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更新公告:調整野手守備評估方式為「範圍係數」和「守備率」綜合評估,「野手」各年度WAR值和累計WAR值皆有異動,歷年數據已全數更新完畢。
本站WAR試算方式,主要參考自美國棒球作家 Lewie Pollis 所撰寫的「Reintroducing the Simple WAR Calculator」一文,以及他開發的 Simple WAR Calculator 工具。
這套工具的設計理念是簡化 WAR 的計算邏輯,使其更透明、可理解,並適用於缺乏完整進階數據的環境。
Lewie Pollis 提供四種投手 WAR 的評估版本,分別為:
ERA
RA9
kwERA
FIP
本站採用其中的 RA9 模式,即根據實際每九局失分來評估投手的貢獻,而非依據 FIP 等僅考量三振、保送與全壘打的模型。這種做法能更真實反映投手在球場上的實戰表現。
打者部分,Simple WAR Calculator 提供兩種評估基準:
xwRC+
OPS+
本站採用 OPS+ 作為主要的打擊表現評估依據。
為簡化計算並統一比較基準,本站預設所有球場的 Park Factor (球場修正值) 為 100,亦即不考慮球場對攻守數據的影響。
在一般 WAR 模型中,守備與跑壘通常需仰賴 UZR、DRS 或 BsR 等進階數據,但這些資料中職CPBL官網並沒有,歷史資料也不易取得這些進階數據。Lewie Pollis 的模型提供替代方案,採用主觀評分的方式估計這兩項貢獻,並以 20 至 80 分的評分標準 (類似球探評分系統) 輸入。
本站評分標準如下:
防守表現 (Defensive Performance):
以「範圍係數」(Range Factor) 和「守備率」綜合評估,依球員在其守備位置的「範圍係數」和「守備率」,與全聯盟該位置的平均數值進行綜合評估,並依照守備位置的難易度加權。捕手則以「阻殺率」和「守備率」綜合評估計算。
※本站原本僅以「守備率」評估,已於2025/10/25重新計算,以「範圍係數」和「守備率」進行綜合評估。
跑壘表現 (Baserunning Performance):
跑壘貢獻則依據球員的「盜壘成功數」與「三壘安打數」綜合評分,評估其在壘間移動上的實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