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7 单元四之一
传统与科技
传统与科技
3117 4-1 当中国医学遇上西方医学
中国医学 是从中国传统文化 发展出来的医学体系,无论 是治疗方法还是 药物使用,都跟西方医学 有很大的不同。说到中医,很多人 首先 会想到针灸。针灸在中国 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针灸疗法 是在准确的穴位上 扎针,再用 不同的方式加热,帮助病人 气血通顺、恢复健康。公元1027年,宋朝的医官王惟一 设计了 两尊针灸铜人模型,帮助中医从铜人的身上 学习12条经脉以及354个穴位的 准确位置。另一种传统的医疗方式 是拔罐,它也是在穴位上 进行物理治疗,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酸痛。 美国著名游泳选手麦克·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时,就因为接受拔罐 而 让全世界都见识到 这种医疗方式。
1970年代,西方开始了“针灸热”。1971年七月,美国纽约时报记者詹姆斯·莱斯顿 (James Reston) 在中国采访期间 突然得了急性阑尾炎 (acute appendicitis)。做完手术以后,为了减轻 腹部的胀痛,他接受了针灸治疗,效果很好。莱斯顿把这次的治疗经过 写成一篇报道,发表在《纽约时报》上,引起 欧美人士对针灸的兴趣。进入21世纪以后,针灸在美国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有47州可以合法进行针灸治疗。近年来,美国有越来越多人 滥用阿片类 止痛药 (opioid analgesics) 来治疗疼痛,因此医学界都在寻找 可以控制疼痛的 替代疗法,针灸治疗疼痛的潜力 值得重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 尝试把西医和中医的研究 结合在一起。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就是一个重要的例子。长久以来,每年有数亿人感染疟疾 (malaria) ,造成 几百万人死亡。到了19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 (parasites) 已经对奎宁类 (Quinine) 药物产生了 抗药性,但是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 都找不到更好的治疗药物。屠呦呦和她的团队 搜集了各种中药药方,经过 无数次的实验,终于在 1972年发现青蒿素 (artemisinin) 可以有效治疗疟疾。由于 以青蒿素制造的 抗疟药物价格低廉,适用于 疫情严重的 贫困地区,因此 大大地降低了 全球疟疾的死亡率。青蒿素 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成就。
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在2015获得诺贝尔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