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By李逸文 資料建置:2021.9.17。最後更新:2022.12.26 如需參考或引用,請尊重智慧財產權,標註資料出處。
圖的範例
以下列出在本文中製圖或附圖的說明。資料來源:林雍智(2021)。教育學門論文寫作格式指引:APA格式第七版之應用。心理。
一般性的原則
有需要才製圖(即附圖後可以讓讀者更清楚作者要表達的),也要把握「清楚」、「簡明」的原則。
如果採用黑白印刷,製圖時色塊、用色、網底都要事先想好,以免產生印刷後閱讀的困擾。
APA 6版,圖的編號及圖的名稱,位於圖的下方居中。APA 7版,圖編號及圖名稱,分成2行,放在圖片的上方,靠左對齊。與「表」是一樣的。
圖的標號,可以是「圖一」、「圖1」、「圖1-1」不加粗。英文是「Figure 1」或「Figure 1.1」加粗體。如果整篇論文是中文寫的,即使圖片出處是英文資料,也要用中文標示,如:圖1-1。
圖的名稱,中文加粗體,英文以斜體。撰寫的文字上儘量簡明扼要。
圖的下方加註記「註:」,原則與「表」相同,用以說明與圖有關的資訊,如:解釋圖中的概念、色塊強調的重點、特殊設計、資料來源...等。
中文用「註:」要加粗體;英文則常使用「Note.」斜體。
格式說明
圖2-1
指導教授如何確保學生學位論文之誠信之示意圖
註:引自指導教授如何確保學生學位論文之誠信[附圖],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2020(https://ethics.moe.edu.tw/resource/poster2/?c=&l=&p=1)。
圖5
台東「孩子的書屋」
註:引自隱藏在偏鄉裡的快樂學習天地(上):台東「孩子的書屋」為迷失之子找回良善本性,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2021年11月12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sdgs/156442)。
在「註:」之後的幾種出處寫法
引自書名(頁數),作者,出版年,出版者。
例1 引自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進化版(頁10),畢恆達,2020,小畢空間。
→書名加粗體,副書名以全形冒號帶出。其他全部用全形標點符號。
引自「期刊文章的篇名」,作者,年代,期刊名,卷(期),頁X(有網址加列https://)。
→期刊名及卷,中文字加粗體,英文字用斜體。
→有些期刊有卷有期,如:第2卷第4期,寫法~~實踐月刊,2(4),頁20。(刊名與卷都加粗)
→有些期刊只有期,如:第55期,寫法~~實踐月刊,55,頁20。(刊名與期都加粗)
例1 引自「期刊學術論文同儕審查制度之評述」,施維貞、朱力行、陳慶元、黃文盛,2016,The Changhua Journal of Medicine,14(3),頁97(http://........)。
→刊名為外文,刊名和卷都用斜體,卷(期),改用半形括號。
→頁碼後直接以全形括號帶出網址,最後加句號,頁碼與網址間,不加逗號。
例2 引自「學術倫理作為學術自由的內外在界限-兼評教育部專科以上學校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原則」,許育典、林修睿,2021,中正大學法學集刊,71,頁193(https://.....)。
→人名與人名之間,以全形"、"隔開。刊名要加粗。
引自網頁名稱,作者,資料日期(https://)。
例1 引自全民健保的特色,衛生福利部,2022(https://covid19.mohw.gov.tw/ch/cp-4832-53631-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