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春秋閣:南看鳳鼻生佳氣,西望龜山歷劫塵。
此處將介紹作品中提到鳳鼻山、龜山,而這些地景都位於左營的蓮池潭。
左為高雄市1944舊航照影像,右為今航照地圖
高雄的第三大區──左營,西濱台灣海峽,與三民區、鼓山區、楠梓區、仁武區相鄰。是高雄市較早開發的區域,早年是以半屏山和蓮池潭的「屏山翠影」聞名全台,是高雄境內擁有最多古蹟和最多的廟宇的地區,大致可分為舊部落(蓮池潭周圍)、新社區(縱貫線東側)、與眷村等三大區塊。
左營舊稱「興隆居」,左倚龜山、右連蛇山,是以前的軍事重地,亦是清代鳳山縣縣治所在。
地名的由來共有兩種說法:一是明鄭時期,臺灣駐軍的宣毅左鎮在此設營,故名「左營」;二是清軍設南北兩營,守台灣府左右兩翼,南路營駐於鳳山縣興隆莊(如今左營)故得名,但此二者皆無史料根據。
龜山因為形貌如龜而得名,位在左營舊城之內,隔著蓮池潭與半屏山對峙,其西南側有蛇山。
距今5000年前,先民於龜山下現今的左營舊城地區落腳,遺留下七百年的文化層,考古學者稱之為「大坌坑文化」與「牛稠子文化」。
山麓上除了祠廟,也設有書院,又鄰近孔廟,也是當年鳳山縣治的所在地;清乾隆年間舉人卓肇昌更曾題詠「龜山八景」:「山嵐曙色、層巖晚照、雨中春樹、疏林月霽、晴巒觀海、古寺薰風、登峰野望、寒夜啼猿」。
鳳鼻山位於高雄市小港區的西南邊,為鳳山丘陵的支脈,呈石灰岩陡峭地形,在鳳鼻頭沒入台灣海峽中。
鳳鼻山山形近似一崙形山丘圓潤似鼻,附於鳳山丘陵,故得名曰「鳳鼻山」,即為鳳鼻頭的一部分。鳳鼻山東北方為鳳山丘陵的主脈。
蓮池潭,舊稱蓮花潭,位於高雄市左營區東側,南鄰龜山、北接半屏山,潭面面積約42公頃,源於高屏溪,是高雄市左營區最大的湖泊。
蓮池潭周邊潭水因遍植荷花,在清領時期就名列鳳山八景,稱「泮水荷香」,現因湖畔半屏山特殊造型與龍虎塔遠近倒映水中,而以「蓮潭夕照」聞名。
潭上亭台樓閣林立,潭畔遍植垂柳,景緻秀麗。由南而北風景點分別有舊城、龍虎塔、五里亭、春秋閣、啟明堂、孔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