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疏洪圳邊公園(塭仔圳旁及教學平台)
此區目前只能由大生態池或大蘆葦叢區的自行車道跨過塭仔圳鐵便橋到達,或者由洲子洋公園經自行車越堤道進入,因距離較遠,建議騎自行車前往。
這區有兩個淡水池,所以夏天出現不少種的蜻蜓,冬天則有一群鳳頭潛鴨、白冠雞等在此度冬,不過不太適合整班活動,可以帶少部分孩子騎車到此進行教學。
堤防上看疏洪圳邊公園北池
圳邊公園內北淡水池度冬的水鴨
池邊及自行車道沿路有不少棵的樟樹、烏桕、構樹、小葉桑、雞冠刺桐及血桐,如果對此區很熟悉,就可小組進行探索 。冬天時,烏桕因溫度低而葉子變紅,景色迷人,值得帶學生去走走。
夏天池邊常見蜻蜓出現
此區的南淡水池因布袋蓮孳生,在民國108年、110年及114年清理過三次,影響到生態多樣性,荒野保護協會利用工作假期進行布袋蓮清除活動。民國114年夏天清除完布袋蓮後,目前布袋蓮的數量都在控制中。
教學平台目前長滿黃槿等大樹,除了介紹植物外,此地也是當初發現四斑細蟌的地方,也是平台原本要做為螢火蟲復育的地方(後來失敗),可以讓學生在此休息並跟他們分享這個故事,當然有有不少鳥類出現在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