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灣鋏蠓(小黑蚊)

台灣鋏蠓(小黑蚊)

1. 前言

台灣近年飽受俗稱小黑蚊的台灣鋏蠓(Forcipomyia taiwana Shiraki)吸血危害,其為害範圍遍及全台,尤以西部地區的中南部縣市最為嚴重,其次為花蓮地區。小黑蚊成蟲於日間活動,雌蟲嗜吸人血,習性低飛,因此多叮咬小腿、手背、手肘等部位。且因其體型微小(約1.4 mm),在叮咬時不易察覺,待有感覺時雌蠓已飽食血餐離去,此時皮膚會感覺騷癢難耐,並造成嚴重紅腫,更甚者會產生過敏反應。目前尚無報告顯示小黑蚊會傳播疾病,然被叮咬後的奇癢常令人無法忍受,是一種典型的騷擾性(nuisance)昆蟲。小黑蚊的危害影響學童上課情緒、降低生活品質、亦成為發展觀光悠閒旅遊產業的負面因素,因此解決小黑蚊問題亦成為各地方政府、社團極重要的課題。雖然政府環保單位每年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協助民眾進行防治工作,惟通常防治僅能維持幾天的治標效果,成效始終不彰。

2.台灣小黑蚊的發生與危害

台灣鋏蠓最早由日本昆蟲學家素木得一於1913 年在台中縣發現並予以命名紀錄,在全台呈廣泛性分佈,早期的危害並不嚴重,然近年鄰近郊山的地區均造成嚴重危害。記錄指出台灣鋏蠓分布於全省海拔150 公尺以下的山腳地帶(張和葉,1997),1990 年的調查,顯示小黑蚊分布於11 縣28 鄉鎮(莊,1994); 1995 年的全省分布調查,指出12 縣54 鄉鎮有小黑蚊危害(王,1997)。至2006 年在20 個縣(市)230 個鄉鎮地區進行分布調查,結果有多達16縣市125 個鄉鎮受到為害(謝,2007) ,顯示台灣鋏蠓的危害的確日益嚴重。另外,2006 年的調查也顯示了台灣鋏蠓有往更高海拔分布之情形,過去分布之最高之記錄為470 公尺的信義鄉自強村(張和葉,1997),該調查則記錄南投縣魚池鄉900 公尺之採集記錄,顯見台灣鋏蠓危害有往山區蔓延現象 (謝,2007)。

3.台灣鋏蠓之分類

台灣鋏蠓(Forcipomyia taiwana Shiraki)為雙翅目(Diptera),蠓科(Ceratopogonidae),鋏蠓屬(Forcipomyia),蠛蠓亞屬(Lasiohelea)之吸血性昆蟲,又有小黑蚊、烏微仔、蚊微仔、黑頭狗仔、大頭狗仔及小金剛等俗稱。全世界已記載的吸血蠓共有1,700 餘種,其中以庫蠓屬的1,500 餘種最多,鋏蠓屬則有137 種(Boorman, 1987;Meiswinkel et al., 1994 )。臺灣地區鋏蠓屬之蠛蠓亞屬種類共有24 種,其中只有台灣鋏蠓與三地鋏蠓(Forcipomyia anabaenae)確定會吸食人血(Lien, 1989,1991),而以台灣鋏蠓危害最為嚴重。

4.台灣鋏蠓之形態

台灣鋏蠓成蟲體長約1.4 mm,頭部黑色,觸角及口器深褐色,小顎鬚五節,第三節膨大,具一感覺窩,內具感覺毛約十多隻。觸角十四節,基節較大,雌蟲呈念珠狀,雄蟲則為鑲毛狀。卵呈長橢圓形,長約0.3 mm,剛產出為淺黃色而後轉為深黑色。幼蟲孵化時,卵殼自末端約三分之一處斜裂,孵化後卵殼呈拖鞋狀。剛孵化之幼蟲體呈透明,老熟幼蟲體長約2.7 mm,黃褐色。蛹為裸蛹,長約2 mm,初蛹化時為淺褐色,至羽化前變為深褐色。

5.台灣鋏蠓之生活史與田間生態

小黑蚊之生活史分為卵期、幼蟲期、蛹期成蟲期四個時期,一般雄蟲不吸血,只負責群舞交配之責,而以棲息所附近之露水或花蜜為食;雌成蟲嗜吸人血,於吸血後二至三天即可產卵飽食血液之雌蟲平均約產30-40 粒卵,每一成蟲最多可產65 粒卵,卵產於濕潤之土地上。幼蟲期為陸生,共四個齡期,以藍綠藻類為食物,所以一般在山區邊緣或山腳下之村莊,有潮濕隱蔽之場所而沒長雜草地,是幼蟲最喜孳生之地,尤其排水不良之養猪戶,猪糞周圍之略濕地面及檳榔園、茶園及竹林生長最多,幼蟲歷經二到三週之發育生長後,爬到水分較少之處如飼育容器壁、土表、偶而或在草莖部化蛹。

由於小黑蚊嗜吸人血,因此通常小黑蚊的危害,主要以農庄、社區、學校、廟口等人群容易聚集的地方為主,尤其是以社區附近的竹林、茶園、菜園、矮灌木叢、樹林週邊等更是小黑蚊偏好的活動範圍。小黑蚊的發生大部份是在距離社區、居家周圍半徑30-50 公尺內之範圍,雌蟲吸飽血液後會選擇潮濕環境,將卵產在滿佈青苔之土表、溝壁、石頭壁、花盆壁、牆角等處,或者在腐植雜質多、富含有機質等處,這些地方同時也就是小黑蚊幼蟲孳生的主要場所。而在小黑蚊幼蟲孳生的眾多場所中,竹林的問題最為嚴重,可能因為竹林每隔一段時間就需灌水保持土壤濕度,此時青苔很容易孳生,提供小黑蚊幼蟲孳生孕育的溫床。而渠道、山壁、田埂的邊坡、坡墈的青苔亦是不易清除的小黑蚊幼蟲孳生源,其他如茶園、菜圃等農作區內的小黑蚊孳生源也是不易管理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