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更新公告:調整野手守備評估方式為「範圍係數」和「守備率」綜合評估,「野手」各年度WAR值和累計WAR值皆有異動,歷年數據已全數更新完畢。
在現代棒球數據分析中,WAR (Wins Above Replacement,勝場貢獻值) 是最具代表性、也最常被引用的一項進階數據。這個指標試圖回答一個核心問題:
「如果某位球員受傷了,由任意叫上來的普通替補 (Replacement Level) 頂上,球隊會少贏幾場比賽?」
WAR 的全名是 Wins Above Replacement,直譯為「超越替補的勝場貢獻」。
簡單來說,它衡量一位球員在整個球季中的整體價值—包括打擊、守備、跑壘,對投手而言還包含投球表現—並將這些貢獻轉換為「為球隊多贏幾場比賽」的形式。
例如:
一位 WAR = 5 的球員,代表他比任意叫上來的替補球員 (如 3A 球員或二軍球員) 多幫球隊贏了 5 場比賽。
WAR = 0 的球員,貢獻和替補選手相當。
負值 WAR 表示表現低於替補水準,反而拖累球隊。
投手 WAR 的算法分為兩大派別:
Baseball-Reference (bWAR):以實際表現為主,採用失分 (RA9) 作為評估基礎。
FanGraphs (fWAR):偏向預測能力,採用 FIP (Fielding Independent Pitching) 計算,忽略守備影響。
兩者皆會根據投球局數、聯盟平均、球場因素等轉換為勝場值。
本站採用 Lewie Pollis 這位美國棒球作家開發的「Simple WAR Calculator」工具來計算,投手以「RA9 模式」計算。
不同單位 (如 FanGraphs、Baseball-Reference)有稍微不同的 WAR 計算方式,但基本結構大致相同。以打者為例,WAR 計算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根據球員的打擊表現 (如 wOBA、OPS、RC) 估算他比聯盟平均或替補選手多創造多少分數。
本站以「OPS+」計算。
透過進階守備數據 (如 UZR、DRS) 衡量球員的守備價值,守備範圍與處理球的能力都會納入評估。
目前CPBL沒有守備進階數據統計,本站以「選手守備率」和「聯盟平均守備率」綜合評定「守備貢獻」,捕手則額外納入「阻殺率」。
考慮盜壘成功率、進壘能力 (如一壘進到三壘)、雙殺避免等因素。
目前CPBL沒有跑壘進階數據統計,本站以盜壘成功數和三壘安打數綜合評定「跑壘貢獻」。
因不同守備位置難易度不同,WAR 會依據位置加減分。例如:
游擊手、捕手難度高,加分
一壘手、指定打擊相對容易,扣分
最終將上述總貢獻與替補選手的水準做比較,得出「超越替補」的勝場數。
將總貢獻的分數換算為勝場 (通常約10分 = 1勝)。
WAR 提供一個整合各面向表現的指標,可以:
幫助比較不同位置、不同球隊的球員價值
為 MVP 或金手套等獎項提供量化參考
協助球隊在組建陣容或交易時做出更客觀的決策
當然,WAR 並非完美,它仍是模型估算值,不代表絕對事實。但作為綜合評價球員價值的工具,WAR 是目前最全面且實用的指標之一。
WAR 是「勝場貢獻值」,它讓我們不只看到球員的打擊成績、守備次數或防禦率,而是用一個單一數字,告訴我們:
「這位球員,實際上幫助球隊多贏了幾場比賽?」
了解 WAR,等於跨出棒球數據分析的重要一步。當你看到一位球員 WAR 高達 7 或 8,就知道那是 MVP 級別的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