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OVID-19病毒在全美虐肆,口罩已成為民眾的基本抗疫用品。僑委會體恤海外僑界需求,並擴大臺灣口罩投入全球防疫角色,代僑界認購的布口罩於五月底抵達華府僑教中心。這批布口罩為防潑水竹炭兩用口罩,有成人及兒童兩種型號,均已通過SGS檢驗認證抗菌率高達98.8%。這種口罩可以直接穿戴,重複水洗取代一般拋棄式口罩,也可當口罩護套,將拋棄式口罩防入中間夾層以延長其使用壽命。台灣口罩製作品質精良,有口皆碑,對海外僑民來說是一大福祉。
陶會長領回會員訂購的布口罩後,隨即展開發送口罩作業。為了讓口罩能盡早交送給會員,理事會列出三種發送選項供會員選擇:1) 郵寄; 2) 個別交遞; 3) 會員親自領取。理事會依照會員傾向的方式發送口罩。
為服務親自前來領取口罩的會員,理事會在六月七日 (星期日) 下午兩點至四點於 Julius West Middle School 的停車場發放口罩。當天天公作美,氣溫合宜,涼風徐徐,是戶外發放口罩理想的日子。陶會長在夫人幫忙下架設攤位,會員們隨後陸續開車抵達。會員們一方面領取口罩,同時也合影留念,見證了國建聯誼會在COVID-19疫情下為會員提供的服務。整個發送過程規劃完善,有條不紊。顧問鄧德成及鄧中柱也前來領取口罩,同時為現任理事會加油打氣。會員陳劍陽豪爽地帶一箱米酒頭慰勞理事會,感謝理事們的辛勞付出。許多會員亦慷慨解囊支持國建聯誼會。不少會員藉這個難得機會與其他會員寒暄並分享居家隔離的經驗。理事會亦體貼地準備礦泉水和冰棒招待會員。整個遞交過程謹守社交隔離,避開不必要的接觸。整個發放活動在前會長蘇信成領取口罩後劃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有鑑於資深會員長期以來為國建會持續的付出及支持,在此秋高氣爽的時節,華府國建會於十月二十六日借前會長(2008年度)吳東麟博士(Thomas Wu)及夫人李敏初 (Mimi Wu) 家中舉辦秋季感恩聚會。
感恩聚會由理事陶占祥擔綱主持,主人吳東麟博士首先感謝會員的參與,吳博士同時也期望會員們能繼續國建會的優良傳承。
開場第一個節目是音樂演奏。由Grace Lin指導的古箏樂團,先帶來了三首歌曲:Always with me,月光下的鳳尾竹和耶和華祝福滿滿。七座古箏,V字形排開,場面相當壯觀。之後由大提琴演奏者Kathryn Cheng和電子琴演奏者Eric Huang的配合,表演了David Popper’s Gavotte No.2 in D major, Op.23。最後是由古箏結合大提琴,中西合璧,表演了恆春耕農歌。真是餘音嫋嫋,讓人難忘。
第二個節目是由前會長(1998年度)莊德茂院士和大家分享近期參加的地中海郵輪之旅。17分鍾的iMovie由莊院士精心挑選的照片組成,搭配上旅遊中收錄的音樂,讓大家仿佛也身在其中。
最後壓軸是由來自高雄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神經內科的梁志光醫師,和大家分享失智症的相關知識,分享內容著重於失智症對整體社會未來的重大負荷,失智常見臨床症狀,疾病的種類與治療方法。同時梁醫師也鼓勵大家從預防著手,適當的運動,健康飲食,持續不斷的學習,三高疾病的控製及從事社交活動,都是降低自身失智風險的最佳良方。
美食,美曲,加上經驗和知識上的充實,讓參與的會員收獲滿滿,賓主盡歡。整個活動在會員彼此的祝福中畫下完美的句點。
六月初夏,正是陽光明媚、萬物滋長的時節。在現任會長翁毓廷帶領,以及理事和顧問們的策畫執行下,一場薪承相傳、開猶創新的迎新聚會,在山靈水秀的波多馬克鎮一隅悄然展開。
本屆迎新聚會是假華府國建聯誼會顧問黃瑞禮及夫人李靜芳的「靜瑞園」舉辦。靜瑞園占地寬廣、交通便捷,加上設備周全以及主人的熱心支持,讓迎新聚會占盡了地利與人和上的優勢。聚會當日,大家分工協力,不論年紀輩份,一起擺桌布置。午間的餐點由理事們提供主菜,會員們攜帶自家拿手菜餚與大家分享。因為農曆端午佳節將近,會長及理事們精心準備三種不同風味的粽子,其中包括理事陶占祥的夫人王美娟親手配料包製的客家粽。理事們貼心的安排讓與會者在迎接新進會員的欣喜中,多了一抹歡度佳節的氣氛。
聚會首先由靜瑞園主人黃瑞禮歡迎大家蒞臨以及感謝會員的參與。 開場第一個節目是音樂演奏。由會籍理事劉壽華引薦Grace Lin指導的古箏樂團加上大提琴演奏者 Kai Yun Cheng和電子琴的配合,表演了由古箏結合大提琴的數首中西名曲,中西合璧,餘音嫋嫋,讓聽眾難以忘懷。
緊接著上場是本次聚會的主秀:新進會員介紹及會員們彼此認識。在企劃理事蔡玗庭主持下,每位在場會員先做簡短的自我介紹讓大家認識彼此。為了“驗收”自我介紹的結果,每位會員必須搶先收集大家的背景習慣才能在企劃理事蔡玗庭帶領的集點遊戲中獲勝。一輪活動下來,瞬間拉近大家彼此之間的距離。
隨後的節目是由前會長(1998年度)莊德茂院士利用本次聚會分享對台灣教育的一些見解。莊院士首先概略敘述他的研究生涯歷程,然後就他自身多年在學術界的體驗及觀察,認為台灣應更加重視尖端研究的發展,增加與國際接軌的程度。要達到這個目標,台灣的大專院校應該致力提升師資並增加以英文授課的質量,為提高年輕學子的國際眼界打下紮實的基礎。此外,莊院士也期望台灣政府在政策面上提供實質上的鼓勵來網羅學術研究的高端人才,例如提昇薪資的彈性等。莊院士的建言直指台灣當前所面臨的問題,頗得在場會員們的認同。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參與會員經歷一次美食加美曲的愉悅經驗,對理事及顧問們的努力給予高度肯定。整個活動在會員彼此的祝福中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