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品程〈原始莆仙語聲母的重建〉
吳瑞文〈從異化音變論幾個臺灣閩南語口語詞的本字〉
李長興〈「前上古漢語」韻部系統-以諧聲系統為觀察對象〉
李柏翰〈鄭昌時《韻學說隅》記錄的清代潮州音〉
李無未〈石山福治《考定中原音韻》(1925)“借音”理論意識〉
杜佳倫〈論「間、介」詞族的音義變化及其相關的閩南語詞〉
阮青松〈古漢越語研究中諧聲關係之運用——以從「甫」得聲字為例〉
林子浩〈論浙南蠻話古陽聲韻的發展及其早期來源——兼論浙南蠻話的內部分群〉
林安慶〈論韻鏡之原型〉
林鴻瑞〈湘語抑或西南官話?再探廣西資源方言以及五個湘西方言之歸屬〉
竺家寧〈語音演變的規律如何活用在韻書字音解讀上〉
洪惟仁〈閩南語的存古與創新〉
張屏生〈杜嘉德《廈英大辭典》的音系及其編纂的相關問題〉
張淑萍〈現代國語中表現的詞彙擴散現象〉
張渭毅〈再論《切韻》四等韻介音有無的問題——為丁邦新先生逝世兩週年而作〉
陳彥君〈漢語方言陰調與陽調的高低類型──以閩南方言的陰入及陽入調為例〉
陳梅香〈明•蕭良有《翰林筆削字義韻律鰲頭海篇心鏡•韻律》直音之音韻現象〉
陳淑娟〈關廟方言30年間的方音變化〉
丘彥遂〈《詩經》六元音系統格局下的數理統計分析〉
王郁雯〈從數理統計看東漢墓誌銘陽聲韻部的獨韻與合韻現象〉
簡冠丞〈《樂府詩集》中南朝西曲用韻的數理統計分析—以宕攝為例〉
李峰銘〈從《漢文典》看北京語音的現代演變〉
張安誼〈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中南京話的文白異讀分析〉
游喬茵〈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方言字彙》所錄三水話陽聲韻的類型及其演變——以咸、山二攝為討論核心〉
叢培凱〈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與R.I.理論的生成—兼論近代上海語音記錄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