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質量指數(BMI)簡介

◎身體質量指數判斷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我國判定成人肥胖程度的指標之一, BMI指數越高,罹患肥胖相關疾病的機率也就越高。

◎BMI判斷標準(18歲以上成人標準)

BMI小於18.5屬於體重過輕;

BMI介於18.5至24屬於標準體位;

BMI介於24至27屬於體重過重;

BMI介於27至30屬於輕度肥胖;

BMI介於30至35屬於中度肥胖;

BMI大於等於35則屬於重度肥胖

◎計算方法:

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身高(公尺)

腰圍標準簡介

◎腰圍

腰圍為判讀腹部肥胖的簡易指標,其反應腹部脂肪的多寡,也是判斷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罹患機率的一種方法。根據研究顯示,腹部脂肪過多(或稱中心型、內臟型肥胖)的人,較容易發生與肥胖有關的疾病;相對地若脂肪堆積於臀部與大腿時,則危險性較低,所以不論體重正常或過重,只要腰圍超過標準,即為易罹患肥胖併發症(如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或心臟血管疾病)之族群。

◎成人腰圍標準

男性勿超過90公分(35英吋)、女性勿超過80公分(31英吋)

◎測量方法:

1.除去腰部覆蓋衣物,輕鬆站立,雙手自然下垂。

2.以皮尺繞過腰部,調整高度使能通過左右兩側腸骨上緣至肋骨下緣之中間點(如圖),同時注意皮尺(皮尺置放於虛線處)與地面保持水平,並緊貼而不擠壓皮膚。

3.維持正常呼吸,於吐氣結束時,量取腰圍。

◎判斷方式:

男性≧90公分(35英吋)、女性≧80公分(31英吋),即表示腹部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