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維基百科)
(圖源:維基百科)
普善寺位於台中市大肚區,建於清朝乾隆年間,主神為觀世音菩薩。普善寺歷史背景與大肚王國興衰息息相關,原本是巴布拉、巴布薩等原住民部落發源地。隨明鄭與清朝統治,原住民社會結構遭破壞,漢人文化逐漸進入並影響部落。普善寺最初只服務漢人信徒,但隨時間推移,越來越多原住民開始參與寺廟宗教活動,宗教儀式也逐漸吸納原住民傳統信仰,許多原住民更將觀世音菩薩視為保護神。普善寺不僅是當地信徒的宗教中心,也促進了不同族群間的文化交流與理解。時至今日,普善寺仍是台中重要文化象徵,持續在現代社會中維繫社會凝聚與文化認同,更是重要文化資產。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位於台中市清水區,過去同時屬於大肚王國的核心地區,具豐富歷史與文化背景。此遺址於1943年首次由學者國分直一發現,經過考古發掘後,揭示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遺跡,尤其紅、褐色繩紋陶器及各類石器的出土,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生活方式。為了保護此文化資產,遺址於2000年代轉型為文化園區,設置展示館與導覽服務,讓遊客可深入了解台灣史前文化發展與大肚王國的歷史。如今,牛罵頭遺址不僅是考古研究重要場所,也是吸引遊客探索台灣早期文明的文化景點。
(圖源:臺中市文化資產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