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務經營

一、掌握優質的領航態度

1.契合學校本位管理,從事”七心”學校遠景(教學愛心、學習恆心、行政同心、家長放心、社區歡欣、氣氛溫馨、經營創新) 

2.重視道德掌握趨勢,發揮專業重視整合。 

3.溝通觀念達成共識,建立學校發展願景。 

4.尊重傾聽成員意見,凝聚全體之向心力。 

5.檢視校務經營背景,研訂各程發展計畫。 

二、建構績優的行政團隊

1.倡導民主權變領導、落實學校本位管理。 

2.有效充分授權賦能、有效激勵服務士氣。 

3.發揮團隊集體智慧、共創學校發展遠景。 

4.秉持行政服務教學,整合人才形成績效。 

5.擬定可行校務計畫、目標明確組織健全。 

6.落實績效責任制度、公平公開獎懲制度。 

7.建立檔案保存制度,落實延續管理傳承。 

8.勤走基層走動管理,了解成員基本需求。 

9.建立標準工作流程,追求全面品質管理。 

10.重視知識螺旋效應,行政e化追求績效。 

11.打造活力組織文化、營造主動服務氛圍。 

12.時時提供新知訊息、強化危機管理意識。 

三、形塑學習型專業社群

1.積極鼓勵家長進修、促進專業自主發展。 

2.增進資訊基本素養、落實知識管理分享。 

3.時常鼓勵專業對話、激發團體向上動力。 

4.鼓勵從事教育研究、參與學術活動發表。 

5.廣結夥伴聯盟關係,發揮知識螺旋效應。 

6.善用教師各項專長,發揮人力資源管理。 

7.定期辦理各項觀摩,提供成功教學經驗。 

8.建立個人教學檔案、自我反思教學效能。 

9.進行專業社群觀課,提升學生學習效益。 

四、研發學生本位課程發展

1.課程教材採彈性化,符應兒童個別需求。 

2.重視潛在課程教學,陶冶學生健全人格。 

3.課程取材應生活化,激勵兒童學習興趣。 

4.建構課程發展願景、強化領域小組運作。 

5.落實課程發展評鑑,同儕視導有效溝通。 

6.注重學生個別差異,實施多元教學方式。 

7.包容學生不同意見,培養創造思考能力。 

8.靈活運用教學媒體,提高各科教學成效。 

9.善用創思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我探索。 

10.活絡各科教材教法,注重課程之統整化。 

11.注重情意教學方式,適宜融入各科教學。 

12.採用多元評量方式,激發創造思考能力。 

13.依據兒童評量結果,落實補救教學措施。 

14.重視形成性之評量,確實瞭解兒童學習。 

15.依據學生個別差異,發展適性評量方式。 

五、規畫多元的體驗活動

1.落實多元智慧理念,個人才能適性發展。 

2.規劃多元認證制度,培養學生基本能力。 

3.多樣競賽營隊活動,鼓勵學生展現長才。 

4.藉由愛心服務社團,積極表達服務關懷。 

5.舉辦生動多樣活動,豐富學生學習內涵。 

6.鼓勵共同參與活動,增進師生之歸屬感 

7.多元發展學習舞台,引進資源拓展視野。 

8.規劃多樣體驗活動,深植心靈闡揚人性。 

9.建構優質資訊環境,新知創作落實分享。 

10.重視藝術人文課程、培養氣質美感人生。 

11.重視鄉土文化傳承,培養愛鄉愛家情操。 

12.重視外語觸角延伸,融合國際鄉土定位。 

13.建構網路資訊平台,強化行動學習效益。 

六、營造適性的學習活動

1.塑造優質學習環境,達到潛移默化效果。 

2.改善充實教學環境,塑造易於學習氣氛。 

3.營造人性化之環境,增進師生心靈淨化。 

4.有效更新硬體設施、充實善用教學設備。 

5.建立文化學習走廊、規畫校園教學步道。 

6.校園安全防護系統、營造溫馨人文校園。 

七、強化親師的夥伴關係

1.建立親師支持關係,爭取家長正向參與 

2.健全家長志工組織,增加學校人力資源。 

3.匯通社區師道親情,結合學校家庭力量。 

4.辦理家長成長團體,提供終身學習機會。 

5.建立家長諮詢系統,協助解決親子問題。 

6.辦理各項親職講座,增進家長正確認知。 

7.主動關心家長問題,輔導建立合理期望。 

八、建立合作的社區資源

1.善用社區人力資源,建立良好夥伴關係。 

2.利用周邊文教資源,安排教學學習活動。 

3.整合校園社區資源,建立永續學習環境。 

4.結合社區專業人士,參與支援各項教學。 

5.參與社區重大活動,建立信任支持態度。 

6.時時行銷辦學績效,爭取社區認同支持。 

7.走入社區服務學習,打破學校社區藩籬。 

九、發展優質的學校特色

1.成立多元學生社團、重視學生才藝發展。 

2.積極鼓勵閱讀活動、營造書香校園社區。 

3.極力提升英語能力、擴展國際視野觸角。 

4.增進資訊創作能力、掌握趨勢邁向未來。 

5.重視鄉土文化倫理,培養感恩惜福情操。 

6.重視弱勢學生照顧、營造適性教育環境。 

7.落實全時學習理念、建構暢通資訊網絡。 

8.營造校園驚奇亮點、提升學生美感經驗。 

十、追求卓越的回饋機制

1.善用企管績效精神、重視落實評鑑機制。 

2.評鑑考核檢討缺失,以為工作改進依據。 

3.成立工作研究小組,創新內容符應社會。 

4.研究發展創新工作,建立永續學習校園。

5.自發性的教學視導、強化知識管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