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環保署自民國83年9月起,建立台灣地區空氣品質監測網,迄今共有73個監測站,分布於台灣北部、中部、南部及東部,其中苗栗、彰化、雲林、高雄被官方歸類為工業空氣品質監測站,而屏東則是國家空氣品質監測站,其餘皆為普通測站。
目前常聽見的空氣指標有兩種: PSI (Pollutant standards Index) 與AQI (Air Quality Index, AQI)。PSI美國環境保護署(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EPA) )提出,最早只有根據當日空氣中懸浮微粒(PM10)、二氧化硫(SO2)濃度、二氧化氮(NO2)濃度、一氧化碳(CO)濃度及臭氧(O3)濃度計算,也是台灣最早引用的指標,其對照指標如下:
之後為了加入PM2.5,台灣實行PSI與PM2.5雙指標,並在2016年12月開始,由AQI取代PSI,除原本PSI有的觀測變數之外,新增了PM2.5,並重新定義空氣汙染對人體影響的顏色代號為: 0~50為良好(綠色)、51~100為普通(黃色)、101~150為對敏感族群不健康(橘色)、151~200為對所有族群不健康(紅色)、201~300為非常不健康(紫色)、301~500為危害(棗紅色)。其對照表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