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隨著教育科技的迅速發展與自主學習需求提升,新竹縣積極因應教育趨勢與在地脈絡,致力打造以AI共備、創新發展、自主學習為核心的教育環境。

2025年新竹縣課程博覽會以「AI共備展創新,自主學習領未來」為主題,透過科技與教育的深度融合,開啟智慧學習新篇章,推動教學創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與未來競爭力。

本屆博覽會延續「3C領航 永續學習」理念,強調「在地脈絡(Context)、跨域整合(Cross)、國際連結(Connection)」,並結合縣內「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英語教育資源中心」、「國際教育中心」、「偏遠地區教育資源中心」、「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及「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等資源,展現跨學習階段及跨系統的共學模式,推動教學創新,拓展多元學習成果。

活動內容除延續過去國教地方團亮點說課、數位學習、名師講堂、典範學校分享等重點活動,亦融入AI自主學習、科技應用成果展、跨域創新課程分享及原民教育成果展示,展現AI共備的創新實踐,強化學生在數位時代的學習與思考能力。

邀請全國教師、家長及教育關注者共同參與,透過專業對話與實務分享,激盪課程創意,深化教育反思,擴大教育效應,並共同實踐新竹縣「傳承創新、跨域展能、接軌全球」的教育願景。

二、依據

(一)新竹縣113學年度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與課程品質整體推動計畫。

(二)新竹縣113學年度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活化教學與多元學習計畫。

(三)教育部推動中小學數位精進方案暨本縣113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數位精進實施計畫。

(四)新竹縣113學年度精進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與教推動計畫。

三、目的

(一)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程與教學相關方案,提升教師素養導向教學品質。

(二)透過績優團隊分享課程與教學專業,促進各主題場次優質課程教學案例與專家學者、教師、家長參與回饋,啟動專業對話反思能力,落實課堂教學實踐。

(三)展現本縣課程教學3C領航「在地脈絡(Context) 跨域整合(Cross)國際連結(Connection)」 之永續學習與終身教育推動效益。

四、 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二)主辦單位:新竹縣政府教育局

(三)承辦單位: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新竹縣數位學習精進辦公室、新竹縣英語教育資源中心、新竹縣國際教育資源中心、新竹縣偏遠地區教育資源中心、新竹縣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新竹縣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新竹縣高中課程素養中心、成功國中、勝利國中、博愛國中、竹東國中、尖石國中、新湖國小、六家國小、東興國小、博愛國小、嘉豐國小、豐田國小、北埔國小、文山國小、太平國小、尖石國小、桃山國小、新樂國小、嘉興國小、花園國小、新竹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新竹縣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

(四)協辦單位:國立清華大學原住民族課程發展協作北區中心、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新竹縣原住民行政處。

五、辦理期程:114年5月17日(日)起至7月9日(三)止。

六、 形  式:實體與線上會議室等多元參與模式(參見主題課程表)。

七、參加對象:新竹縣國中小學校長、教師、家長;全國各縣市對課程教學有興趣之中小學教師及家長。

八、日程表:請參閱下表。

九、報名方式:即日起至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報名,每場次上限250人,課程代碼及聯絡方式詳見附件各主題課程表。

十、博覽會主題:所有線上會議室與分享學校/教師資訊,連結請至新竹縣2025課程博覽會網址https://reurl.cc/paKx7l點選。

十一、計畫經費:由新竹縣113學年度精進課程品質計畫及其他課程教學補助專案計畫項下支應。

十二、預期效益:

(一)透過縣級課程博覽會拓展課程與教學各重要主題公開回饋學習機制,重視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模式,提升教師教學效能。

(二)藉由績優團隊成果分享模式,重視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歷程,提升教師教學效能。

(三)能整合培養學生充分運用跨領域的知識、技能、態度以展現核心素養能力,以科技領域學習為起點,提升其對於未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十三、本計畫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