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包含形、音、義三大元素,可以直接從字形圖案理解意思,讓左腦和右腦並聯思考。
漢字有多少個?
隨著古今時代的演變,漢字的應用也在變化。東漢的《說文解字》收字9353個,清朝《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當代的《漢語大字典》(2010年版)收字60,370個。現代的現代的常用字(即閱讀一般書報刊需要掌握的字)約3500個,其中包括『常用字』2500個,『次常用字』1000個。社會通用字的數量則在五六千左右。
(根據1988年國家語委、國家教委發布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
參考:《中國語文表解大全》
The entire Chinese character (The logograms) corpus since antiquity comprises well over 40,000 characters, of which only roughly 6,000 are now commonly in use. However Chinese characters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Chinese words. Because most Chinese words are made up of two or more characters.
部首
部首(indexing components)是漢字裡共通可見的相同偏旁,是漢字分類的基礎。
自《說文解字》開始採用部首的概念後(東漢文字學家許慎於公元100年所著),中文字書一般使用部首作為漢字的檢字方式。
清朝《康熙字典》是近代字典之標準,承襲明朝《字彙》的214部首。
由於中國大陸推行簡化字,重新整理漢字部首,共規定主部首201個,附形部首100個。
主要以《康熙字典》、《辭海》、《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等辭書的部首表為基準。
識字課 (Chinese characters)
寫字筆順:
漢字筆劃名稱:
部首偏旁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