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開始→輸入(操作者輸入數字)→運算(輸入數字+3)→顯示+3後之數字→程式結束
程式開始→輸入(操作者輸入數字)→判斷(數字是否等於1)→YES(LED亮)→程式結束
→ N O(LED滅)→程式結束
程式開始→輸入(操作者輸入變數1)→輸入(操作者輸入變數2)
→判斷(變數1是否=1)→YES→判斷(變數2是否=1)→YES→LED亮→程式結束
→ YES→判斷(變數2是否=1→ N O→LED滅→程式結束
→ N O→LED滅→程式結束
1.數入數字+3
2.單顆LED操控
3.兩顆LED操控
第一次碰這個程式,第一眼就覺得很方便,因為東西淺簡易懂,可以使用中文,一個方塊一個方塊去執行,很清楚自己正在做哪一步驟還有下一步要怎麼做,完成品也很有成就感,第一次嘗試感覺的感覺很有趣。
數位簡單說就是0/1,最好比喻的例子就是開關
類比通常會有一些運算,數字會比較複雜,會有一些加減乘除
初始化序列埠
→數值從可變電阻讀取
→顯示在序列步上
→如果從可變電阻讀到數字≦ 2000
→執行讓LED亮
否則讓LED滅
初始化:
1.讓序列埠初始化
2.使三顆LED起始時為滅的狀態
重複執行:
從可變電阻提取數值→數值寫入序列埠→數值內數值≦ 1000
→執行綠燈亮黃燈紅燈滅→否則如果數值≦ 2000且數值>1000
→執行黃燈亮綠燈紅燈滅→否則紅燈亮綠燈黃燈滅
這堂課主要是在用類比去控制數位,類比輸入數位輸出,有點慢慢喜歡思考電路這一種感覺,尋找有沒有更簡潔的方式去完成老師給的題目,嘗試去跟程式做朋友理解他跟他聊天尋找那份快樂。
開始(程式開始)
→C=1(控制起始值)
→C≦ 5(控制數值範圍)
→>5結束程式
→<5→ 執行下一個方塊
→C=C+1(加法運算)
→C≦5(重新做判斷)
此為C的數值,>5後則結束程式導致數值只到5
開啟變數表
用工作週期來控制數位,使人以為是類比輸出,
最好用來測試的為LED
程式內容:使LED漸亮
程式說明:
初始化讓LED為0
重複執行
→使LED亮度數值為0
→延遲0.2秒
→使LED亮度數值為50
→延遲0.2秒
↓↓↓↓↓↓↓↓↓↓↓↓↓↓↓↓↓↓
→數值至250
→重複執行使LED滅
初始化使LED為滅
重複執行迴圈使LED的亮度由0-255,延遲0.05秒
重複執行:
→使變數C為0(LED最暗)
→當變數C≦ 255時
→執行變數C數值寫入LED
→在序列埠印出變數C
→延遲0.2秒
→使變數C數值+20
重複執行:
→使變數C為255(LED最亮)
→當變數C≧ 0時
→執行變數C數值寫入LED
→在序列埠印出變數C
→延遲0.2秒
→使變數C數值-20
重複執行:
→使變數C為0(LED最暗)
→當變數C≦ 255時
→執行變數C數值寫入LED
→在序列埠印出變數C
→延遲0.2秒
→使變數C數值+20
→使變數C為255(LED最亮)
→當變數C≧ 0時
→執行變數C數值寫入LED
→在序列埠印出變數C
→延遲0.2秒
→使變數C數值-20
重複執行:
→設定浮點數(類似一個容器裝載小數)讀取可變電阻
→把可變電阻的數值÷ 4095*255(使數值先至0-1之間在*255把數值限制在LED亮度0-255之間)寫入LED
→把數值列印至序列埠
→延遲0.05秒
重複執行:
→設定浮點數(類似一個容器裝載小數)讀取可變電阻
→把0-4095改制0-255寫入LED
→把數值印出並換行
→延遲0.05秒
0-500綠燈半亮127
501-1000綠燈全亮255
1001-1500黃燈半亮127
1501-2000黃燈全亮255
2001-2500紅燈半亮127
2501-紅燈全亮255
初始化:
→序列埠初始化
→使三顆LED為滅
重複執行:
→把可變電阻的數值包裝到浮點數的變數中
→如果變數≦ 501
→執行綠燈半亮其餘燈滅並把變數列印至序列埠
→否則如果變數>501且≦ 1001
→執行綠燈全亮其餘燈全滅並把變數列印至序列埠
→否則如果變數>1001且≦ 1501
→執行黃燈半亮其餘燈全滅並把變數列印至序列埠
→否則如果變數>1501且≦ 2001
→執行黃燈全亮其餘燈全滅並把變數列印至序列埠
→否則如果變數>2001且≦ 2501
→執行紅燈半亮其餘燈全滅並把變數列印至序列埠
→否則如果變數>2501
→執行紅燈全亮其餘燈全滅並把變數列印至序列埠
在過程中你可以知道自己拿出來的這方塊它的功用,該怎麼使用怎麼玩,方塊接著接著功能就完成了,去思考功能的意義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