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8 4-1难忘的清明节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4-1 难忘的清明节
白恩瑞是美国犹他州的一名十一年级的高中生,今年春季到中国当一个学期的交换学生,住在当地学生王天华的家里。白恩瑞学习中文已经十一年了,这还是他第一次到中国,对他来说什么事都非常新鲜,特别是中国节日的习俗,更是让他感兴趣。
今天是四月四日,一大早起来,白恩瑞就看到王妈妈在准备一种特别的食物,是一种绿色的圆球。他好奇地问王妈妈:“这是什么东西啊?看起来很特别。”王妈妈告诉他,这种食物叫青团,又称清明饼或清明粿(guǒ),是清明节特有的食物,它是用绿色的艾草汁和糯米粉混合制作而成的。因为今天是清明节,所以王妈妈做了好多青团。她给恩瑞尝了一个,恩瑞觉得味道非常清香,里面还有甜甜的豆沙馅儿,他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点心。
https://images.app.goo.gl/1uTZfGTf3KePFSuW6
这时候,王叔叔从书房走出来,拿着他刚写好的一幅书法,上面写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白恩瑞跟着王叔叔把这首诗读出来,虽然恩瑞有好几个字不认得,但是他看得出来,这首诗是在写清明时节的情景。王叔叔解释给他听,清明不但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清明节也是中国四个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许多中国人会在这一天祭拜祖先,并打扫过世亲人的坟墓,除了表达对先人的感恩和怀念以外,也祈求先人保佑子孙平安健康。唐朝的诗人杜牧就是借由《清明》这首诗,写出清明时节对过世亲人的思念。王叔叔还告诉恩瑞,待会儿等王妈妈准备好食物,他们全家也要去扫墓。
https://images.app.goo.gl/FJF7mCaQGR1c51cM6
出门前,突然下起了毛毛雨,恩瑞觉得杜牧真厉害,他怎么知道每年清明节一定都会下雨呢?到了王爷爷和王奶奶的墓前,雨停了,全家人开始清理墓地。打扫完后,王妈妈把带来的鲜花和青团、点心、水果等食物,放在两位老人家的墓前,接着王叔叔点上香,带着王妈妈和天华一起向爷爷奶奶行礼,恩瑞也跟着做。虽然他不认识王爷爷和王奶奶,但是他觉得这种追思亲人的习俗,与美国的国殇日(Memorial Day)有点像,也与他妈妈的老家墨西哥的亡灵节(Day of Dead)的习俗非常相似,让他忍不住思念起非常疼爱他、但已经过世的外婆。行完礼,王妈妈把准备好的纸钱拿出来,放在一个小铁桶里,让全家人一起烧纸钱给两位亲人。王叔叔告诉他,这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习俗,目的是希望过世的亲人在天上也能过得很好。
在回家的路上,大地好像被雨水洗干净了一样,非常清洁明净。恩瑞心里想,原来“清明”就是这个意思啊!天华告诉他,每年清明节也是人们出外郊游、踏青和放风筝的日子,因为寒冬已经过去,春暖花开,让人忍不住想要出外走走,享受阳光,所以人们也把清明节称为踏青节。回到家以后,天华带着恩瑞到附近的公园逛逛。公园外有很多卖小吃的摊子,挤满了“吃货”,公园里也非常热闹,到处都是游客。有的孩子在荡秋千、有的孩子在放风筝,还有许多人全家大小席地而坐吃着野餐。这个情景让恩瑞想起他看过的一幅名画--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那幅画描绘了北宋时期的清明节,人们春游、踏青,以及在市集买卖的热闹情景。那幅画的内容跟眼前的场景非常相似。恩瑞不禁感叹,原来对中国人来说,清明节从古至今都一样,它既是一个怀念先人、让人伤感的日子,却又是一个全家欢聚赏春的重要节日。这真是一个非常独特、又让人难忘的节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