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麗景緻 嶄新氣象
天高地迥值秋辰,乘興登臨眼界新。
荷長一池堪躍鯉,經藏雙閣莫嗟麟。
南看鳳鼻生佳氣,西望龜山歷劫塵。
愧我無才難作賦,滕王序好羨前人。
嶄新的時代開始了,秋高氣爽之時,作者決定乘興去登高望遠,選中了蓮池潭春秋閣。
俯瞰美不勝收的蓮池潭,看見潭中飛躍的鯉魚,其奔騰的生命力令他讚許新時代的來臨。
向南望能看見鳳鼻山山嵐嫵媚,往西看的龜山經歷過林爽文事件,亦曾於日治時期被劃為軍區、居民被迫遷城,徒生傷悲。
最後感嘆自己才華不夠洋溢,無法描繪出蓮潭的景致與內心澎湃的情感,並期許能再更上一層樓 。
王隆遜(1906-1973),高雄人,字國琛,號退一步齋主人、槐園。
著有《槐園集》、《燈謎之解剖》、《槐園謎集》。
大正年間曾任三塊厝(今三民區)保正。
戰後曾任第一屆三民區長、高雄市參議會參議員、高雄市文獻委員會委員。
民國42年(1953),高雄「壽峰詩社」成立,擔任副社長,
所居「槐園」常為詩友吟詩聚會之所。
1951年,啟明堂獲得鸞示,欲發揚春秋大義,
春秋閣便建於蓮池潭,1953年完成,民眾共襄盛舉。
王隆遜身為附近的地方官,也欣然參與此一盛況。
相比清領鳳山縣城(今左營舊城區)林爽文事件中被攻破、
日治時期因軍區劃分而被迫遷城的情況,
光復後的和平更襯托出蓮池潭的秀麗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