對於災害之韌性。

  在災害防救深耕第3期計畫目標設定上,考量未來國家防救災工作的方向,進一步提升苗栗縣政府防救災能力與民眾的防災意識,並加強各鄉(鄉、鎮、市)的韌性,確保未來在面臨災害時,能更具耐災能力,使其能快速的復原及重建

計畫目標

一、持續提升地方政府推動防災工作的能力

  本計畫希望地方政府透過協力團隊的協助,用深耕計畫第1、2期計畫成果基礎,建立各項工作推動機制,持續提升苗栗縣政府推動防災工作上的能力,進而提升縣府與公所在防災工作上持續精進,冀能降低縣府與公所對於協力團隊的依賴。協力團隊將透過教育訓練、兵棋推演等方式培訓災害防救業務承辦人員,使其具備專業能力執行災害防救業務。

二、強化地區災害韌性及培訓防災士

為能因應大規模災害,必須建構地區災害韌性發展架構並在減災作為進行研擬對策,藉由災害想定與脆弱度評估,配合兵棋推演,盤點苗栗縣防災能量及整合基層防救災組織和資源,加強橫向連結,找出防救災資源的不足,研擬相應對策,並配合推動韌性社區,培訓防災士,將防災工作帶入村(里)社區,強化全民防災意識,藉此強化苗栗縣對災害的韌性,進而達到減災的目的,提升對於大規模災害的因應能力。

三、推廣與促進民間團體與組織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社會環境的改變導致民眾獲取資訊的來源更為廣泛,本計畫將嘗試透過多元管道來推廣提升民眾對於防災的意識,使其能重視防災工作,進而鼓勵民眾來參與防救災工作;促進與整合民間志工團體、邀集企業參與防災,將自助、共助及公助的精神帶入本縣,彌補地方政府人力與資源的需求,提升苗栗縣整體的防救災能量。於仙台減災綱領中提到「減災需要整個社會的參與與夥伴關係。對於易受災地區的族群,尤其是赤貧人口,應提供強化訓練,同時賦予包容性,易於接近和無差別待遇的參與」。

四、建立本計畫評估指標

本計畫希望藉由建立評估指標取代過去傳統書面評核方式,帶入地方政府自評機制為主,中央評核為輔,降低基層防救災人員準備評核之負擔。本計畫評估指標評估對象分為縣(市)及鄉(鎮、市、區)公所兩者,評估指標分為執行前及年度執行2項。「執行前評估指標」目的在於計畫執行前透過自我檢測、評估、盤點與計畫相關災害防救之資源及現況等,掌握尚待補強處,作為後續辦理計畫之方向。另「年度執行評估指標」是評估對象於執行計畫期間至年末,可隨時檢視各項工作辦理成效,及時調整執行方式。

指導單位:內政部消防署

主辦單位:苗栗縣政府消防局

承辦單位:國立聯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