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與猶太教名詞,出現於《以賽亞書》及《聖經》
原意為晨星(黎明出現的金星),又稱黎明使者、光之使者
原文中有時用「落下的晨星」譏諷巴比倫王
但丁《神曲》及米爾頓《失樂園》中才用路西法作為惡魔本名
基督教普遍認為路西法原為大天使,後墮落成魔王撒旦
此指1971年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所領導的實驗
實驗內容:將24名自願者平分為兩組扮演囚犯與獄卒,在史丹佛大學心理系地下室的模擬監獄中生活
實驗過程:
1.最初多數自願者表示更願意扮演囚犯
2.第二天「囚犯」便暴動了,獄卒被要求控制局面
3.獄卒的手段跟著失控(包括體罰、剝奪食物、寢具及衣服、要求空手清馬桶等等)
4.第六天實驗的道德被津巴多同事質疑,強迫終止
實驗結論:
1.善惡是有可能受到環境的壓力影響
2.「囚犯」普遍懷疑分組並非隨機,認為獄卒更為高大(實際上平均身高差不多)
3.「獄卒」並不會意識到自身由「好人」變成「壞人」,而是認為對方罪有應得或以目的的合理性辯解
4.此實驗解釋許多過度服從的案例,包括恐怖份子、飛機事故及下列的虐囚事件等等
5.津巴多認為依然能透過承認錯誤、反對不公正制度的「十步法」抵抗外界壓力
此指2003年美軍佔領伊拉克後,英美軍員虐待伊拉克戰俘的事件
其中包括電擊、心理虐待、虐童、將戰俘當作狗及性虐待等等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與個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